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不再密集地向外媒放风喂料,但将中国国内党政军龙头媒体的新闻、评论与海外一些报道结合起来读,就会知道北京的权斗不仅没有消停下来,反而已经到了图穷匕首现的地步。
我如此认为是基于两点:
第一,权力斗争已经触及到中央A与中央B双方原来都不想触碰的人物,如一直被视为下届总书记兼国家主席、军委主席的习近平,以及备位总理李克强。彭博社6月29日那篇“习近平家族中的财富精英”算是给习王储的一项警告。喂料者的目的很明显:你的态度必须有所改变,否则也有好看的——当然,最能读懂警告意涵的应该是习本人。
第二,军中喉舌《解放军报》于6月19日发表了一篇“军队干部要避免亚忠诚,政治上要清醒”。该文中有些话大有玄机:“思想上‘亚忠诚’的现象并不鲜见,表现为在口头上叫得响,心底认同不深;在顺境中表现忠诚,在逆境中有所动摇;……在大是大非面前还能保持警惕,在小事小节上就不大注意、打擦边球;等等”,“特别是今年将召开党的十八大,境内外敌对势力加大渗透破坏的力度,制造各种事端和谣言,……在这样特殊的政治年份,尤其应该按照‘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的要求,高举旗帜,听党指挥,……以实际行动接受忠诚的考验。”
——这两段话综合起来,意思是:军队在镇压民众这种“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是清醒的,知道唯党命是从;但在党内斗争这种家务事即“小事小节”上就首鼠两端,不肯坚决跟随党的最高代表胡总书记。
还有一段话充分说明了胡主席现在的危机感:“在整个官德价值体系中,忠诚是‘1’,其余是‘1’后面的 ‘0’。也就是说,只有我们在任何时候……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时刻保持高度一致,其余的官德价值标准才有意义。”
按照中国宣传的规律,是缺什么就强调什么。这篇军报评论文章,说明现在军队内部缺乏对胡主席的忠诚。这篇文章可视为胡主席对这批“亚忠诚”者发出警告,并特别强调胡的军委主席身份,是为了让军中那批“亚忠诚”的人盘算清楚,谁才是中国军队的最高领导。我为什么认为是“一批人”,而不是一个或几个人?乃是因为如果真只有少数几个人,就用不着让军报出面发文警告,直接拿掉远比这种警告省事且更有效率。但因为“亚忠诚”者为数不少,不容易撼动,才出此下策。
中共依靠“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到了今天,仍然得“枪杆子才能保政权”,养军千日,用在一时。这一时,不仅是用之于如同最近广东沙溪与四川什坊这类民变,更重要的是在“内斗”时要靠得住,使得上。这经验,完全是从1976年毛泽东在其自言的“血风腥雨”中交班未果的宫廷政变中得来的。
按照官方版本,毛一手遮蔽下长成参天大树的“四人帮”之所以被打倒,主要是天怒人怨,多行不义必自毙。但也不忘记提到军中元老叶剑英所起的关键作用,“居功至伟”,不过立的是什么功,官方在改革前十多年是不谈的。直到本世纪初,各种回忆录里有不少有关叶帅作用的记述。大致情形是:
在毛生命最后的一两年内,老谋深算的毛已迫使叶剑英称病,将其权力转交给毛的亲信陈锡联。他认为这样安排就消除了军事政变的可能性,无论是中央政治局会议还是中央全会,江青等人绝对占优势,这种安排可算保险。
其时叶剑英虽然被逼称病赋闲,但早已通过王震等人联络了不少元老高官,均想寻机端掉江王张姚等人。更重要的是,被江青视为傀儡的华国锋此时也了解政治局势已到了千钧一发之际,并早已通过李先念与叶剑英取得联系,互通消息。
