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清涟居

何清涟个人主页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 Toggle search form
  • 撬动股市的政府之手并非上帝之手 经济分析
  • 2015年金融反腐(2):权力与资本的关系能否重构? 经济分析
  • 驱赶“低端人口”:秩序与人道之间的“中国结” 中国观察
  • 中国愤青的“精神兄弟” 中国观察
  • 移除历史的美国“破四旧“、禁书 ——美国文革正在进行时(2) 世界与中国
  • 乌克兰“革命”将改写地缘政治版图 世界与中国
  • 中国银行坏帐再惹关注 未分类
  • 中国经济“两个景气”消失和“新常态”天花板 程晓农文集

“熊猫”为何热切拥抱“北极熊”?

Posted on March 25, 2013 By 何清涟 No Comments on “熊猫”为何热切拥抱“北极熊”?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22日到俄罗斯作短暂访问,俄罗斯官方网站Russia Today将这条消息列为当天的国际新闻第六条,标题是“区域政治型大国:中国新领导人在莫斯科增强两国关系” (Geopolitical giants: New China leader in Moscow boosting ties )。而中国方面则开足马力超高调宣传,与俄罗斯那种显得冷淡的报导实在不相配。

中俄关系的“新造型”

在这次中方的宣传大潮中,尽管关于“第一夫人”的话题几成喧宾夺主之势,但还是看得出明显的倾向:刻意淡化中俄关系的真实一面,即中国对俄罗斯的资源依赖、军事技术依赖;努力突显俄国对中国的重视以及两国“战略合作”的价值,让人们觉得双方存在着战略互信。凤凰网有一报导的标题这样写:“习近平提中俄战斗友谊,或下决心联俄建立国际新秩序”。为了渲染这“友谊”,该网对每个细节如11辆摩托开道、参观了军事指挥部等,都做了极其夸张的报道。

中方宣传对中俄友谊的夸张,正好体现了“熊猫”对“北极熊”的“友谊”不太放心。举世皆知,中俄关系的致命弱点就是双方缺乏战略互信,骨子里是互相利用。苏联解体后,两国一直处于非敌非友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既有很深的历史渊源,也有完全基于现实需要的利益考量。只是历史帐的算法双方很不相同,中国还分为官方与民间两本帐。民间认为,近代以来令中国在领土上吃亏最多的国家就是沙俄和俄罗斯的前身苏联,它占据了中国国土150万平方公里,还分割出去一个蒙古,并且扶植出一个共产政权。俄罗斯人记住的可能主要是毛泽东对苏联的“忘恩负义”。

这次“猫熊拥抱”,其实是中共面临内有各种尖锐的社会矛盾、外有被周边国家孤立的压力之时,寻求“友军”的举动。对此,俄罗斯媒体有不少评述,说“刚刚完成权力交接的习近平立刻访问俄罗斯,是中国希望在外交上能获得俄罗斯的支持,以抵御来自西方国家追求民主自由的压力”。

但是,俄国并不想被中国牵着走,对中国有求于俄国的状态看得一清二楚。更何况,决定中俄关系走向的除了中俄两国的意愿之外,还有美国因素。

中俄关系当中的美国因素

1996 年,中俄两国宣布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将1992年建立的“建设性伙伴”关系往前推进一步。2001年7月,中俄签订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双方的外交语言都很冠冕堂皇,尤其是中国的官方宣传,扬俄抑美到了极致,但俄罗斯对中国从来就是该出手时就出手。2006年之后世界能源供应格局发生很大的变化,拥有能源优势的俄罗斯腰杆越来越硬,在中俄关系中占有主动地位。例如,2007年以来俄罗斯便不断驱逐中国移民,2011年一年就曾驱逐3000多人。同时,坚决不允许在俄国大中城市里出现“中国城”。2012年7月16日,俄国边防巡逻艇向一艘涉嫌非法捕捞的中国渔船开火,并抓捕36名中国船员,扣押渔船。中国政府隐忍应对,与对日本、韩国扣押中国渔船的反应有天壤之别。

俄罗斯并不讳言自己的心结,即绝不希望中国实力增强。这一点决定了俄罗斯对华政策的主线:一旦中国略显强势,俄罗斯就加强与美国的联系。在美国重返亚洲之后,中国认为此举是针对中国,意在钳制中国的崛起。因此,北京希望与莫斯科联手,形成与美国相抗衡的统一战线,只是俄罗斯对北京的呼唤始终并不热情。

美国现在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要为世界维持国际秩序。中国则一直试图打破现有国际秩序,在亚洲占据重要的支配性地位,这一点与俄国在地缘政治上存在利益冲突。中俄两国有个共同弱点,即“软实力”不够,无法为亚洲制定规则。实际上,美国重返亚洲,不仅为亚洲各国,同时也为中俄两国提供了和平发展必需的国际秩序。但在接受美国重返亚洲的背后,中俄双方各有盘算,都希望美国限制对方的势力扩张,让自己获得更大的空间。

俄罗斯非常了解,中国除了在资源与军事技术上依赖俄国之外,还期待双方能在国际关系方面有更强的合作。不过,俄国并不愿意把自己绑在中国利益的战车上,总是随时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与美国、中国之间的双边关系。这就注定了中俄之间的关系既有合作的一面,也有竞争的一面。在这样的中俄关系大背景下,为什么这次“熊猫”急切地想拥抱“北极熊”呢?

