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清涟居

何清涟个人主页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 Toggle search form
  • 北京政府与相隔50年的两次香港暴动 世界与中国
  • 党务系统向左转,政务系统向右靠——析中国当前的政治生态 中国观察
  • 一篇谈话,不同解读——评中国官方对佐立克演讲的曲读 中国观察
  • 世界精英的共同烦恼:对付社交媒体 世界与中国
  • 中南海占星术的“密钥” 中国观察
  • 2018年:中国经济下行成定势 程晓农文集
  • 失败的教育体制对教育三大功能的严重破坏 中国观察
  • 外资企业生态为何受到抨击? 未分类

“喀布尔时刻”之后的世界局势

Posted on August 23, 2021September 8, 2021 By 何清涟 No Comments on “喀布尔时刻”之后的世界局势

何清涟

喀布尔时刻之后,世界经历了一个星期左右的情绪剧变——美国国内对拜登政府的不满、强烈批评,以及国际社会对美国的强烈不满、鄙视、失望,二者汇成排山倒海的批评、指责。但日子还是要过下去,拜登政府与世界各国正在调整情绪并思考“没有美国保护的”未来 。本文择其要者概述分析,勾画塔利班存在的未来世界蓝图。

美国国内反应激烈,拜登一锤定音

美国国内的批评基于各种立场,大概分为三类:

一是认为撤军正确,但执行过程太过糟糕,丢弃了约1.5万美国公民,将武器留给了塔利班,再现了当年越南撤军时的“西贡时刻”,是拜登政府与美国的永久性耻辱。这些批评者当中包含几乎所有在大选时期盛赞拜登极富外交经验、与多国领导人保持良好私人关系的主流媒体,其中《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写了公开信,恳求拜登政府将三报的200多名记者及相关的2000余人安全接回[1]。

二是担忧此举影响盟国对美国的信心,认为此次撤军有损美国自二战以来的光辉形象。[2]

三是批评拜登政府丢弃了帮助美军工作的成千上万阿富汗人,此类批评以《大西洋月刊》为代表,要求政府加快身份审议,打开国门欢迎阿富汗难民。[3]

身为总统的拜登终于露面了,他说:“如果说点什么的话,过去一周的事态发展进一步证明了美国当前结束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是正确决定。”他表示:“美国军队不能也不应该在一场阿富汗部队不愿为自己而战的战争中作战并牺牲。”《华尔街日报》在登载了这条消息之后,无可奈何地承认:拜登的这番讲话和美国的撤离将构成美国最漫长战争的终结篇章。 [4]

此情此景,让我想起英国《金融时报》8月4日发表的那篇《为什么拜登让批评者无可奈何?》,认为民主党之所以保护他,是因为拜登是赢取民主党选民信任的捷径,如果没有他,民主党人可能要很费力才能赢得这样的信任。[5]

这是该报近年评论拜登唯一一篇正确的文章,但作者没有说到的是:拜登带病上岗,几乎成了媒体与公众豁免他的主要理由,也成为拜登规避许多问题的凭藉。

盟友审视“美国回来了”

“喀布尔时刻”被拿来与1968年越南撤军的“西贡时刻”对比,但耻辱远超当年。在全世界的目光下,美国人眼睁睁地看着美国在国际社会丢尽了脸面,却无可奈何。

在此,我必须来一段旧文重温,看看现在这些批评拜登的媒体在2020年大选时,如何通过自家控制的媒体赋予拜登超强的“外交才能”(包括认识许多国家的领导人),以下只是原话照录: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CNN甚至FT与BBC都多次称许的外交才能、国际经验,[6]《纽约时报》2020年7月6日发表《拜登的非正式外交:如何与习近平这样的外国领导人建立“私人关系”》,文章说,拜习至少见过8次面,一起散步、在一家中国乡村学校投篮,私下共同进餐的时间超过25小时。奥巴马还希望拜登凭借迷人的魅力与习 “立刻拉上私人关系、让习近平敞开心扉方面”。[7]

就连还保持一点矜持的路透社也忍不住高度赞许。2020年11月23日,路透社如此展现拜登的外交才能:“美国总统当选人拜登正推动实现他的竞选承诺,让美国再度在全球舞台上扮演领导者角色,同时以专业治国,指派经验丰富的外交老将担任重要职务。”这些话重复多了,拜登自己也深信不疑,2020年7月拜登曾表示:“我相当了解美国外交政策。我在全世界都有关系”。“我知道如何做好国际事务方面的工作。” [8]