1976年10月4日,华国锋与“四人帮”等开了一次会,地点在中南海紫光阁。就是在这次会上,张春桥提出要召开中央全会,力促开除邓小平的党籍。如果此会真开起来,可能就是“四人帮”达到目的,华国锋深知“四人帮”如果在中央全会上胜出,军队异动随时可能发生。因为叶在军中影响甚大,能调动军队,九门提督(北京军区司令员)陈锡联未必能反制,而“大内总管”汪东兴其实只能策动宫廷政变,却对付不了军队。如果那样,华本人极有可能被划成“五人帮”中一员,一勺烩了。叶剑英等人当时也分析过中央全会的可能结果,认为没有胜算。于是,华国锋选择了站到军队一边,在中央全会召开前先行下手。陈锡联、汪东兴也如华一样,在仔细权衡利弊得失之后,参与了叶剑英等人策划的政变。
后人看来,毛的安排之疏漏就在于华、陈、汪几位的忠诚在毛死后变成了“亚忠诚”。但实际上,在权力的刀山火海中打拼了大半辈子的毛也深知自己政治安排的脆弱——比如华陈汪等人对他的忠诚不可能移情于江青,因此他才对江青说“我死了以后你怎么办?”但进入风中残烛之年的毛那时已经有心无力了,他将无数人整垮后形成的权力格局是“亚稳定”,一旦下属进入“亚忠诚”状态,一个小小的诱因就可能导致“稳定”之局土崩瓦解。
目前的局面是:中央A与中央B打得难解难分,中央A显然是想通过程序获胜,比如中央全会上选举中共政治局常委,形成多数以控制局面,胡继续担任军委主席。中央B则通过放风,摆出一副鱼死网破的架势,连中央A瞩意、世人认为大位在望的习近平家事也拿出来晾晒。其意是警告各位十八大党代表,在眼前的牢狱与未来的红顶子之间好好惦量一番,站队之前小心一些。中央A是利诱,中央B是威胁,再加上一个外人无从得窥真实的军方立场,权斗前景很难预料。虽然已经让军中将领们表过忠心了,但胡主席心中总还觉得这种“亚忠诚”很不牢靠。
目前这种刻意维持出来的“亚稳定”遇上了见风使舵的“亚忠诚”,就成为高度不稳定之局,势若累卵,某个小利益集团的利害盘算就可能导致覆盆之灾,这就是今年北京权斗的特点。
(原文载于何清涟VOA博客,2012年7月5日,http://www.voachinese.com/content/article-20110201-chinese-companies-in-us-115036869/777205.html )
精辟!何先生之文一针见血,一语中的!中共官场之黑暗,之无耻,大白于天下!
“槍桿子” – 暴力政黨和政權的死穴.
编辑,请帮我删除重复贴的第一帖,后面的为更新贴。
谢谢!
何老师,有没有记得司马懿家族是如何夺取大魏江山乃至并吞蜀吴两过的吗?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但是只有司马懿一人洞悉了时间专营的重要性。你曹操诸葛亮再强也强不过时间,司马通过时间上有利地位的潜移默化步步为营的为家族奠定了统底定天下的势力,将整个夺权过程从一开始的的叛变模式到亚忠诚模式最终演变变到了真忠诚模式。
现在的中国,太上皇-江已是重度昏迷的植物人,而天子-胡锦涛而身体力行。
所以在何老师的亚忠心与亚稳定就不可能在中国近期发生。
对于胡与太子习来说,未来二十年,将不再有亚忠诚和亚稳定,只会是真忠心和真稳定。
因为胡权力欲远低于江,而胡习两人都是隐忍性与自律性非常高的人。
故胡习之间不会再有激烈的权力斗争,合作远大于权力角逐。
以江周薄为代表的所谓左派中央B,其作为中国社会进步的最大障碍,
随着江死薄倒台周冷宫后,失败无法避免,故不可能当时所谓亚忠诚了。
这这场两个中央的权力角逐中,我们最好坐山观虎斗。
带局势稳定,保守派失败之后。
再集中火力开炮改革派,推动社会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进度。
险遭暗杀 胡锦涛隐忍十年夺军权
文 ◎ 金靖
2006年5月初的一天,已经当了三年“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胡锦涛,正以军委主席的身份在黄海视察北海舰队。胡锦涛很高兴自己终于从江泽民手中获得迟到两年的军权。那天蔚蓝色的大海上风平浪静,胡正兴致勃勃地乘坐在一艘最先进的导弹驱逐舰上巡视南海,突然两艘中国军舰同时向胡的驱逐舰开火,几声巨响后,竟然打死了驱逐舰上五名海军士兵!
