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清涟居

何清涟个人主页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 Toggle search form
  • 六中全会前夕上演《突围》的政治考虑 中国观察
  • 中国为何当不了“亚洲的太阳” 世界与中国
  • 江泽民的政治遗产:政治问题非政治化处理 中国观察
  • 调整公私权重,中国民企准备好了么? Uncategorized
  • 温总理,陈光诚正在呼唤您 中国观察
  • 谁是《人民日报》所指“铁帽子王”? 中国观察
  • 风流纵被风吹雨打去 中国观察
  • 社会信任:中国“砂砾”的粘合剂 中国观察

新官上任不烧火 美中关系无新局?

Posted on February 3, 2021December 31, 2021 By 何清涟 No Comments on 新官上任不烧火 美中关系无新局?

程晓农

 

拜登面对的国际关系大格局,中美的紧张关系明显排在难题清单上的第一项。但他上任后并没按照“拥抱熊猫派”诸多新任官僚以及民间谋士之愿,“烧上三把火”,一举扭转川普(特朗普)时代的中美冷战格局,重回奥巴马时代的美中“蜜月”。拜登这个新官“一动不如一静”,反而让中共格外着急。可中共屡屡催逼,却宛如出拳打上棉花墙,始终不见拜登的动静。好不容易拜登定于2月1日要发表对外政策演说,恰遇缅甸变局,于是便以天降小雪为由推迟演讲,重新闭门构思演讲内容。

一、中美冷战:美国避不掉,双方打不了

不管拜登喜欢不喜欢,美中关系是一个深深盖上了川普印记的领域,在川普任期的最后一年中美冷战爆发了。拜登能够完全扭转这一局面吗?一个巴掌拍不响,不管拜登怎么想,中共的意图和行动始终是关键的影响要素。

去年6月到7月中美冷战爆发时,我先后在《大纪元》上发表了三篇文章。6月8日的文章《中美新冷战意味着什么?》,说明了中美冷战的基本特点;7月5日的文章《两大红色政权的冷战表演》,分析了中美冷战和美苏冷战这新旧两场冷战的相同之处;7月27日的文章《中美冷战进入升级快车道?》,介绍了中美冷战可能涉及的诸多方面。此后,在9月26日的《大纪元》上我又发表了《两场冷战,为何中共对美国的威胁比苏联大?》,解释了中美冷战和美苏冷战的不同之处。全球各种媒体中,只有《大纪元》系统地刊登了有关中美冷战前因后果的分析。

我不在本文中重复上述各文已介绍过的内容,只想强调三点。

第一,冷战从来是红色大国挑起的。中共一直宣传,川普挑起了中美冷战,这是中共制造的无数谎言中的又一个欺骗。上个世纪苏共把核导弹运到古巴,构成对美国的近距离核威胁,使得美苏冷战快速升级。中美冷战也是中共去年上半年的三次对美军事行动挑起的,同样是用核威胁;与苏共不同的是,中共的工具是核潜艇。川普总统和“古巴导弹危机”时期的肯尼迪总统一样,为了守护美国而做了全面反应。

第二,由于冷战只会发生在有大量核武器的红色大国与西方大国之间,因此双方尽管长期对抗,任何一方都不能主动开战。相对于冷战,如果双方直接交战,就属于热战了。热战开始后,战场上失败的一方可能先动用战术核武器,进而双方可能进一步使用战略核武器。核大战一旦爆发,双方的核武器足以摧毁整个地球,人类社会将因此毁灭。

第三,冷战的轨道必然遵循两个冷战铁律,我称之为两个“无论如何”。其一,西方国家无论如何都无法阻止红色大国挑起双方的摩擦。其二,冷战一旦开启,双方都知道,无论如何都必须避免热战。

二、中美冷战甫起即止?

