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清涟居

何清涟个人主页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 Toggle search form
  • 各国经济依赖中国,有如嗑药上瘾(1) 世界与中国
  • 从社会福利制度透视中国人的经济权利 未分类
  • 失去政治信任的十八大 中国观察
  • 国企工潮的症结:工人地位阐释的“罗生门”现象 中国观察
  • 中国疫情控制与经济增长——日本Liberty杂志记者竹内光風 (Kofu Take)采访何清涟 中国观察
  • 红色政权遇上黑色宣传 中国观察
  • 中共每逢困境打印度 世界与中国
  • 未来中国的路径依赖 ——政府与公民关系思考(二) 中国观察

反戏正唱+替罪羊+爱国主义旋律――中共新瓶装旧酒的危机处理方式

Posted on June 19, 2008January 31, 2013 By Admin No Comments on 反戏正唱+替罪羊+爱国主义旋律――中共新瓶装旧酒的危机处理方式

至今距汶川大地震已经一个月有余。由于在地震刚刚发生之时,就有英国某媒体与国内写手大赞中国当局已经“找到新的危机处理方式”,令世人刮目相看。所以我也一直在努力寻找新“嬗变”的蛛丝马迹,盼着从中发现“中华民族的新希望”所在。

中国当局获赞扬的依据就是这次救灾反应“迅速”,媒体“如实”报道了灾情。在这家权威媒体的影响下,海外居然认为中国媒体“自由”过一段时间。但我知道、国内媒体人当然更知道中国的媒体从未“自由”过。灾情之严重确实被报道,但这并不标识媒体“自由”了,而是标识中国当局的“政治智慧”与时俱进。当年毛泽东要隐瞒饿死人的真相,缘于大饥荒是他与其政治随从酿出的人祸;而汶川大地震是天灾,所以可以如实报道,越惨烈越易获得国际援助,越能显得中国当局救灾之艰难与爱民重民亲民之意。

其实,只要在中国媒体有过采编经历的人,都知道目前这一灾情报道模式并无创新,还是“反戏正唱”的老套路,只报道政府在救灾第一线的重要作用,国家领导人如何亲临救灾前线关心灾民,在救灾中涌现的各种好人好事,民众如何及时得到了救助,因而对党感激零涕,……等等。这类报道的曲终篇往往是:由于党与政府的英明与大力救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爱党热情,因而更紧密地团结在党与政府的周围。这一模式首创于1954年,那一年长江发生了百年罕见的全流域性特大洪水,损失惨重。如果报道灾情,痛恨“负面报道”的毛泽东肯定龙颜大怒;不报道,等于将媒体说谎公之于天下。所以《人民日报》与中宣部苦思冥想了“反戏正唱”这一高招,将自然灾害变成了人民拥戴毛泽东与共产党的欢庆仪式。此后中国媒体一直沿用这一模式,只是根据情况不同添加点新佐料而已。而众多外媒直到外国记者在灾区采访遭遇到各种人身限制与禁止采访后,才算明白了中国媒体原来并未获得“自由”。

每逢危机发生,寻找几只“替罪羊”几乎是中共惯伎。比如三年大饥荒的发生,是因自然灾害加上苏联逼债;“文革”是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的阴谋。这次也不例外,只是没法将地震说成是某反华势力的阴谋策划,于是改用另一种方式。一是不断向国内民众抛出国际社会的反华势力,如 2008年5月20日新华网发布“衡量人性善恶的尺度”,指名道姓地为一些人罗列了“幸灾乐祸”的莫须有之罪;接着又由新华社旗下的《环球时报》出面发布一个“侮蔑中国地震的黑名单”,依次为美国电影演员莎朗·斯通、德国《明镜》周刊、法国《解放报》驻北京女记者Pascale Nivelle,英国《卫报》、韩国网民留言,贝塔斯曼旗下的《明星》周刊。其实,榜上除了韩国网民留言之外,其余的报道并非《环球时报》指控的那样幸灾乐祸。5月14日德国《明镜》周刊刊登的评论文章,只不过说了“中国官方媒体充分利用了这次地震,用习以为常的政治口号把人民团结在党的周围”等语,因此上了黑名单。