驱逐舰上官兵做梦也想不到有人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谋杀天子。因担心还有后续的攻击,驱逐舰在惊慌失措下立即转头,急速逃离北海舰队的演习海域,直到进入安全海域才放慢了速度。为避免再遭暗杀,胡换乘舰上的直升飞机飞回青岛基地,未敢做任何停留马上起飞。不过不是飞回北京,而是直飞云南。胡锦涛在云南待了一个星期后,才回北京露面。
事后调查发现,攻击胡锦涛的命令是时任海军司令员张定发下达的,而张定发是江泽民在军中的铁杆亲信。事发后几个月,张定发在北京突然病死在医院。
胡锦涛这次险遭暗杀事件首先被香港媒体捅开。张定发死后没有吊唁,没有悼词,官方媒体也没有发布其死讯。只有海军的小报《人民海军报》刊出个33字的简讯:“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原司令张定发同志,因病于12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3岁。”
这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履历旁,甚至连个黑白遗照都没有,这让外界感觉很惊讶。假如没出事,一个海军司令、兼中共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委员、上将军衔的人,就这样悄然无声的消失了。不过也有人称胡还算厚道,没有按谋杀罪治他。
北京卫戍区司令和政委双双被换
这次暗杀给胡锦涛很大压力,这也是外界认为胡锦涛开始紧抓军权的原因之一。
胡锦涛回到北京后,第一件事就是在2006年8月份免除了张定发的海军司令员职务,由现任军委委员吴胜利接任。第二件事则是胡锦涛由此开始“盘算”北京军区的大权。胡锦涛选择的是从最重要的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和政委开始“开刀”。
2006 年1月,原北京军区参谋长、江泽民的亲信邱金凯少将升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并晋升中将,还兼任中共北京市委常委。但是在2007年2月,当时还不是少将,且缺少地方军区工作经验的李少军突然接替了邱金凯的卫戍区司令职务。而当时卫戍区政委董吉顺是在卫戍区一级级升上来的,哪一级都有“关系户”,突然被调任总政治部直属工作部去当政委。
北京卫戍区担负首都北京的警卫和守备任务。北京卫戍区属北京军区建制,受北京军区和北京市党委、政府的双重领导。虽然当时卫戍区的司令员和政委都“改姓了胡”,但是毕竟北京军区的司令和北京市委书记刘淇都不是“自己人”。所以,2007年,胡锦涛又用自己的心腹房峰辉换下了原北京军区司令员朱启。
“17大”中央警卫局局长的“争夺战”
中央警卫局是解放军编制,隶属解放军总参谋部,但是直接上司是中共中央办公厅,主要负责“保卫党、政、军最高官员的人身安全”。当时拘捕“四人帮”,就是这支队伍所为。
2007年是胡锦涛全面掌控北京的一年。当年10月中共“17大”召开,曾庆红因为年龄问题退下。但是当时还有一个关键人物也在“17大”退下,此人就是由喜贵。
由喜贵是江泽民的“爱将”,从1995年起就一直是中央警卫局局长。2004年被江泽民破格提升为上将,在当时就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是由喜贵并没入选“17大”代表,实际就是其仕途已经被终结。2007年接任中央警卫局局长一职的是曹清,并一直任职至今。
坊间传闻由喜贵退下是因为胡锦涛利用当年江泽民和曾庆红搞李瑞环的“七上八下”的原则,逼走了当年68岁的由喜贵。但是在江派的全力阻挠下,胡锦涛也未能如愿在中央警卫局局长位置上换上自己的亲信。双方的妥协结果就是派系色彩不浓的曹清。
但是2007年,胡锦涛的现任大秘令计划升任中央办公厅主任,掌控了中央警卫局的调度。至此,胡锦涛将北京牢控在自己的手上。
王薄事件后成都军区的异动
在2月6日王立军闯入美领馆以后,据总部设在香港的人权民运信息中心指,王立军已在2月14日前被解除武警重庆市总队第一政委职务。
2月24日,有报导指驻守湖南耒阳市、隶属中央军委直接指挥的武警机动126师约1500人,在2月17日乘专车到达重庆布防。报导引述消息称:“中央担心一旦发生骚乱或突发事件,重庆武警恐难调动,故急调湖南武警入渝防范。”
但是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这种说法难以掩人耳目。外界认为,湖南武警奉命入渝,防范重庆武警才是目的。坊间也传其实进驻重庆的不止126师,还有其他军种参与,总人数超过一万。
4月15日,香港《南华早报》称,中央军委派出五个小组调查薄与成都军区关系。