拜登重要的白宫团队成员和阁僚中大部分是奥巴马时期的官员,他们曾经属于构建“美中蜜月”的“拥抱熊猫派”,自然不肯承认自己为中共“崛起”鸣道铺路之错。按其原本意图和惯性思维,他们自然希望尽快终结中美冷战,回归他们熟悉的“对话、合作”轨道。这正是此刻中共的吁求。

“拥抱熊猫派”的官员和学者有一个特点,他们不喜欢冷战,也不懂冷战。要了解冷战,就必须熟悉苏联,研究苏联,所谓的冷战史,无非是美苏两国的现代国际关系史。过往总结冷战经验的主要是西方的苏联问题专家,“拥抱熊猫派”的专家学者对此既不甚了了,亦不感兴趣。现在中美冷战的发生给“拥抱熊猫派”们出了个大难题,他们不懂苏联,看不懂俄文,而且多半没有军事知识,因此不知道该如何看待中美冷战。

其中一些人甚至希望,中美之间最好脱离冷战状态,这样他们就可以回避这个难题了。前有美国《外交界(the Diplomat)》今年1月14日发表的一篇文章《美国印太战略框架:三个疑问》,作者抱残守缺地沿用典型的地缘政治思维的陈旧眼光,批评川普当局2018年拟定的《美国印太战略框架》忽视了蒙古对美国印太战略的重要性;近有2月1日《纽约时报》原驻华记者纪思道的文章《中国可能会是拜登的噩梦》,他认为,“美国很可能陷入自古巴导弹危机以来与另一核大国最危险的对抗”,美国的“不同政治派别都对北京持强硬态度,几乎不给外交留一丝空间。这让我感到紧张”。

对美国来说,这场中美冷战的到来,由于奥巴马及其前任错误的对华政策,导致美国的准备严重不足。美国只有兰德公司2016年发表过一个军事上的评估报告(War with China: Thinking Through the Unthinkable, 2016),那是2014年完成的研究。兰德公司的报告指出了一个事实:“在目前所有就中美战争的爆发与美国的应战的研究和学术观点中,至少在公开的研究和观点中,都没有对战争具体情况和结果进行严谨的分析。这是一个严重的疏漏。”此话写于2014年,直到去年中美冷战爆发时仍然是对的。

最近,关于中美关系的各种消息接连不断。拜登上任后,川普与中共的紧张关系会有所缓和吗?这是全球都在关注的问题。当中共这只“熊猫”“手中紧握利刃”、步步紧逼的时候,“拥抱熊猫派”能怎么办,继续拥抱吗?事实证明,“拥抱熊猫派”们正在学习如何面对中美冷战的现实。事实上,他们也无法把中美冷战消弭一空,因为那只穿着“熊猫”外衣的,其实是一只被美国喂壮了的“红色老虎”。“红色老虎”要吃人,这是冷战史上的常识。

三、文攻武吓,中共急于逼出一个新中美关系

拜登继任,中共急于在经济和外交上改善中美关系。中共有三个急于达到的包装在外交辞令下的具体目标。第一是美国取消对华关税,让中共恢复大规模对美出口;第二是美国取消金融管制,以便中企恢复在美圈钱的运作;第三是美国取消技术管制和人员管控,使中共重获盗取知识产权的“自由”。而拜登上台后仅在限制对中共军工企业投资方面暂作缓议,其它方面仍旧“川规拜随”。

拜登进白宫之前,中共从去年12月开始就让驻美大使崔天凯安排外交方面的“第3号人物”杨洁篪赴美进行高级会谈,甚至想争取让习近平与拜登举行峰会。但美方反应冷淡,只好放弃。随即中共开始了一系列高官喊话,同时让外宣喉舌《多维新闻》刊登文章,给拜登施加压力。1月26日该网站以《习近平留给拜登的时间不多了》为题,发文催促拜登早作决定。此文表示,中共凭什么等拜登,中共没有等拜登的理由,拜登及其团队不可能不明白,中共在G2的现实之上已经巩固了对美国的相对优势。中共那种迫不及待和虎视眈眈的态度跃然而现。

