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清涟居

何清涟个人主页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 Toggle search form
  • 贪官外逃话题的是是非非 中国观察
  • 陈葵女士的到来与中文Twitter的命运 世界与中国
  • Accounting Firms’ Gold Rush Puts US Credibility on the Line 英文文章
  • 2017年中国经济重头戏(1):货币维稳 世界与中国
  • 有关中国中产阶级的断想(一) 中国观察
  • 习近平对资本的态度缘何飘移不定? 中国观察
  • 中国政府的“国家诬陷”行为与社会仇恨 未分类
  • 中文世界三个版本的“西藏故事” 中国观察

刺杀金正男行动中的新组织因素

Posted on February 19, 2017February 22, 2017 By 何清涟 No Comments on 刺杀金正男行动中的新组织因素

何清涟

北韩第一家庭的 长男金正男被杀事件,世界都在谴责北韩的幽暗政治,猜测此事对中朝关系的影响,以及北京对平壤的控制力还剩下多少。我却很关注这次刺杀事件中的新行动组织因素:其中一位穆斯林女嫌犯供称她是被诱导参与恶作剧,不知道是场谋杀。如果此案处理不当,将会引发模仿犯。

女嫌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杀手

截至目前为止,就金正男遇刺一案,马来西亚警方已分别逮捕了4名嫌疑人,分别是一名印尼女子、一名马来西亚男子、一名持越南护照的女子,还有一位在马来西亚一家药品公司任资深药剂师的朝鲜籍嫌犯李钟哲。其中那名被捕的印尼籍女嫌犯 茜蒂·艾莎(Siti Aisyah)在案发后一天因穿同一件衣服返回现场被捕。

这是一个共有11人参加的谋杀行动,知道真实意图的可能只有一、两个组织者。印度尼西亚警察总长Tito Karnavian说,因涉嫌参与杀害金正男而被捕的那名印尼籍女性茜蒂·艾莎声称,她并不知道那是一次谋杀行动,认为自己当时是在拿到报酬的情况下参与电视搞笑活动。她与另一名对金正男发动毒液攻击的女性此前已经参与过几次这样的活动,先让搞笑对象闭上眼睛,然后向其脸上喷水,最后会为这个活动得到一些报酬,金正男是她们的最后一个目标。茜蒂·艾莎坚称,她并不知道这是一次刺杀行动。现据印尼警方信息,可能是李钟哲提供毒药给同党,再由后者转交给女嫌犯行刺金正男。

美联社记者走访了茜蒂·艾莎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西部Tambora区的家乡,看到了她的家人和邻居。当地人都对她的被捕感到震惊,形容她是一位礼貌和温和的年轻母亲。曾在2008年到2011年间同当时的丈夫住在家乡,其前夫的父亲Tjia Liang Kiong对记者说,他最后一次见到她是1月28日,并表示不能相信媒体的报道,不能相信她是一个犯下谋杀罪行的特工。茜蒂·艾莎的母亲Benah通过电话告诉记者,他们的家庭来自普通的乡村,没能力帮助她。茜蒂·艾莎的父母亲都非常着急,整天只能祈祷,读《古兰经》。

茜蒂·艾莎的家人不相信她是凶手,是因为她加入这次行动,完全是通过一种临时招募形成的组织,招募者用转了几道弯的方式将她这位不知情的人利诱进来参与杀人,这种方式在网络时代及非熟人社会极易成功。由于生活在一个非熟人社会中,对某个熟人或亲密者的依赖就成为这种行动的组织要素,比如一并被捕的印尼本地男子莫哈末法立兹是茜蒂·艾莎的男友。

刺杀行动的新组织要素

但金正男被杀案无论查究结果如何,有两点将成为后来犯罪者的重要借鉴手段,极有可能引发模仿犯罪。

印尼籍女嫌犯茜蒂·艾莎的被捕,使一些分析者认为此案由朝鲜参与这一结论很难令人信服 ,理由是“两名女嫌犯的犯罪方法太非传统和粗心,不符合朝鲜特工的作风”。韩国议员金钟达(Kim Jong dae)接受采访时说:对金正男的袭击“令人难以置信地马虎”。

我部分同意这种判断,这不是专业特工所为。习惯使用专业特工从事特殊行动的西方国家可能难以理解这一点,但生活于中国这种连海外搜集情报、国内监视他人都使用“群众”环境中的人,则相对能够理解这种情况的发生。

