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清涟居

何清涟个人主页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 Toggle search form
  • 为了走出黑暗,必须控诉黑暗 读书与随笔
  • 权力寻租:天津重演深圳清水河大爆炸的主因 中国观察
  • 中国千万不要学金正日 中国观察
  • 政府呼唤“美元回家”,何人心惊胆寒? 中国观察
  • 中国人读书少的原因何在? 中国观察
  • 中国民间慈善事业之殇——721雨灾后国人为何拒绝捐款 中国观察
  • 习“武松”与大老虎间的危险平衡 中国观察
  • 李薇:一个中国的时代故事 中国观察

《永远在路上》究竟传达了什么?

Posted on October 24, 2016October 27, 2016 By 何清涟 No Comments on 《永远在路上》究竟传达了什么?

何清涟

自中纪委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开播始,我就非常认真地逐集观看,目的是想了解中国最高权力层怎样定位中国政治腐败的性质,以及解决的方向与手段。看完五集之后,观感是:

一、明显回避了“制度性腐败”这一本质问题,将腐败产生的根源置换成官员对自身要求不严、放松思想改造

我在1998年出版的《现代化陷阱》中就指出,中国的腐败是制度性腐败,源于中国政府垄断了一切资源,从土地、森林、江河湖海、矿产等自然资源,直到寺庙、文物、旅游景点等文化资源,再到行业准入门槛、各种资源开发权审批等软性资源,全由政府掌管。因此,政府官员成了“造就国王的人”,一家两制,通过妻子儿女亲属等代理人与商人结合,将手中权力变现为金钱,达成利益交换。片中先后出现的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白恩培、全国政协副主席苏荣、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基本是这个模式,没有出场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等人其实也是这种模式。

但这真不是“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而是源自制度的权力安排,既然官员掌握着各种资源分配大权,又实行党内监督(同体监督),这种问题无可避免。至于说到党的教育,贪腐官员们的“廉政语录”,中国人已经听得耳朵都起几层老茧。不说也罢。

但中共不能承认同体监督无效,更不能承认三权分立体制下的异体监督有效。承认这两点,就等于承认三权分立优于一党专政。在中共眼中,这是不能退让的底线。

二、腐败官员的腐败金额、程度范围都严重缩水

过去经常见诸于报道的亿元级腐败官员在片中基本没出现,露脸者被认定的腐败数额大都限定在二、三千万元左右。拥有几十套、上百套豪宅的腐败官员都未被该片收录。曾主管过北京寸土寸金的金融街项目、后来升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吕锡文用内部价格购得五套房,价格与市价相差2000多万。此案用来重点解析,意在告诉世人,这就是中国的腐败大案、要案。

最搞笑的腐败是“舌尖上的腐败”。吃吃喝喝在江泽民时代就已经不算腐败,这是我在国内时就知道的“官场共识”。但在这部片子中却出现了几个不惜以身试法的吃货官员,而且都发生在习近平立意反腐的十八大之后。其中吉林省副省长谷春玉,2015年违规吃请40多次;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喜欢到高档场所消费;天津医药集团总经理张建津嗜喝茅台嗜食海鲜,为此专门在公司内部设餐厅,其中的细节实在令人感叹:如此创造力花在政务与业务上,何愁中国不治?

中国官员的腐败普遍涉及酒色财。这三者当中,酒(吃喝)真是最轻微的细枝末节,几乎所有落马官员都有淫乱丑闻,但本片将这部分重要内容“遗忘”得干干净净。比如没有提及万庆良的别墅、情妇与私生子、以及那1亿多赃款,吃仿佛成了万庆良最重的腐败行为,估计这是为党的形象考虑。如果将媒体上报道过的那些无奇不有的官员情妇故事(破百之数都有好几位)及官员如何用MBA知识管理一众情妇,并将无数的房爷、房叔、房婶们的豪宅都拿出来展览,中国老百姓看了肯定会气得胸痛。要知道,85%以上的中国人积全家毕生之力买一套房都有困难,当官的从科级到国级,几乎都是一家数套,如实拍成录相,中共实在不好意思再挂上“人民政府”的牌子了。

三、官员基本栽倒在“交友不慎”这道坎

官商交友,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主旋律。商人个个想学胡雪岩,要上交权贵、下结江湖,官员的配偶与子女成了商人与官员的最好链接点。官员的配偶与子女虽然可以使用爹妈的权力,但不会经商,必须得有白手套。白恩培的妻子张慧清成了代理人,在丈夫的辖地,“没有张姐办不了的事情”;周本顺也知道时常为儿子挣钱得去站台,让外界知道该商人上面有人,就容易办事,不敢欺负;李春城也是如此,放纵妻子权钱交易;苏荣家是妻子、儿子、女儿全家一齐实现致富大跃进。