1月26日中共前副总理曾培炎借“香港中美论坛”表示,中美应开展新一轮经贸谈判,尽快取消贸易战以来的高关税。1月28日中共副外长乐玉成公开喊话,呼吁美国调整对华战略,实现“拨乱反正”。接着,1月29日王岐山以视频方式对出席第12轮中美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的美方代表喊话,为今后的中美关系定调划道。然后,2月2日杨洁篪与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进行视频对话,他的讲话明确地展示出驾驭拜登行政当局对华政策的意图。

杨洁篪在讲话中说,“川普政府实行极端错误的反华政策”,美国要从4个方面作出努力:一,川普当局对华犯了历史性、方向性、战略性错误,必须“拨乱反正”;二,要恢复正常交往,取消那些对留学生、中共媒体、中共企业的错误政策;三,切实履行中美联合公报的承诺,严守一个中国的原则;四,开展互利合作。中共表示,这4个要求只是美国应当做到的第一步。

中共的喊话非常高调,软中带硬,实际上是为拜登行政当局的对华政策划下红线。杨洁篪的讲话不仅口气强硬,而且具体规定了拜登当局要为中共完成的各项任务。他讲的那4点要求中,前3点是不容商量的口气;而第4点“开展互利合作”,虽然“合作”一词反复讲了24次,却空洞无物,纯属虚设。杨洁篪在讲话中甚至教训美国,别老在中共面前提美国的国家安全这个词。与此相关的是,在中美军事对抗方面,杨洁篪一字不提,因为中共正在用不断的军事威胁来要挟拜登当局。

四、中美继续军事对抗,太平洋上不太平

拜登当局似乎对中共不断的外交施压摆出一副淡然态度,不温不火,不理不睬。其关键考量之一是,太平洋上不太平。

最近中共针对美国的军事威胁逐步加快。中共原来计划建造10艘航空母舰,形成大规模航母舰队,以争夺太平洋的制海权。但受限于造舰工程和舰上装备以及舰载机的技术水平,中共已经意识到,其航母舰队无法在近期内对美国形成军事压力。

去年以来中共已悄悄地改变了其海军战略,从依靠航母编队为主,变成了依靠核潜艇舰队为主;更重要的是,中共同时也悄悄地改变了核战争战略,把美苏冷战时期的被动型核反击变成了主动型核攻击。在美苏冷战时代,核潜艇扮演的是“二次核打击”力量的角色,而中共现在对战略核潜艇舰队的高度重视和运用,超越了“二次核打击”的需要;中共海军现在所追求的是,战略核潜艇要深入中太平洋,靠近美国西海岸,对美国形成主动型抵近核攻击的威慑能力。

为此,中共的战略核潜艇千方百计要突破第一岛链,这样才能进入中太平洋的深海区,既安全隐藏,又可随时对美国发起突然的核袭击。于是中美冷战的重点从水上变成了水下。中共核潜艇舰队的主要基地在海南岛三亚的榆林港,其核潜艇从强占的南海国际水域的所谓“深海堡垒”出发,欲进入中太平洋,只有3条水下航道,而这3条水下航道就是目前美国海军重点防范的海域。其中,从三亚往东北方向,是离美国最近的巴士海峡,因此台湾的西南海域就成了双方水下对峙的重点海区之一。

从去年10月到现在,共军的核潜艇在台湾西南海域持续活动,美军潜艇也不断实施水下跟监。今年1月2日到9日,然后从11日开始连续每天直到20日,接下来又从22日起直到1月底,共军密集出动反潜飞机,反复侦测在福建、广东交接处外海的美军潜艇。美国海军的罗斯福号航母编队1月23日由东向西穿过巴士海峡,进入南海水域,既让中共的南海核潜艇“深海堡垒”破功,也为了支援在台湾西南海域水下与中共核潜艇较量的美军潜艇。

