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清涟居

何清涟个人主页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 Toggle search form
  • WTO香港会议,中国为何保持低调? 未分类
  • 中国对澳大利亚贸易战初析 世界与中国
  • 真假美猴王之辨:全总工会与自主工会 中国观察
  •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写于中日甲午海战120周年 世界与中国
  • 各国经济依赖中国,有如嗑药上瘾(1) 世界与中国
  • 刘乃顺:中国现代化的陷阱和出口 —–著名经济社会学家何清涟先生访谈录 好文荐读
  • 薄熙来案留下的政治苦果 中国观察
  • “一带一路”三年之间大变身 世界与中国

2008-2013:中国政府公信力之殇

Posted on April 29, 2013April 29, 2013 By 何清涟 1 Comment on 2008-2013:中国政府公信力之殇

何清涟

从汶川地震到雅安地震的时间跨度只有五年,但如果将汶川地震后政府的社会动员力及民意支持与此次雅安地震后相比,让人不免有恍如隔世之感。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中国政府的政治公信力急剧衰退,即使网管昼夜不停地删帖停号,各种质疑声音还是从微博的缝隙里不断冒出来。

拒绝捐款的N个理由

中国大陆虽然未形成有规模的反捐款运动(政府严控之下,也不可能出现),但微博上这类声音不少。香港市民前所未有地反对港府“盲捐”,除了《环球时报》予以痛批之外,对香港拒捐表示理解者不少。网友反对捐款主要有下列理由:

第一个理由是中国往外大把撒钱搞外援,动辄成百上千亿,每遇灾害却希望从百姓手里抠钱。网友“图说天下”发微博:“【又到号召屁民们捐款的时候了!】10年来,中国累计免除50个国家近3百亿元到期债务。近年,向IMF注资430亿美元,援助上合组织1百亿美元贷款,朝鲜6亿美元,阿富汗1.5亿元。非洲200亿美元。免除越南500亿美元。以上共计1230多亿美元。”持相同看法的网友不少。

第二个理由是中国近年维稳开支每年高达6000-7000亿。不少网友认为,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赈灾就是维稳,应该从那7000多亿巨额资金中拿出一部分来赈灾。

第三个理由是质疑政府为什么不预报地震消息。尽管中国政府仍然与以前一样,坚称地震不可预测。但中国新闻网等网站曾发布消息:4月18至19日,四川举行代号“闪电-A”的跨区地震救援演练,此次演练假设四川某地发生7级以上强震,目的主要是为检验承担地震综合应急救援任务的消防部队战斗力。网友怀疑政府早就得知雅安将发生地震,只是不肯预报。然后有网友将2012年国家地震局公布的经费细则放到网上:地震预报预测270万元;震情跟踪1700万元;地震信息传输及管理5012万元;住房公积金7166万元;购房补贴8678万元;行政运行1.8亿元;机构运行2.1亿元,其中地震预报费用不到千分之一。对此,网友认为应该裁撤无法预报震灾的地震局。

第四个理由是要求政府解释,震区援建的建筑为何不达标?资金到底流向谁的口袋里了?汶川援建的建筑号称能抗8级地震,这次雅安地震后到现场采访的记者发现,汶川地震援建教室在雅安地震后到处裂缝。香港人发起拒捐活动,理由就是港府在汶川地震后先后投入90亿元支援四川灾后重建,150个项目发中有70项工程不达标。不少重建后的学校及医院建筑质素差,被验出柱梁钢筋移位、钢筋间距与图则不符等等。还有新建的学校使用1年多被拆卸改建商场,其中两条公路至今仍未能完工。

网友们又回忆起中国政府的习惯性做法:5.12汶川地震之后,没有一幢粉碎性坍塌的医院和学校被追责,倒是呼吁问责豆腐渣工程的人被追究入狱,比如谭作人至今仍然系狱,“解决提问题的人,这是政府一贯的做法”。

政府慈善之殇

人们明确拒绝向中国红十字会捐款,于是民间机构壹基金这次成了捐款集中流向之地。据壹基金秘书长杨鹏微博透露,截 至4月23日,共收到92万人次1.292亿元捐款,较政府背景的中国红十字会系统收到款物1.2234亿元略多。

中国政府面强大的民意背离压力下,不得已做出一系列让步:四川省民政厅先是表示要廉洁救灾;民政部则不再限定灾区接收捐款单位 ,也不再要求公益慈善组织将接受的捐赠汇缴给政府部门。红十字会被迫作出重新清查郭美美事件的承诺,却被网友冷嘲,查郭美美不如公开帐目。

2008年汶川地震后,中国获得来自国际国内的捐赠高达585.93亿元,这一巨额捐赠号称“书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捐赠发展史的新篇章”。此后中国政府认为这是一项重要财源,发文件要求将慈善捐款收归政府管理。这一收归导致善款用途不清,直接结果就是慈善捐款下降。据《2011中国慈善捐助报告》,2011年中国接受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总额为845亿,较2010年下降了18.1%,其中政府部门与官办“NGO”下降最快:各级民政部门接收社会捐赠下降 42.19%,而红十字会接收捐赠同比减少了59.39%。

对于捐款数量下降的原因,中民慈善信息中心副主任刘佑平说原因复杂。比如2010年中国曾连续发生西南干旱、玉树地震、甘肃泥石流等重大的自然灾害,在客观上激发了社会捐赠的热情,直接拉升了当年捐赠的收入。其次,郭美美事件等一系列慈善事件被问责,也对社会各阶层日常捐赠的热情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多难并不兴邦”