6月21日,香港媒体《明报》报导称,总部在香港的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消息指,此前盛传因薄熙来事件被调查的重庆警备区司令朱和平少将已被停职,仍在调查中,并缺席日前开幕的重庆党代会。该中心消息指出,朱和平涉及用薄提供的公款,给退休将领建造“首长楼”。
资料显示,重庆警备区司令员朱和平,1958年生,于2007年任薄熙来父亲薄一波嫡系的第14集团军副军长,2009年10月任重庆警备区司令员。朱和平在王立军事件后,从未公开露面。
3月15日薄熙来被免去重庆市委书记的职务后,中共内部开始分化、站队。然而,海外中文媒体报导称,两会期间公开挺“唱红”的人,一位是毛泽东孙子毛新宇挺薄“唱红”外,另一位就是朱和平少将毫不避讳指“唱红歌挺好哇”,公开挺薄。另外,部分海外媒体此前还纷纷曝光朱和平或涉调遣军警车包围美领馆。
消息称,朱和平主管军方多项工程,当局正调查有否与人收取利益,违反中央军委的规定。54岁的朱和平,2009年在薄熙来帮助下,从发展商取得一块优质地皮,兴建国防培训馆,但他同时兴建多幢豪华别墅等,涉及资金或高达27亿元人民币,均由重庆市财政开支中拨出。
在经历暗杀事件的十年卧薪尝胆之后,胡锦涛终于把军权从江泽民手中夺回来了,但如何真正结束江胡斗、清除江派残余,这也是今天的胡锦涛正在琢磨的事。◇
“胡办”毫无还乡迹象 基本留任军委主席
直到目前为止,胡锦涛向外界展现出的姿态,并没有任何即将“告老还乡”的迹象。一般来说,中共政治局常委在担任高级职务多年后,都会在退休前为跟随自己多年的身边工作人员提前安排“后路”。胡锦涛的“大管家”、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兼胡锦涛办公室主任令计划,应该会一直跟随他到退休的最后一刻。但是其他工作人员,包括胡锦涛办公室的两位副主任以及手下的十余名工作人员,都应该会在胡锦涛退休前一年之内陆续得到较好的安排。这些人通常会以晋升一级的方式被安排到不同的机关或地方。
胡锦涛办公室目前没有任何人员调动的情况出现,也没有交还借阅文件等“整理行装”的动作。这说明胡锦涛并没有打算退休回家。这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会继续保留中央军委主席职务。
而港媒也确实报导称,5月初,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徐才厚、中央军委委员梁光烈、陈炳德、李继耐、廖锡龙、常万全、靖志远、吴胜利、许其亮等联署致函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提出多点呼吁和要求,其中一点是“以全军名义热烈要求在当前非常时期及极其复杂国际形势下,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留任,统率全军应付局势。”而早在2011年上半年,《新纪元》就曾获得北京高层爆料并撰文指出,胡锦涛办公室已拟定胡仿照江泽民留任军委主席的一系列方案进行。
事实上,除直接在军委内部运作外,胡掌控军权的两大战场分别是北京与重庆,北京是胡立命安身之所,搞不定北京卫戍,胡难以自保,而重庆从2007年起,被太子党薄熙来打造成左派大本营,与军队频频互动,成为胡的心腹大患。从2006年到2012年的六年里,围绕北京、重庆的军权争夺与整治,着实耗去了胡的大半心力。
中央警卫局再传变故
今年2月,王立军、薄熙来事件相继爆发之后,中共高层各派系间的斗争愈加激烈。两会结束后,专责温家宝警卫工作的中央警卫局副局长李润田突然被免职。有消息称,李润田与薄熙来、周永康早有私通。
李润田是少将军衔,一直以中央警卫局副局长的职衔担任温家宝的卫士长,负责温的安全工作,陪同温家宝外出巡视和出席各种会议。
在今年4月以前,李润田还在以中央警卫局副局长的身份,担任温家宝的卫士长负责温的安全工作。但进入4月以后,李润田突然被免职,由中央警卫局副局长王庆接任李的工作。
3月10日,据《广西日报》消息,在“两会”期间温家宝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时,时任中央警卫局副局长李润田还随温家宝参加了审议。
2012年,王立军事件中美国媒体率先爆出江系周永康与薄熙来欲合谋夺权的消息,令各界高度关注左派大本营、太子党薄熙来掌控的重庆时政动态。事实上,胡锦涛在2007年初步巩固了北京地区的军权以后,已经感到了来自重庆的威胁, 2009年各方重庆异动引起了胡派的高度警觉。直到2012年,重庆愈演愈烈的政治野心已令胡无法忍受。
2011年底:利用上将刘源使得军委投向胡锦涛