这些官员总结原因时,千篇一律地说,这都是他们对结交商人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北京市副市长吕锡文夫妻周围的朋友圈包括网球圈、养生圈、品酒圈。据吕锡文称,原来认为都是朋友,“但其实很多人在观察你,希望你有爱好、希望你有所求,他来迎合你拉近关系”,最后当然就是受了“朋友”之害。

其实,官员的权力如果与资源配置无关,商人懒得奉承你。官员们对官商“友谊”的本质自始至终认识得清清楚楚,进了监狱后才装出一脸无辜相,后悔自己误交损友。

四、制度很先进,抵御外部诱惑的重点在于“正己”

片中一再强调“我们的制度”很好,从延安时期就开始反腐了。官员主要是出于对家人的爱,加之受到外部影响,尤其是商人的不良诱惑。怎么办?法宝就是“正己”,即加强官员的思想修养。谈到修身养性,中国传统文化不缺箴言,于是从《周书·毕命》开始,一直谈到唐太宗治吏,教导官员要与企业家保持“亲清”,即人要亲近,关系要清白。

恐怕从制片人到导演,以及参与片子讲道的人(包括纪检办案人员在内),内心 深处不会觉得这些“正己”箴言对官员有效。但他们可能没想到这一原因,中国从周朝以来的贵族教育,以及儒家思想中统治者对国家负责的精英教育,都是围绕一条,即权力世袭的家天下来建立的。权力对权力的来源负责,既然是家天下,皇帝从小受的教育就是如何做皇帝,爱民、亲民、抚民以求长治久安是教育内容之一。每个皇帝都从老师那里知道:天子拥有四海,不用蓄积私财。而中国现在是最高领导权力之大有如皇权,但总书记既未受过如何做皇帝的精英教育,也不拥有将江山传递给子女世袭的权力,因此几代常委的家属子弟都拼命利用权力捞钱,个个都是法王路易十五那个劲头,我死之后,哪怕洪水滔天。

这部片子当然也没提震惊世界的《中国离岸金融解密》、《巴拿马文件》,以及近年美媒披露的最高层家族腐败问题。裸官问题严重,但在已看过的五集里没有触及,希望在后面几集里看到相关内容。

这部片子想传导的要点是什么?

1、十八大以前的腐败基本翻过去了,十八大以后不收手的要追查。

十八大以后受到处置的官员,不少是为“吃”而翻船的。比如给单位职工发月饼两盒(315元)的海南卫生局负责人、儿子结婚强邀同事参加婚礼得两万多礼金的局级巡视员、让企业安排去巴西看足球赛的政府官员,……这算是既安抚又警告:对十八大以前贪污腐败的高层以示安抚,只要不捣乱,不抓你了。对官场全体则是警告:以前不在意的腐败,现在都得管住,逮住了不客气。

2、反腐有成效,过去的共产党又回来了。

片子表达了这种意思:凡有权力的地方莫不腐败。但并非只有三权分立的制度才能有效治理腐败。片子也大略介绍了一下西方反腐的一些理论,但是最后让中外专家们表达的却是中国反腐卓有成效。实质上想强调的就是一条:杀猪宰鸭,各有一法,治理腐败,中国也自有高招,同体监督不比你西方那异体监督差。

片子罗列了茅台酒经营转向平民路线、豪华酒楼的衰落等,展示了反腐的成效,并让群众演员表达了对反腐工作的礼赞,真正超亮的亮点就是这句“过去的共产党又回来了”。但说话者似乎只有60余岁,成长于文革期间,“过去的共产党”是什么样,恐怕没亲身经历。下次挑一个80岁左右的老土改根子或者老国企工人,从他们嘴里蹦出这句台词,也许效果更好。

3、中纪委的职能转变。

早在前年,中纪委就宣布过将转变职能,并带动工作方式的转变。片中展示了中纪委现在的工作重点:经常性的提醒、约谈乃至轻处分为主要工作。片子介绍了被反应有问题的官员,在查究时,根据情节严重与否,移送司法处理的是极少数,大多数是党纪政纪处分;对情节轻微的,以劝诫为主,并以比例展示了惩罚的金字塔结构,意即官员大多数是好的与比较好的,只有极少数是坏的,需要受到司法惩治。