中共不仅一再试图用战略核潜艇突破巴士海峡,还在印尼的爪哇海用水下无人航行器搜集潜艇航道的水文资料,以便开通经爪哇海和澳大利亚北部海岸进入中太平洋的“深海堡垒”南航道。中共也已在靠近澳大利亚的巴布亚新几内亚之达鲁岛筹建潜艇基地,为此对澳大利亚实行了半年之久的经济制裁,欲逼澳洲放弃国防计划。

中共这一系列不断升级的对美水下核威胁动作,也是试图对拜登当局施加压力的手段。中共的文攻武吓双管齐下,对拜登当局步步紧逼,实际上把拜登当局挤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于是,“川规拜随”便成了当前中美关系的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

原载大纪元,2021年2月3日,https://www.epochtimes.com/gb/21/2/3/n12729167.htm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世界与中国, 程晓农文集, 程晓农文集 Tags:中美关系,拜登,中美冷战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 Post: 程暁農★バイデン大統領になっても米・中関係はなぜ進展なしか?
Next Post: 缅甸军事政变对美中关系的影响

Related Posts

  • 繁荣缘何而去?——中国经济现状和趋势的分析 程晓农文集
  • 香港问题的由来及双赢之道 世界与中国
  • 俄乌战争后果:西方绿能计划悄然“洗绿” 世界与中国
  • 拜登上任首月的美中关系 世界与中国
  • G20拜习会成果:中美恢复接触与交流 世界与中国
  • 冷战开启方两月,中美对峙再升级 世界与中国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公告

清涟居欢迎各位网友来访并留下足迹。如果有对本网站改善服务的建议,请留言。

导航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传媒观察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友情链接

  • 何清涟VOA博客
  • 何清涟文章日译文链接(由Minya_J先生管理)
  • 何清涟英文专栏(由Ariel Tian管理)
  • 何清涟英文博客(由@kRiZcPEc管理)
  • 夏小强的世界
  • @HeQinglian

学术专著

  • 中国现代化的陷阱
  • 人口:中国的悬剑
  • 雾锁中国
  • 中国政府行为的黑社会化

最新文章

  • “乌克兰疲劳症”使台湾国际认知变清醒
  • 澳大利亚外长访华,两国关系重点难点何在?
  • 美国“老兵”纷纷炮轰军中“觉醒主义”
  • 江泽民时代的三个关键词之三:相对宽松
  • 江泽民时代的三个关键词之二:开放

好文荐读

好文荐读
  • 张锦华:警惕中共的锐实力——红色大外宣
  • 胡平:郑重推荐《中国:溃而不崩》
  • 当今中国信息库•当前中国解析式 ——评《中国:溃而不崩》
  • 僵而不死的百足之虫 ——评何清涟,程晓农《中国:溃而不崩》
  • 从一个陷阱到另一个陷阱

日文文章

  • 何清漣★フランスの「エレガント・レフト」が米国の極左を恐れる 2021年3月16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バイデンの中国政策の二つの顔 2021年03月11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何清漣★趙婷の「ノマドランド」が映し出す米・中の社会病  2021年3月9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米軍の最新の米中軍事対立情勢評価  : 2021年2月23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Featuring Top 4/903 of 日文文章

Read more

Meta

  • Register
  • Log in
  • Entries feed
  • Comments feed
  • WordPress.org
  • 中国:立足于沼泽地之上的泥足巨人 世界与中国
  • 中国金融改革的要害何在 未分类
  • 北京孤注一掷豪赌为哪般? 世界与中国
  • 在思想之路上永不停息的跋涉者――介绍苏绍智先生晚年学术思想及近作《民主不能等待》 读书与随笔
  • 程晓农:斯诺登-无知青年还是中共间谍 程晓农文集
  •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破题:试办政治特区 中国观察
  • 剖析中国房产税试点的选点意图 中国观察
  • 中国银行、国企与职工深陷“囚徒困境” 经济分析

Copyright © 2023 清涟居.

Powered by PressBook News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