胡锦涛对于军委的整肃源自2011年底。在2011年12月25日至28日的军委扩大会议上,总后勤部政委、上将刘源突然拿起一张军方高层的豪宅“将军府”的照片,据说耗资上亿元,占北京黄金地带20余亩,三座别墅群,极度奢侈;直指郭伯雄、徐才厚、梁光烈说:“你们三位军委负责人,在领导岗位上已经多年,对于军中严重腐败,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胡锦涛和习近平两人不动声色地听着,没有任何表情。会场大乱,众人议论纷纷。此后,曾经属于江派的军头们纷纷“识时务者为俊杰”,相继在不同场合表态:拥护胡锦涛的领导,坚决打击军中腐败。2012年2月,所谓“将军府”主人、总后勤部副部长、中将谷俊山遭到清洗。
2012年初:以“铁的纪律”要求全军维护胡
新年刚过,军委纪委于1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了“全军纪律检查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由总政治部、军委纪委共同召开。
1月10日,主管总政治部的军委副主席徐才厚到会作总结讲话称:“旗帜鲜明地坚决维护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权威,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指挥。”
自从2002年胡锦涛接任中央军委主席以来,将近十年了,军委纪检委把维护胡锦涛的权威作为“铁的纪律”来突出强调还是第一次。
2012年4月:成立全军审计小组
4月6日,全军审计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议,中央军委委员、全军审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总后勤部部长廖锡龙称“这是胡主席和中央军委从形势发展和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决策”,能更好发挥“促进军队反腐倡廉建设的监督服务作用”。
上将廖锡龙本人是胡锦涛的亲信。而这个审计小组在成立之初就被外界认为是胡锦涛在军中要“清除异己”的方式,是胡锦涛对全军的一个威慑,“不听话就会以腐败的名义被打掉”。
2012年4月:习近平“智囊”表态支持胡锦涛
4月17日,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委员刘亚洲中将在最新一期《求是》杂志中撰文,强调解放军要无条件听从党,一切行动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指挥”。
上将刘源和中将刘亚洲一直被视为是习近平看好的人物。但是,3月份就有外媒的报导称,刘源上将因为力挺薄熙来,已经被软禁。
刘亚洲的这次讲话,其实是习近平在军中的一个表态:“我已经放弃刘源,军内与薄、周必须划清界限。”在此之后,军中“表忠心”又进入了新一轮的高潮。
宋德福:胡锦涛不为人知的军队帮手
宋德福于1965年入伍,从排长、连副指导员,军政治部干事、秘书,空军政治部组织部青年科科长,青年处处长,一直升到总政治部组织部青年处副处长等职。1983年,也就是胡锦涛出掌共青团后不久,宋德福、李源潮、李克强,先后进入团中央协助胡锦涛,同期的共青团中央领导人还有刘延东等。
在共青团干部中,宋德福最与众不同的就是其军方背景,而且跟他打交道都是少壮派军官。因此很多人认为,如果胡锦涛要在军中建立人脉关系,宋德福应可给予极大帮助。北京政坛早就有传闻说,江泽民对宋德福异常忌惮,宋德福早在1987年就是中央委员。
胡锦涛掌握军权的关键人物团派将军宋德福。图为2001年11月11日宋德福参加福建省防空袭演习福州市实兵演练。(新纪元资料室)
宋德福在军中很有人脉,他原来在总政治部工作时就很得军中大老余秋里、杨尚昆等人青睐,后来余秋里和杨尚昆向中央放话说:“如果你们不打算提拔重用宋德福,就让他回军队来,我们要用他!”可见其人的份量。
宋德福在1983年出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排名最末的书记两年后,胡锦涛被“发配”贵州锻炼,而胡则在自己外放贵州之后,曾推荐宋接替自己。宋德福在担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同时,还兼任解放军总政治部的组织部副部长(少将军衔),专责军方年轻将领的考核工作。他还担任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院长,青年思想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等职。如此受重用,可想而知,宋对胡自是感激不尽,而胡也藉此机会与军方接上了线。
重用宋德福 胡锦涛军中“得福”
在胡锦涛进入政治局常委之后五个月,47岁的宋德福被胡锦涛继续看好,委以组织人事重任。1993年3月,在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宋德福进入李鹏“内阁”,出任国务院人事部部长,成为国务院最年轻的部长。