如果说展示这条有什么微言大义,就是王歧山书记借此委婉表示:他的机构不再具有前几年那种煊赫权力,回归平常。

片子没提到中国反腐运动的一项重要成就,即外媒经常报道的核心内容:总书记习近平通过反腐扫除了他所有的政治对手,消除了一些政治隐患。当然,从维持统治大计来说,对高层同僚,习近平只能依据是否有碍于“政治稳定”这条标准来办理:以十八大为线,按照圣人教导“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的原则来处理了。至于腐败的产生,读书颇丰的中纪委书记王歧山也知道只能边走边看,片名《永远在路上》的玄机就在这里。

(原载VOA何清涟博客,2016年10月24日,http://www.voachinese.com/a/writers-notebook-qinglian-he-20161024/3563437.html)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中国观察 Tags:中纪委, 制度性腐败, 反腐, 永远在路上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 Post: 中国“大撒币”时代行将终结
Next Post: 2016年:民主与专制政治的隔空较量

Related Posts

  • 中国有无数个石燕飞 中国观察
  • 是谁当年力主200海里经济专属区? 世界与中国
  • 薄案庭审细节存疑:王立军篇 中国观察
  • 解析习近平的“高压锅”治理模式 中国观察
  • 中南海占星术的“密钥” 中国观察
  • 从“衣俊卿吧”看中国马哲研究 中国观察

Comments (0) on “《永远在路上》究竟传达了什么?”

  1. Stanley Ng says:
    November 4, 2016 at 01:34

    說得好!文章清楚指出中共死性不改,要永遠擁抱絕對權力,騎在人民頭上。
    對不斷散播言論,指習近平會為中國帶進民主之路的人,迎頭痛擊。
    中國的希望在於人民!

    Reply
  2. jack chen says:
    November 1, 2016 at 17:03

    名字取得真心好,永远在路上,一听就知道腐败解决不了,所以也就没怎么看,感谢老师的深刻分析,很受益,谢谢!

    Reply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公告

清涟居欢迎各位网友来访并留下足迹。如果有对本网站改善服务的建议,请留言。

导航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传媒观察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友情链接

  • 何清涟VOA博客
  • 何清涟文章日译文链接(由Minya_J先生管理)
  • 何清涟英文专栏(由Ariel Tian管理)
  • 何清涟英文博客(由@kRiZcPEc管理)
  • 夏小强的世界
  • @HeQinglian

学术专著

  • 中国现代化的陷阱
  • 人口:中国的悬剑
  • 雾锁中国
  • 中国政府行为的黑社会化

最新文章

  • 美国对华战略判断对世界的影响
  • 中国“寻找粮食”与美国“农地安全”的碰撞
  • 美国重新思考“如何与中国打交道”
  • “中国气球事件”在华府上空化成皂沫
  • 中美关系将进入长期“阴天”版

好文荐读

好文荐读
  • 张锦华:警惕中共的锐实力——红色大外宣
  • 胡平:郑重推荐《中国:溃而不崩》
  • 当今中国信息库•当前中国解析式 ——评《中国:溃而不崩》
  • 僵而不死的百足之虫 ——评何清涟,程晓农《中国:溃而不崩》
  • 从一个陷阱到另一个陷阱

日文文章

  • 何清漣★フランスの「エレガント・レフト」が米国の極左を恐れる 2021年3月16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バイデンの中国政策の二つの顔 2021年03月11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何清漣★趙婷の「ノマドランド」が映し出す米・中の社会病  2021年3月9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米軍の最新の米中軍事対立情勢評価  : 2021年2月23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Featuring Top 4/903 of 日文文章

Read more

Meta

  • Register
  • Log in
  • Entries feed
  • Comments feed
  • WordPress.org
  • 阿里巴巴美国上市的三大看点 世界与中国
  • “王福会”效应:《历史的终结》应重写 中国观察
  • 拜登的对华“战略模糊”还能坚持多久? 世界与中国
  • 中国从哈佛大学调整学费标准中应该得到的启示 世界与中国
  • 全面放开二孩与养老及劳动力供给有何关系? 中国观察
  • 双面中国 ――致读者 读书与随笔
  • BLM运动展示了极左暴力与反常识 世界与中国
  • 别了,中国这块曾经的投资热土 世界与中国

Copyright © 2023 清涟居.

Powered by PressBook News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