Skip to content

清涟居

何清涟个人主页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 Toggle search form
  • 面对国际索赔,习近平的“底线思维”是啥? 世界与中国
  • 中国政治的两大“破局“之举 中国观察
  • 一张中国财富秘密流动的路线图 中国观察
  • 被奶粉摧毁的大国自信 ——写于2013年两会召开前夕 中国观察
  • “全民创业”为何又成荒芜之地? 中国观察
  • 2014年中国经济关键词:债 中国观察
  • 中美关系将遵循什么原则? 世界与中国
  • 资源错置与经济结构畸型化 ——中国2013“经济改革”的焦点(1) 经济分析

剔骨还父,唯大智者大勇者方能--悼李慎之先生

Posted on April 23, 2003January 30, 2013 By Admin 1 Comment on 剔骨还父,唯大智者大勇者方能--悼李慎之先生

李慎之先生溘然长逝,为中国思想界留下的空白,将会延续一段很长的时间。

作为僻处南国的后辈学人,我与李慎之先生见面无多,总共三次,且都是在深圳。印象最深的一次是1999年见他与李锐、朱厚泽先生。那次只有我们四人,讨论的话题很集中,是中国近现代史,当前时局以及社会发展可能的走势,时间近三个小时。那次慎之先生谈锋甚健,言谈中突然转头问李锐与朱厚泽两位先生:“这些事情,为什么大家在位置上时就想不到?”李锐老人答称:“屁股决定脑袋。一个人凡在位置上坐着时,就想不到这些事,想的只是升官。”朱先生补充了一句:“就算想得到,也不敢说。没人有那个胆子。”李慎之先生接着说了一句:“我们这些老人今后能做的事情有限,就尽量说真话吧,把想得到的话,该说的话,在有生之年说出来。”此后我再也未见过慎之先生。2000年春天以后,我的处境相当困难,自觉切断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友渔曾转来先生的问候,让我在彻骨的寒意中,感受到一片融融暖意。

知易行难。尤其是在中国时下的环境里,实践先生这个说真话的心愿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但先生晚年确实身体力行自己这一心愿。

亲身参加20世纪革命的前辈知识人中,至今还只有少数几位对这场与自己生命血肉相连的革命进行了性质上的反思。韦君宜先生的《思痛录》是她一生的天鹅之歌,而李慎之先生的“风雨苍黄五十年”与“革命压倒民主”则将这种反思推上了新的高度。读先生的“风雨苍黄五十年”之时,我还在国内。作为一位读者,我是将它当作一位亲历革命的老人奉劝当局者做中国最后一位专制者的檄文来读的。读时心里总是泛起一阵苍茫感: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先生之愿望,究竟何时能在中国实现?

后来到了美国,先生“革命压倒民主”一文正好送到《当代中国研究》杂志,那是一份打印稿,无电脑文本。编辑部嘱我编辑此文,我一个一个字地将这篇文章敲入电脑,读完以后,不免有惊心动魄之感:先生此文,已经不仅仅止于说真话这一层面,他通过自己晚年的思想梳理,对自己青年时期投身于其中,且诲人不倦引导了无数后进者参加其中的共产主义革命,真正做到了“剔骨还父,剜肉还母”的境界。如果不是一位秉社会良知、灵台澄明的大智大勇者,无法达到不辞创痛酷烈,“抉心自食”且细品其味的境界,由此足见其风骨之卓然与思想之深刻。

对20世纪共产主义革命,西方世界有好些位哲人有很深刻的论述。但先生以一位一生魂魄精血系于斯的亲历者身份进行反思,其中自有独特大意义在。由于语境的关系,这篇文章流传得似乎不如“风雨苍黄五十年”广泛,但我一直认为,这篇文章将作为后世研究中国20世纪革命史不可不读的一篇文章。