“喀布尔时刻”让这些称赞成了笑话。在美中天津会谈美方失利之后,拜登对外说过,今年11月将在G20峰会召开前后,举办世界民主同盟大会,共商对抗中共大计,也因喀布尔时刻让世界失去了期待,因为盟友们都在审视这个回来的美国是否还有足够的领导能力。

来自盟国的指责内容太多,不过,这对拜登没有用。拜登终于发话:“无法保证阿富汗空中撤离的最终结果,没有看到盟国对美国信誉发出质疑。”[9]

事实上,盟友国对美国的批评前所未有地尖锐,媒体均有登载,以下仅摘录部分:

8月18日,英国下议院就阿富汗局势进行了长达7个半小时的紧急辩论。这次会议上,英国政界重要人物纷纷表示对美国的强烈不满。英国前首相特蕾莎·梅表示,英国追随美国撤军的决定恰恰表明英国对美国的过度依赖,给英国的外交政策招致了一项“重大挫折”。前北爱尔兰事务大臣欧文·帕特森(Owen Paterson)更是称,这是“自苏伊士运河事件以来英国最大的耻辱”,并表示,西方“现在一团糟”。英国议会下院防务委员会主席托比亚斯·埃尔伍德抨击拜登高调宣称的“美国归来”。“这是个讽刺。当我们被一个仅装备火箭筒、地雷和步枪的叛乱组织打败时,你凭什么说‘美国归来’?” [10]

8月22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兼欧委会副主席博雷利表示,喀布尔落入塔利班之后,国际撤离工作混乱不堪,这些表明,欧洲需要发展独立于美国的、自己的军事能力。[11]

对于阿富汗撤军,德国政界在两个层面讨论:1、当年参与“阿富汗行动”基于北大西洋“盟约”第五条(一国遭袭,群起反击的“集体防御”条款),是无奈之举。2、拜登政府不顾联盟内的反对声,也未经充分协商便宣布立即撤军,导致驻阿兵力第二位的德国军队不得不紧急撤退,难以“善终”。要言之,德国的讨论触及到追随美国是否是个错误这个层面。[12]

拜登确实多次在国际会议上高呼“美国回来了”,但盟友们觉得回来的根本不是过去那个美国。国际舆论的看法非常一致,认为眼下的结果是“西方的失败”。

美国的反思刚开始。在种种分析中,我认为只有美国智库昆西负责任治国研究会研究员、曾在阿富汗服役的亚当·温斯坦的反思是个正确路向:“美国真正的失败在于其长期以来错误地认为可以通过武力促成有效的治理。阿富汗军事干预后的混乱和撤军后的混乱都源于同一个根本性错误——美国认为可以使用军事力量来实现被占领国社会和政治的永久性变革。”

[1] NY Times, WaPo, WSJ issue joint statement urging Biden to rescue journalists out of Afghanistan, By Joseph A. Wulfsohn , Brian Flood | Fox News , Aug.18,2021 (https://foxnews.com/media/new-york-times-washington-post-wall-street-journal-biden-afghanistan)

[2] 《阿富汗撤军:拜登无法摆脱的失败形象》,DAVID E. SANGER,2021年8月16日(https://cn.nytimes.com/world/20210816/afghanistan-biden/)

[3]   Biden’s Betrayal of Afghans Will Live in Infamy, By George Packer, Aug.17,2021 (https://www.theatlantic.com/ideas/archive/2021/08/bidens-betrayal-of-afghans-will-live-in-infamy/619764/)

[4] 《面对两党批评,拜登为阿富汗撤军决定辩护》,Siobhan Hughes/Catherine Lucey,2021年8月18日(https://on.wsj.com/3iU8j0a)

[5] 《为什么拜登让批评者无可奈何?》,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嘉南•加内什,2021年8月4日(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93461?full=y&archive)

[6] 《拜登的非正式外交:如何与习近平这样的外国领导人建立“私人关系”》,MICHAEL CROWLEY,2020年7月6日(https://cn.nytimes.com/usa/20200706/joe-biden-foreign-policy/)

[7] 《拜登的非正式外交:如何与习近平这样的外国领导人建立“私人关系”》,MICHAEL CROWLEY,2020年7月6日(https://cn.nytimes.com/usa/20200706/joe-biden-foreign-policy/)

[8] 《拜登会给美国带来海啸般的外交政策改变吗?从他的智囊团说起》,2020年10月28日(https://chineseamerican.org/p/33196/)

