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清涟居

何清涟个人主页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 Toggle search form
  • 告别GDP崇拜与国土整治 国土生态
  • 普金主义是如何炼成的(一) 世界与中国
  • 国家安全新领域:美国农地与中国粮食需求 世界与中国
  • “小组”为何是中共政治的“常青树”? 中国观察
  • 《财富》论坛的断想 读书与随笔
  • 德国的戏剧:默克尔如何毁掉德国的未来 世界与中国
  • 中国政府为何要污名化Google? 世界与中国
  • 日本SAPIO杂志的采访(2005年3月3日) 采访与演讲

官方基尼系数为何引发质疑潮?

Posted on January 21, 2013January 31, 2013 By 何清涟 No Comments on 官方基尼系数为何引发质疑潮?

近十余年以来,中国人对以下几个经济学专业名词GDP、基尼系数、寻租、通货膨胀耳熟能详,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大都准确地知道其含义。最近,已经多年未曾公布基尼系数的国家统计局一次性公布了近十年的数据,称2008年0.491是最高点,然后逐步回落,2012年为0.474。

官方公布的基尼系数甫出,就引发一片质疑声音。

不相信官方数据,缘于政府公信力严重透支

胡温执政的十年,不仅严重透支了生态环境、透支了国力(地方大量举债),更严重的是透支了政府的公信力。尤其让中国公众不满意的是:这十年内中国百万美元资产家庭的数量达到670000户,位列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与此同时,高房价、就业难、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日益突出。不但原有底层群体向上流动越来越难,甚至还有不少中产阶层一不留神沦落为新底层。

在这种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社会向下滑落已成趋势之时,尽管中国政府严格控制媒体,但中国人还是能从媒体偶然透露的数据中知道,中国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从2010年开始,一个被广为引用的数据是:国家财政部统计显示,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而最低收入10%的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他们还知道,中国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群体数量很大,合计占总人数的64.30%。如果使用联合国现行的贫困标准,即每天生活费在1.25美元及以下,早在2005年,中国人口中约有19%,即2.54亿人可被认为生活在极度贫困中。

按照中共政府的宣传,美国是世界上财富最为集中、贫富悬殊最大的国家。但中国人却从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中看到了这一事实:美国是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而中国则是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中国的财富集中度远远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

国家统计局将基尼系数当作不宣之秘,连续十年不予公布,但其它国际国内研究机构并没闲着,不断地公布相关研究成果。中国人现在能够阅读英文文献的人不少,于是联合国估算的数据被中国媒体广泛引用:201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预期突破0.52,世界第4;2011年将突破0.55,仍居第四。在联合国的190多个国家当中,有完整的统计数据的国家约有150个国家,其中基尼系数超过0.49的不到10个,排名前十的除了中国外,全部是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中国的基尼系数位于全球倒数第四位,只是比南非三个全球最贫穷的国家要好一点。
中国人对联合国这一数据深信不疑,但中国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12月公布的基尼系数简直让中国人绝望。这份《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说,2010年中国家庭基尼系数为0.61,显示“当前中国的家庭收入差距巨大,世上少见”。

大概是为了消除这个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基尼系数0.61的“不良影响”,国家统计局只好发表了近十年的基尼系数,但由于官方统计结果与民间统计差距太大,结果引发了一波群情汹涌的质疑,有人讽刺说,“改不了贫富差距,就改变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

计算基尼系数的盲点:灰色收入

计算基尼系数是个技术性非常强的活,但经过这么多年的经济学名词“科普”,不少中国人知道两点:第一,基尼系数0.4为“警戒线”,超过这一标准就意味着贫富差距过大,社会分配严重不公。第二,中国的社会财富以“灰色收入”的形式在分配。拉大收入差距的,往往是看不见的“灰色收入”。中国的官员及富人极易获得巨额“灰色收入”,而普通人则很少有这种机会。但因为“灰色收入”隐秘,不见阳光,中国国家统计局计算的“基尼系数”基本未考虑乘以“腐败系数”,因而不能反映中国真实的收入差距。

中国的“灰色收入”有多大?恐怕这是一个无解之秘。2012年5月中国官方公布的一个数据可做参考:中国30年来共有420万党政人员涉及腐败,其中有 90名省部官员被查处。中国人从当局以保守态度公布的腐败案件中知道,贪官贪污的数额动辄超过几千万、上亿,最高数额的腐败案件是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张曙光的28亿美元。他们也知道贪官拥有的住房动辄超过十几套,几十套。最近中国河南郑州出现一位拥有31处房产的“房妹”。经查,其父翟振锋是郑州市二七区房管局局长。