从茜蒂·艾莎的供述来看,她真有可能是被临时招募去从事喷雾“恶作剧”,就算她心里可能知道不止是“恶作剧表演”,但因为利诱之下,她会安慰自己:喷雾的后果可能是让人昏迷,瞬间失去知觉,并未往死亡这一严重后果上想。从她第二天公然回到现场的这一举动来看,很可能是这样。

让执行任务者在不知道后果的状态中却杀了一个人,这种暗杀行动设计得非常巧妙,但却让世界处于极度不安全之中。现在的杀人武器不断翻新,华盛顿那家间谍博物馆里陈列的物品,包括冷战时代著名的毒伞枪。前苏联克格勃(KGB)不止一次使用毒伞枪刺杀异见者与特定目标人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1978年9月保加利亚异见作家马尔科夫(Georgi Markov)被刺杀事件。马尔科夫在伦敦滑铁卢桥被人用雨伞戳了一下大腿,当时未在意,四天后中毒逝世。事后证实,克格勃利用雨伞制造无声手枪,发射致命的蓖麻毒素。这种毒雨伞在冷战时期是相当先进的刺杀工具,但较之这次刺杀金正男行动中使用的喷雾,实在算是小儿科了。

如今是网络时代,一个组织、一个政府通过网络或者广告招募人员,让被招募者完成职业特工的刺杀任务,既不露痕迹,又难于防范,且极易得手。关注这种刺杀行动中的新组织因素,提醒世人不要因为一点利诱就成为被人(或者组织)利用的杀人利器,就是金正男刺杀事件给世界留下的经验教训。

(原载VOA何清涟博客,2017年2月19日,http://www.voachinese.com/a/no645-20170219/3731182.html)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世界与中国 Tags:刺杀金正男, 新组织因素, 网络招募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 Post: ★気功師・王林—方術文化と中国政治★ 2017年2月14日
Next Post: ★金正男暗殺の新たな要素★2017年2月20日

Related Posts

  • 从技术机密之争看中美关系恶化 世界与中国
  • 从澳洲角度看美国的印太战略 世界与中国
  • 美国不战而败:承认中美制度差异而自撤篱笆 世界与中国
  • 西边的太阳难阻东边的风雨 世界与中国
  • 联合国与西方国家日行日远 ——写于UN75周年生日之际 世界与中国
  • 欣克利角核电项目搁浅,后果有多严重? 世界与中国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公告

清涟居欢迎各位网友来访并留下足迹。如果有对本网站改善服务的建议,请留言。

导航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传媒观察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友情链接

  • 何清涟VOA博客
  • 何清涟文章日译文链接(由Minya_J先生管理)
  • 何清涟英文专栏(由Ariel Tian管理)
  • 何清涟英文博客(由@kRiZcPEc管理)
  • 夏小强的世界
  • @HeQinglian

学术专著

  • 中国现代化的陷阱
  • 人口:中国的悬剑
  • 雾锁中国
  • 中国政府行为的黑社会化

最新文章

  • 美国对华战略判断对世界的影响
  • 中国“寻找粮食”与美国“农地安全”的碰撞
  • 美国重新思考“如何与中国打交道”
  • “中国气球事件”在华府上空化成皂沫
  • 中美关系将进入长期“阴天”版

好文荐读

好文荐读
  • 张锦华:警惕中共的锐实力——红色大外宣
  • 胡平:郑重推荐《中国:溃而不崩》
  • 当今中国信息库•当前中国解析式 ——评《中国:溃而不崩》
  • 僵而不死的百足之虫 ——评何清涟,程晓农《中国:溃而不崩》
  • 从一个陷阱到另一个陷阱

日文文章

  • 何清漣★フランスの「エレガント・レフト」が米国の極左を恐れる 2021年3月16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バイデンの中国政策の二つの顔 2021年03月11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何清漣★趙婷の「ノマドランド」が映し出す米・中の社会病  2021年3月9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米軍の最新の米中軍事対立情勢評価  : 2021年2月23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Featuring Top 4/903 of 日文文章

Read more

Meta

  • Register
  • Log in
  • Entries feed
  • Comments feed
  • WordPress.org
  • 中国是否高估了美国衰落的速度? Uncategorized
  • 中国政治文化中的“衙内”现象 中国观察
  • 经济学理论和“屠龙术” 读书与随笔
  • 拒绝国际索赔 中国要做“头狼” 世界与中国
  • 乡村痞子化与县城政治黑社会化 ——中国乡县社会生态(2) 中国观察
  • 众言“硬着陆”,索罗斯为何独招中国恨? 世界与中国
  • 看懂中国疫情数据的“党性” 中国观察
  • 解析习近平的“高压锅”治理模式 中国观察

Copyright © 2023 清涟居.

Powered by PressBook News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