“鞋子合脚论”展现北京的真正意图

3月23日,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他说这番话时,以人民的天然代言人自居,忘记了政治制度这双鞋子其实是他任总书记的中共用枪杆子逼迫人民套上的,现在又用暴力胁制不让人民脱下。

曾经将共产极权体制输出到中国的俄罗斯当然知道,共产极权话语体系中的“人民”是怎么回事。因此,俄罗斯媒体当时就有人发问:“怎么才能知道这个国家的人民觉得鞋子是否合适?”还有人问,“如果我觉得鞋子不合脚怎么办?”中国国内听到习近平的“鞋论”后,群情愤慨,给习近平起了“鞋哥”的名字,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

习近平为什么要在莫斯科访问期间提出这番“鞋论”?3月23日央视国际在“习近平:中国梦能造福世界人民”中说得明白:“中国始终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不搞军备竞赛。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美国距离中国那么遥远,周边国家对中国早存畏惧之心,中国采取“防御性国防政策”,到底要对付谁?

外交部官员贾秀东在“‘鞋子合脚论’通俗又深刻”一文中算是揭了底:“首先,个别国家认为自己的‘鞋子’适合所有的国家,并且鼓动别的国家都要穿。其次,强行穿上甚至被强迫穿上‘不合脚的鞋’很可能会把脚弄疼,把路走偏。第三,要‘穿适合自己的鞋’,走‘适合自己的路’”,“去追逐‘中国梦’”。这里的“个别国家”指的当然是美国。也就是说,习近平的“防御性国防政策”并非疆土边界之防,而是政治制度之防,他要防止的是中共宣传中常指称的“西方做后台策动的颜色革命”。

至此,可以对中俄之间的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做一概括,即:除了中国对俄国的资源依赖与军事技术依赖之外,在地缘政治上,中俄两国既有共同对付美国的需要,又都暗中希望美国能扼制对方。在对付“颜色革命”上,双方则一拍即合,堪称“难兄难弟”,不同的是:俄罗斯已经将共产极权这双“烂鞋”脱下扔掉,目前徘徊在专制与民主之间,重点防线放在防范原加盟共和国的“颜色革命”上;中共则坚决不肯脱下这双老子党套上的“烂鞋”,要防范的是向往政治体制改革已久的中国人民。

(原载BBC·点评中国,2013年3月25日,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focus_on_china/2013/03/130325_cr_xinjinping_visit_russia.shtml )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世界与中国, 中国观察 Tags:‘, 中俄关系, 习近平访俄, 何清涟, 地缘政治, 鞋子合脚论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 Post: 21世紀ネット戦争ー61398部隊物語⑵
Next Post: パンダはなぜ北極熊と熱烈に抱き合ったか

Related Posts

  • 李光耀时代的结束与中国的尴尬 世界与中国
  • 官员问责制度缺失与贪污腐败的关系 中国观察
  • 川普挑战的只是“政治正确” 世界与中国
  • 中国经济公私之变:不被承认的私有化(2) 中国观察
  • 2016年:台海两岸的政治羁绊已断 世界与中国
  • 真假美猴王之辨:全总工会与自主工会 中国观察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公告

清涟居欢迎各位网友来访并留下足迹。如果有对本网站改善服务的建议,请留言。

导航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传媒观察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友情链接

  • 何清涟VOA博客
  • 何清涟文章日译文链接(由Minya_J先生管理)
  • 何清涟英文专栏(由Ariel Tian管理)
  • 何清涟英文博客(由@kRiZcPEc管理)
  • 夏小强的世界
  • @HeQinglian

学术专著

  • 中国现代化的陷阱
  • 人口:中国的悬剑
  • 雾锁中国
  • 中国政府行为的黑社会化

最新文章

  • “乌克兰疲劳症”使台湾国际认知变清醒
  • 澳大利亚外长访华,两国关系重点难点何在?
  • 美国“老兵”纷纷炮轰军中“觉醒主义”
  • 江泽民时代的三个关键词之三:相对宽松
  • 江泽民时代的三个关键词之二:开放

好文荐读

好文荐读
  • 张锦华:警惕中共的锐实力——红色大外宣
  • 胡平:郑重推荐《中国:溃而不崩》
  • 当今中国信息库•当前中国解析式 ——评《中国:溃而不崩》
  • 僵而不死的百足之虫 ——评何清涟,程晓农《中国:溃而不崩》
  • 从一个陷阱到另一个陷阱

日文文章

  • 何清漣★フランスの「エレガント・レフト」が米国の極左を恐れる 2021年3月16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バイデンの中国政策の二つの顔 2021年03月11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何清漣★趙婷の「ノマドランド」が映し出す米・中の社会病  2021年3月9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米軍の最新の米中軍事対立情勢評価  : 2021年2月23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Featuring Top 4/903 of 日文文章

Read more

Meta

  • Register
  • Log in
  • Entries feed
  • Comments feed
  • WordPress.org
  • “面包契约”为何失灵? 中国观察
  • 出家、思凡、大还俗 ——朱学勤谈《旧制度与大革命》 好文荐读
  • 推事记趣:国家之义与自由之意 读书与随笔
  • 美国放弃领导责任,谁将拍手称快? 未分类
  • 《香港人权法案》的震波与实际打击力 世界与中国
  • 中国特色的“捐款经济学” 中国观察
  • 同床异梦:俄罗斯“双头鹰”与中国“熊猫”的友谊 未分类
  • 改变口号无法提升软实力——评《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 中国观察

Copyright © 2023 清涟居.

Powered by PressBook News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