但这些被发现查处的腐败只是实际发生的腐败中的一小部分,那些凡“确已发生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被发现,或虽经调查但未惩处,因而没有计算到腐败案件统计中的腐败”,被称之为“腐败黑数”,其比例约占腐败总量的80%-95%。

除此之外,大多数中国人还有他们不知道的“国家机密”,即中国红色家族利用权势积累的巨额财富。对这些家族的致富之道、财富规模及藏宝之地,那更是一般人无法知晓的禁区。 也因此,中国官媒才能够脸不改色心不跳地发表全世界独裁者的财富故事并大加斥责。

但2012年中国高层的权力斗争给世界带来了了解中国高层如何敛财的机会。由于中国高层权斗剑拔弩张,双方都将自己掌握的绝密资料透露给外媒,以此打击对方。《纽约时报》、彭博(Bloomingberg)等媒体记者利用这些资料,使用当年跟踪美国水门事件的两名记者——伍 德沃德和伯恩斯坦(Woodward-and-Bernstein)曾采用的方式,跟踪资金流动,终于为世界掀开了中国红色家族财富的冰山一角。(请见本人VOA博文:一张中国财富秘密流动的路线图 )

这些消息在中国被完全屏蔽,但仍然以各种管道在中国人当中口耳相传。

基尼系数越高,说明一个社会的贫富差距越大。由于大学生失业现象非常严重,社会上升通道梗阻,中国的贫困代际传递现象已经非常明显。一个社会如果充斥着越来越多且看不到未来的穷人,只会积累越来越多的社会仇恨,而且难以化解。

(原载何清涟VOA博客,2013年1月21日,http://voachineseblog.com/heqinglian/2013/01/gini-coefficient/)

Numbers About China’s Social Inequality Don’t Add Up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经济分析 Tags:国家统计局, 基尼系数, 收入分配不公, 政府公信力, 灰色收入, 贫富差距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 Post: 人民,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
Next Post: Numbers About China’s Social Inequality Don’t Add Up

Related Posts

  • 谁绑架了中国经济? 中国观察
  • “民工荒”与中国制造业的重新定位 经济分析
  • 中国灰色的商业环境再度受质疑 经济分析
  • 拨开中国经济“繁荣”的迷雾 程晓农文集
  • 为中国房市续命的“三口气” 经济分析
  • 中国楼市狂涨,只因贷款不尽滚滚来 经济分析

Comments (0) on “官方基尼系数为何引发质疑潮?”

  1. Pingback: Numbers About China’s Social Inequality Don’t Add Up | 清涟居
  2. tTD says:
    January 24, 2013 at 18:57

    “改不了贫富差距,就改变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这是共党包养的只会歌功颂德的媒体和机构之拿手好戏!

    Reply
  3. tTD says:
    January 24, 2013 at 18:35

    宁信世上有鬼,也不信共党的嘴!党国的统计局是放屁局1

    Reply
  4. 莫轼蘣 says:
    January 22, 2013 at 04:49

    自己撒謊又不許別人講真話,就會導致與科技進步為敵,後果當然嚴重。這裏要介紹兩位相隔整整100年的學者,一位是1848年出生的意大利人帕累托(Pareto),他研究資源配置,提出:如果能在不使任何人境況變壞的情況下,改進人們的處境,就叫帕累托改進。後人證明這僅在理想條件下才能實現。另一位是1948年出生的澳籍華裔學者楊小凱,他在以資源配置為主的經濟學中,引入了適應信息時代的分工理論,從而也把價格引申到了制度,更適合後發性發展中國家應用,他在1998年出版了可齊名曼昆(Mankiw)的著作「經濟學原理」,包含了發展經濟學的這些前沿知識。這兩位的學術研究有著一個共同特點:力圖回答「國家向何處去」的問題。帕累托改進告訴人們,那衹是個無法達到的理性狀態,所以用不著再去摸那個石頭。楊小凱則告訴人們要警惕「後發劣勢」,同樣應當像馬克思一樣研究生產关系,並進一步將發展經濟的制度根源和資源配置理論結合,才能獲得趨利避害的後發優勢,所以要摸就摸那個制度和資源分配結合的石頭。相信和「舊制度與大革命」同讀,會有相得益彰的效果。