[9] 《拜登:无法保证阿富汗空中撤离的最终结果,没有看到盟国对美国信誉发出质疑》,法广,20/08/2021(https://rfi.fr/cn/%E5%9B%BD%E9%99%85/20210820-%E6%8B%9C%E7%99%BB-%E6%97%A0%E6%B3%95%E4%BF%9D%E8%AF%81%E9%98%BF%E5%AF%8C%E6%B1%97%E7%A9%BA%E4%B8%AD%E6%92%A4%E7%A6%BB%E7%9A%84%E6%9C%80%E7%BB%88%E7%BB%93%E6%9E%9C%EF%BC%8C%E6%B2%A1%E6%9C%89%E7%9C%8B%E5%88%B0%E7%9B%9F%E5%9B%BD%E4%BB%AC%E5%AF%B9%E7%BE%8E%E5%9B%BD%E4%BF%A1%E8%AA%89%E5%8F%91%E5%87%BA%E8%B4%A8%E7%96%91)

[10] Boris Johnson feels MPs’ anger during Afghanistan debate, By Jessica Parker, BBC political correspondent, August 18, 2021(https://www.bbc.com/news/uk-politics-58256616 )

[11] 《阿富汗混乱撤离敲响警钟:没有美国,谁保护欧洲?欧盟将提议建远征军独立自主》,法广,22/08/2021(https://rfi.my/7g9p.T)

[12] 《德国人在问,军事介入阿富汗20年值得吗?》 ,扬之,观察者网,2021年08月22日 (https://www.guancha.cn/yangzhi/2021_08_22_603910_s.shtml)

(原载澳大利亚广播电台网站,2021年8月25日,https://www.sbs.com.au/chinese/mandarin/zh-hans/how-will-the-international-relations-develop-following-the-afghanistan-chaos)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世界与中国 Tags:塔利班, 西贡时刻, 阿富汗撤军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 Post: 沿着余英时先生的足迹前行
Next Post: 美国撤退后,谁当阿富汗的接盘侠?

Related Posts

  • 中共当前的战争准备意向 世界与中国
  • 中美角力:北京已丧失签署贸易协议的动力 世界与中国
  • 各国经济依赖中国,欧盟弯腰 美国成独木(3) 世界与中国
  • 中非合作――对付国际社会批评人权的非正义利益同盟 世界与中国
  • 缅甸民主化在荆棘之路中前行 世界与中国
  • 雾里看花的美式中国观察 世界与中国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公告

清涟居欢迎各位网友来访并留下足迹。如果有对本网站改善服务的建议,请留言。

导航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传媒观察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友情链接

  • 何清涟VOA博客
  • 何清涟文章日译文链接(由Minya_J先生管理)
  • 何清涟英文专栏(由Ariel Tian管理)
  • 何清涟英文博客(由@kRiZcPEc管理)
  • 夏小强的世界
  • @HeQinglian

学术专著

  • 中国现代化的陷阱
  • 人口:中国的悬剑
  • 雾锁中国
  • 中国政府行为的黑社会化

最新文章

  • “乌克兰疲劳症”使台湾国际认知变清醒
  • 澳大利亚外长访华,两国关系重点难点何在?
  • 美国“老兵”纷纷炮轰军中“觉醒主义”
  • 江泽民时代的三个关键词之三:相对宽松
  • 江泽民时代的三个关键词之二:开放

好文荐读

好文荐读
  • 张锦华:警惕中共的锐实力——红色大外宣
  • 胡平:郑重推荐《中国:溃而不崩》
  • 当今中国信息库•当前中国解析式 ——评《中国:溃而不崩》
  • 僵而不死的百足之虫 ——评何清涟,程晓农《中国:溃而不崩》
  • 从一个陷阱到另一个陷阱

日文文章

  • 何清漣★フランスの「エレガント・レフト」が米国の極左を恐れる 2021年3月16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バイデンの中国政策の二つの顔 2021年03月11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何清漣★趙婷の「ノマドランド」が映し出す米・中の社会病  2021年3月9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米軍の最新の米中軍事対立情勢評価  : 2021年2月23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Featuring Top 4/903 of 日文文章

Read more

Meta

  • Register
  • Log in
  • Entries feed
  • Comments feed
  • WordPress.org
  • 中国的经济全球化之路:艰则易,顺则难 世界与中国
  • 读史札记(1):国民党之败并非缘于腐败 中国观察
  • TPP航船是否出港与亚太国家的忧虑 世界与中国
  • 中国接受普适价值究竟难在何处? 中国观察
  • “取之于民、用之于官”的中国财政 经济分析
  • 国家角色的嬗变:政府作为的非正当化趋势分析 学术思考
  • 2016美国大选:庶民的胜利 世界与中国
  • 中共信息管控的必然结果:无知之幕——南京大屠杀争议暴露的社会问题 中国观察

Copyright © 2023 清涟居.

Powered by PressBook News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