随后不久,宋德福又被任命为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委员兼办公室主任(胡锦涛主持该委员会工作),同时兼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组长等职,一时权势炙手可热。五年之后的1998年3月,朱镕基组阁;宋德福继续留任人事部部长;并且是朱镕基在任内推行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2000年,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曝光,福建省一大批官员涉案落马,宋德福在当年12月出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2001年1月起,还兼任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自2003年夏天起,外界就有传言宋德福已罹患重病,可能是肝癌,但官方一直未曾证实。
宋德福在2004年12月被调离福建,到北京治病,并挂职“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第一副组长。从此以后,宋德福专心向胡锦涛推荐军方要员,从而成为胡锦涛与军方的桥梁,以这种方式协助胡锦涛最终掌握军权。
胡锦涛从2006年开始,有步骤的掌控军队实权。2007年9月13日,宋德福在北京病逝,终年61岁,同年胡锦涛拿到北京军区的控制权,总算持有了立命安身的符咒。在宋德福死前,胡锦涛也已更换了七大军区、空军和国防大学等重要单位的负责人,但胡锦涛在军委中真正意义上的动作实际是从2011年开始,而此时,已是胡锦涛执政10年中的最后一年,胡确实面临着背水一战。
传北京军区司令房峰辉“拥兵要挟”
据多方报导,早在2009年,中共“17大四中全会”上,北京军区司令房峰辉,出面表态称“不讨论人事安排”,当时被外界认为是“拥兵要挟”。
当时有媒体报导说,北京军区司令、“十.一”阅兵总指挥房峰辉由于军衔问题,利用带兵保卫北京及其周围地区的权利,用军事实力威慑中共四中全会,最终全会屈服于房峰辉的武力要挟,被迫让步,在四中全会公报中没有提到人事安排。
在此事发生的第二年,2010年7月19日,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胡锦涛亲自向房峰辉等11位高级军官颁发晋升上将军衔的命令状。
公私不分導致政黨的政治衰敗,黨政不分導致國家的經濟衰敗,這兩種衰敗都是個自加速的自殺過程,越接近潰敗、越無法自拔,此即亞健康的政治經濟學。亞健康時期的特點就是烏龍漫天。遠的如德國國會縱火案、劉少奇叛徒內奸等;近的如海伍德謀殺案、黨內民主優先論等。因為谷絕不會跑到薄的地盤搞暗殺、世間也根本不存在一黨專制下的黨內民主。因此緊要的是諸公需要盯住國之大義、民之大利,逆此而行者皆禍也。
中国的巨变是必须的,而且是狂风暴雨式的突发的,我相信勇敏先生的“十年之内”。
军人政权出现有几个条件,一是国家政治体制是非民主体制;二是国家动荡不安,三是当政者懦弱无能;四是政治高层的权力斗争难解难分。这四个条件中国现在都具备了,就看军人什么时候出手了。
你好,觉得你的见解很读到,可以加我好友,email我吗? 希望我们可以多多交流
就算习是清平的,这么大一个国家他的学识,眼界也不够,这一点从他在墨西哥演讲就可看出,能做到胡锦涛那样以是奢求他了,未来还指望他什么?
好文!把习的家人晾出来算是“中央B”冒险的狠招,现在就看习的了。看他是不是如前传说的,在军内有较强的根基。前面已有一次失败的利用程序封杀周当选代表的尝试,现总书记又频频利用已不太灵的官煤发出多次紧急的呼吁。但毕竟是掌握着弱势意识形态的政治正确,恐难有当年人民日报一言九鼎的效果。程序的手段快用尽了吧,胡大概已没什么看头。
我也是文革过来人,宫廷的事也是近些年才知道的。记得当年有两张照片给我印象很深,一张是你所说的中央A人民日报关于春季植树的,唯缺陈希同,一张同日出版发行的你所说的中央B北京日报有陈希同,两张照片几乎一样,不仔细看看不出来,为什么我印象深呢,因为我当时说了一句话,陈希同要有麻烦了,不幸让我言中了,时间久日期记不太清了,好像是1994年春吧,可查到,现在仍是如此,让人唏嘘。
看来君王之位,无德无能者不可居之。胡这人做个普通人或者厅局级官员可以,但要他作方面大员与国家领导人,那是不行的。因此,这个位置于老江,还可以玩闹一把,是胡,就变成了在火上烤。
早就听说他的愿望是平安下车,再模仿老江留任军委主席两年。但现在看来,做军委主席已经很困难。被薄逼到墙角,麻着胆子打击一回,但现在成了进不得、退不得的局面。他想不扩大打击面,不搞路线斗争,对方还不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