立言贵在精而不在多。一个人在中国思想界的位置,并不能以论著多少而定。因为中国至今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严格控制言论并与网络自由做不懈“斗争”的国家,出版界早已经是“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不少人著书立论动辄百万言计,但却没有一句话能够让人记住。而慎之先生虽然无专著问世,在参加革命的同辈知识人中,慎之先生对这场革命的反思之深刻性,无人能出其右,仅此两文,在同辈知识人当中就成为绝响,并将成为传世之作。

谨以此文遥遥远致哀思。

2003年4月23日写于美国东部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读书与随笔 Tags:对革命的反思, 李慎之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 Post: 一位乡村野老之言与我的治学之路
Next Post: 中国政府的信用危机

Related Posts

  • 2009年《当代中国研究》杂志“死亡”侧记 读书与随笔
  • “巴西病”的教训 读书与随笔
  • 一位乡村野老之言与我的治学之路 读书与随笔
  • 邓氏时代虽盖棺,功业未到论定时——由傅高义介绍《邓小平时代》的数个“假如”说起 读书与随笔
  • 贫富差距的核心问题是知识差距 读书与随笔
  • 鲁迅《药》之新解——人血馒头的另一种吃法 读书与随笔

Comment (1) on “剔骨还父,唯大智者大勇者方能--悼李慎之先生”

  1. randy liu says:
    May 1, 2020 at 09:12

    李銳,李慎之等有良知的已經遠去,他們身後是一片更加破爛不堪的土地,病毒肆虐,生靈塗炭,前程黯淡,何以成眠?

    Reply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公告

清涟居欢迎各位网友来访并留下足迹。如果有对本网站改善服务的建议,请留言。

导航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传媒观察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友情链接

  • 何清涟VOA博客
  • 何清涟文章日译文链接(由Minya_J先生管理)
  • 何清涟英文专栏(由Ariel Tian管理)
  • 何清涟英文博客(由@kRiZcPEc管理)
  • 夏小强的世界
  • @HeQinglian

学术专著

  • 中国现代化的陷阱
  • 人口:中国的悬剑
  • 雾锁中国
  • 中国政府行为的黑社会化

最新文章

  • “乌克兰疲劳症”使台湾国际认知变清醒
  • 澳大利亚外长访华,两国关系重点难点何在?
  • 美国“老兵”纷纷炮轰军中“觉醒主义”
  • 江泽民时代的三个关键词之三:相对宽松
  • 江泽民时代的三个关键词之二:开放

好文荐读

好文荐读
  • 张锦华:警惕中共的锐实力——红色大外宣
  • 胡平:郑重推荐《中国:溃而不崩》
  • 当今中国信息库•当前中国解析式 ——评《中国:溃而不崩》
  • 僵而不死的百足之虫 ——评何清涟,程晓农《中国:溃而不崩》
  • 从一个陷阱到另一个陷阱

日文文章

  • 何清漣★フランスの「エレガント・レフト」が米国の極左を恐れる 2021年3月16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バイデンの中国政策の二つの顔 2021年03月11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何清漣★趙婷の「ノマドランド」が映し出す米・中の社会病  2021年3月9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米軍の最新の米中軍事対立情勢評価  : 2021年2月23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Featuring Top 4/903 of 日文文章

Read more

Meta

  • Register
  • Log in
  • Entries feed
  • Comments feed
  • WordPress.org
  • 世界共同的焦虑:受众对媒体的信任弱化 世界与中国
  • 中国政府无法打赢的一场“战争” 中国观察
  • 是谁让中国的“水”变得如此肮脏? 读书与随笔
  • 从十七大报道看中共控制媒体技巧的精致化 中国观察
  • 从Google事件看中美“网络战”的前景 世界与中国
  • 中国权力斗争的国际因素 世界与中国
  • 债转股:中国股市“生力军”之考查 经济分析
  • 就“世界工厂中的劳工现状”一文引王炼利女士资料一事给王女士的回复 学术思考

Copyright © 2023 清涟居.

Powered by PressBook News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