    Reply
  5. 公道 says:
    January 22, 2013 at 03:57

    独裁、恐怖、慌言,欺骗是这个统治集团的一惯手段。到一定时候这个集团会被清算的。

    Reply
  6. 龚哲聃 says:
    January 22, 2013 at 02:42

    第一是因为反復言行不一。比如它告訴你:資本主義是稟性-自私 偽善 嗜血、行為-黑箱 盜娼 叢林、結果-生靈塗炭震驚世界,害人害己遺臭萬年;共產主義則稟性-利公 誠信 存異,行為-透明 互勉 法制,結果-生態和諧普適全球,利民利國持續發展。可是數十年過去了,情況卻剛好相反,那誰還信你哪?再加上編譯局的神們居然如此不堪入目的勾當,豈不是從根上爛了嗎?第二是紙寫的業績不爭氣。不僅「兩極分化」聞名於世了、還「易糞相食」了,甚而物以「吸」為貴了。這雖註解了「空談誤國」,也划清了責任界限,但是考慮到藍天再現要耗時20多年,那小康一說咋辦呢?且污染何止藍天!這麼瞻前顧後一番,沒法子相信那是來自統計的數據,倒像是編譯局出的。

    Reply
  7. Roc says:
    January 21, 2013 at 18:46

    反正领导家里的后路已经铺好了,子孙后代都在自由世界享福呢。

    Reply
  8. Hua Wu says:
    January 21, 2013 at 12:07

    在世界上很多地方,要維持一个政权,靠的是槍杆子和筆杆子,亦即是赤裸裸的暴力和赤裸裸的謊言。要推翻一个政权,也要靠这两杆子。看誰斗过誰。

    Reply
  9. 王齊君 says:
    January 21, 2013 at 11:38

    共產黨這麼多年來累積的仇恨,是在”零存整付”
    哪天真的連本帶利被取出來的時候,都是不得了的天文數字

    Reply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公告

清涟居欢迎各位网友来访并留下足迹。如果有对本网站改善服务的建议,请留言。

导航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传媒观察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友情链接

  • 何清涟VOA博客
  • 何清涟文章日译文链接(由Minya_J先生管理)
  • 何清涟英文专栏(由Ariel Tian管理)
  • 何清涟英文博客(由@kRiZcPEc管理)
  • 夏小强的世界
  • @HeQinglian

学术专著

  • 中国现代化的陷阱
  • 人口:中国的悬剑
  • 雾锁中国
  • 中国政府行为的黑社会化

最新文章

  • “乌克兰疲劳症”使台湾国际认知变清醒
  • 澳大利亚外长访华,两国关系重点难点何在?
  • 美国“老兵”纷纷炮轰军中“觉醒主义”
  • 江泽民时代的三个关键词之三:相对宽松
  • 江泽民时代的三个关键词之二:开放

好文荐读

好文荐读
  • 张锦华:警惕中共的锐实力——红色大外宣
  • 胡平:郑重推荐《中国:溃而不崩》
  • 当今中国信息库•当前中国解析式 ——评《中国:溃而不崩》
  • 僵而不死的百足之虫 ——评何清涟,程晓农《中国:溃而不崩》
  • 从一个陷阱到另一个陷阱

日文文章

  • 何清漣★フランスの「エレガント・レフト」が米国の極左を恐れる 2021年3月16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バイデンの中国政策の二つの顔 2021年03月11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何清漣★趙婷の「ノマドランド」が映し出す米・中の社会病  2021年3月9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米軍の最新の米中軍事対立情勢評価  : 2021年2月23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Featuring Top 4/903 of 日文文章

Read more

Meta

  • Register
  • Log in
  • Entries feed
  • Comments feed
  • WordPress.org
  • 从“金融整顿”到“防经济政变” 经济分析
  • “国家游戏”曲终人散,公民权利依然渺渺 中国观察
  • 谁将是真正的赢家?–分析中国政府与“铁三角”房地产利益同盟的博奕 未分类
  • 剖析中国房产税试点的选点意图 中国观察
  • 国际追税与追逃,北京态度如冰炭 世界与中国
  • “环境卫士”与民众的“搭便车”心态――由反PX项目落户成都的“散步”产生的联想 中国观察
  • 习近平:权位之重仅次于毛泽东的独裁者 中国观察
  • 中国政坛:红二代淡出,赵家人恒在 中国观察

Copyright © 2023 清涟居.

Powered by PressBook News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