2008年汶川地震后,温相一句“多难兴邦”成为这次灾难的主题曲,这首主题曲荒腔走板的极致是山东作协副主席王兆山在《江城子·废墟下的自述》中那句“纵做鬼,也幸福”,以及余秋雨的“含泪劝告请愿灾民”。对王余两位的荒唐言论,网友痛批,但对温的“多难兴邦说”持认可态度。

时过五年又逢雅安地震。网易在地震次日就推出专题“网易《见证》:多难并不兴邦 与灾难共存”。尽管4月23日政治局常委会议强调“多难兴邦”,“越是在困难的情况下,越是要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的凝聚力”,这个专题也未修改标题。

对北京来说,很不幸的是,“多难兴邦”这个词已成为网上言论的嘲讽目标。由网友“凡人肖申克”推荐的一个新闻跟帖在网上疯传:“实在忍不住了,吐个槽:每次地震,网络世界一片黑白,全国人民一起哀悼,各种煽情,各种你坚强他挺住,就没有人出来问问,为啥日本一个七级地震啥事儿没有跟玩儿一样的,中国为啥就跟炒脆豆角一样的震碎了呢?而且两次是栽到一个坑里了……”。

总理李克强没他的前任幸运,同样到灾区视察,却没有换来网民的真心拥护。律师陈建刚对香港拒捐表示理解后,还说了一段话:“一切源自于信任感。没有信任基础的社会,哪怕是吃‘清粥咸菜’,人民也觉得矫情”。

“多难兴邦”典出《左传·昭公四年》,原文是:“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大意是,如果统治者贤明,拥有人民的拥戴,国家就算多灾多难,也能团结人民,振兴国家,开拓疆土。统治者如果昏庸无道,就算没有灾难,也会亡国。温相2008年在汶川北川中学手书“多难兴邦”之时,媒体宣传完全不追索这条典故的原意,只是片面强调:只要中华民族有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就能经百难而不倒,根本不检讨政府为政之得失。

我以前曾分析过,中国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政治信任被政府罔顾民生及官员腐败摧毁,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商业信任被各种劣质产品摧毁,人与人之间的个人信任被各种欺骗行为摧毁。一个失去政治公信力的政府,既不可能获得人民尊重,更不可能有社会动员力。这次雅安地震后的社会舆论,算是给北京提个醒。

(原载于何清涟VOA博客,2013年4月25日,http://voachineseblog.com/heqinglian/2013/04/credibility-collapse/ ;http://www.voachinese.com/content/heqinglian-20130425/1649167.html)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中国观察 Tags:中国红十字会, 何清涟, 反捐款运动, 雅安地震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 Post: 『屌丝』なる言葉にみる社会の生きづらさ
Next Post: 中国特色的“捐款经济学”

Related Posts

  • 刘晓波与非暴力抗争的中国困境 中国观察
  • 文革毒地依然在,只是缺契机 中国观察
  • “我害人人,人人害我”――中国的有毒食品是如何炼成的? 中国观察
  • 中国经济公私之变:不被承认的私有化(2) 中国观察
  • 从举报腐败者的悲惨遭遇看中国社会的堕落 中国观察
  • 中国对外开放政策将发生逆转 中国观察

Comment (1) on “2008-2013:中国政府公信力之殇”

  1. Pingback: 中国政府の信用力の”夭折” | 清涟居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公告

清涟居欢迎各位网友来访并留下足迹。如果有对本网站改善服务的建议,请留言。

导航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传媒观察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友情链接

  • 何清涟VOA博客
  • 何清涟文章日译文链接(由Minya_J先生管理)
  • 何清涟英文专栏(由Ariel Tian管理)
  • 何清涟英文博客(由@kRiZcPEc管理)
  • 夏小强的世界
  • @HeQinglian

学术专著

  • 中国现代化的陷阱
  • 人口:中国的悬剑
  • 雾锁中国
  • 中国政府行为的黑社会化

最新文章

  • 美国对华战略判断对世界的影响
  • 中国“寻找粮食”与美国“农地安全”的碰撞
  • 美国重新思考“如何与中国打交道”
  • “中国气球事件”在华府上空化成皂沫
  • 中美关系将进入长期“阴天”版

好文荐读

好文荐读
  • 张锦华:警惕中共的锐实力——红色大外宣
  • 胡平:郑重推荐《中国:溃而不崩》
  • 当今中国信息库•当前中国解析式 ——评《中国:溃而不崩》
  • 僵而不死的百足之虫 ——评何清涟,程晓农《中国:溃而不崩》
  • 从一个陷阱到另一个陷阱

日文文章

  • 何清漣★フランスの「エレガント・レフト」が米国の極左を恐れる 2021年3月16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バイデンの中国政策の二つの顔 2021年03月11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何清漣★趙婷の「ノマドランド」が映し出す米・中の社会病  2021年3月9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米軍の最新の米中軍事対立情勢評価  : 2021年2月23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Featuring Top 4/903 of 日文文章

Read more

Meta

  • Register
  • Log in
  • Entries feed
  • Comments feed
  • WordPress.org
  • 金盾工程能够拯救中国的威权政治? 未分类
  • 春运雪灾之后的避险思考 中国观察
  • 红色政权遇上黑色宣传 中国观察
  • 傅国涌:岳麓山下的火把——《常识的立场:《书屋》(1996—2001.6)文选》 好文荐读
  • 李光耀时代的结束与中国的尴尬 世界与中国
  • Is the US Abandoning Africa to China? 程晓农文集
  • 徐州丰县:中国农村社会溃败的一个窗口 中国观察
  • 中国金融系统拆弹与金融难民的产生 经济分析

Copyright © 2023 清涟居.

Powered by PressBook News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