国内找“反华势力”有点不伦不类,于是用道德贬斥的方式设置几个靶子,先是各种捐款排行榜问世,让一些网民为捐款者的吝啬义愤填膺;然后再有一个不太世故的范美忠自投罗网般地说了番真实想法,于是不仅范被教育部解除其从教资格,还连带范信奉的“自由主义”也被人“打兔子带搂草”地狠狠抹了一把黑,一些网文大肆赞扬专制中国的救灾远比自由主义的民主国家更无私更有效率。

在内有灾害、外有“反华势力幸灾乐祸”的苦难煎逼之下,媒体与网络上的爱国主义似乎又高涨起来(网上帖子是否多为“五毛”所写则无从知其详)。这场“爱国主义国家游戏”如果到此曲终奏雅,倒也算得上“圆满成功”。可惜余秋雨仰承上意“含泪劝告灾民”不要给“反华势力”制造口实,王兆山不甘余后地发表了两首“青词”,代替近十万死者发出“纵做鬼,也幸福”的感慨,这一下将民众憋在心里的怨气全给引发出来,于是这两个本来就是千夫所指的丑类终于也当了一回当局的“替罪羊”

(《华夏电子报》2008年6月19日,第249期)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中国观察 Tags:汶川地震, 灾情报道, 爱国主义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 Post: 捐款排行榜遗忘了哪个巨富群体?――兼谈政治控制下的“民意”表达
Next Post: “世界工厂”中的劳工现状

Related Posts

  • 抹黑他人,也未能漂白自身 ——评中国政府发布的“2004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中国观察
  • 加强社会控制并非治本之策 中国观察
  • “两会”观景:李肇星的常识错误 中国观察
  • 全国扫黄:打击“周老虎”的收官之作 中国观察
  • 香港棋局的“双活”眼位在哪里? 世界与中国
  • 中国腐败赃款的流向 中国观察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公告

清涟居欢迎各位网友来访并留下足迹。如果有对本网站改善服务的建议,请留言。

导航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传媒观察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友情链接

  • 何清涟VOA博客
  • 何清涟文章日译文链接(由Minya_J先生管理)
  • 何清涟英文专栏(由Ariel Tian管理)
  • 何清涟英文博客(由@kRiZcPEc管理)
  • 夏小强的世界
  • @HeQinglian

学术专著

  • 中国现代化的陷阱
  • 人口:中国的悬剑
  • 雾锁中国
  • 中国政府行为的黑社会化

最新文章

  • 美国对华战略判断对世界的影响
  • 中国“寻找粮食”与美国“农地安全”的碰撞
  • 美国重新思考“如何与中国打交道”
  • “中国气球事件”在华府上空化成皂沫
  • 中美关系将进入长期“阴天”版

好文荐读

好文荐读
  • 张锦华:警惕中共的锐实力——红色大外宣
  • 胡平:郑重推荐《中国:溃而不崩》
  • 当今中国信息库•当前中国解析式 ——评《中国:溃而不崩》
  • 僵而不死的百足之虫 ——评何清涟,程晓农《中国:溃而不崩》
  • 从一个陷阱到另一个陷阱

日文文章

  • 何清漣★フランスの「エレガント・レフト」が米国の極左を恐れる 2021年3月16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バイデンの中国政策の二つの顔 2021年03月11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何清漣★趙婷の「ノマドランド」が映し出す米・中の社会病  2021年3月9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米軍の最新の米中軍事対立情勢評価  : 2021年2月23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Featuring Top 4/903 of 日文文章

Read more

Meta

  • Register
  • Log in
  • Entries feed
  • Comments feed
  • WordPress.org
  • 从两份调查报告看中国人的“囚犯人格” 中国观察
  • 中国政府对海外华文媒体的渗透 未分类
  • “代码291案卷”中隐藏的瑞典 世界与中国
  • What Are the Benefits of China’s Entry into WTO? 英文文章
  • 北京治港策大变 江泽民“河水井水论”挨批 中国观察
  • TPP为何不带中国玩? 世界与中国
  • 国际追税与追逃,北京态度如冰炭 世界与中国
  • 从“红色接班人”到“官二代”:中国回归身份型社会 中国观察

Copyright © 2023 清涟居.

Powered by PressBook News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