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清涟居

何清涟个人主页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 Toggle search form
  • 一文或起千重浪,疫情真相重解读 世界与中国
  • 从“衣俊卿吧”看中国马哲研究 中国观察
  • 不饮历史这杯苦酒,必将重蹈覆辙 世界与中国
  • 政治困厄中的习氏谵语:朝着共产主义方向努力 中国观察
  • 世内人的世外情 读书与随笔
  • 美国对中共全方位反制 世界与中国
  • “中南海占星术”为何长盛不衰? 中国观察
  • 从汶川到玉树:中国政府行为的变与不变 中国观察

“亚洲时刻”为何成中国的高光时刻?

Posted on November 25, 2022December 29, 2022 By 何清涟 No Comments on “亚洲时刻”为何成中国的高光时刻?

何清涟

最近在亚洲接连召开的三场会议被称为“亚洲时刻”。这三场峰会相继是:柬埔寨举办东盟峰会和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印度尼西亚举办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以及泰国举办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三场峰会呈现了当前国际社会的认知特点:英美系媒体与美、英两国仍然视单极世界为唯一应然模式,但大多数国家已经知道多极世界已经来临,不仅接受现实,还主动向中国示好,G20终成习近平频密与11国领导人会谈的外交舞台,紧接着APEC会议上,大重置的主要推手——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克劳斯·施瓦布(Klaus Schwab)对“中国模式”的高度赞扬可视为今年“亚洲时刻”的终曲。

无论是恨是爱或利相交,中国都成为G20聚光点

G20会议期间,外媒报道最多的不是美国拜登,而是与近平有关的种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习近平在G20期间“密集会见11国领袖”,与加拿大特鲁多那十分钟交谈不在其列,英国首相未获安排会见也成了新闻。西方媒体对习近平的外交Party着墨甚少,高光聚集在“习近平斥责特鲁多”一事上,但决定国际间交往的不是媒体意见(近年来媒体评论越来越不重要),而是政府层面的交往。习近平成为G20与会国领导大都希望一见的人,与美国总统拜登的示范作用分不开。

11月18日 BBC发表长篇分析《习近平“外交派对”:G20密集会见11国领袖,中国能否摆脱“国际孤立感”》,标题中有“国际孤立感”,但文中所见,几乎全是各国争相会见习近平。这也很好理解,美国既然特别声明与中国不冷战,要在各个领域全方位竞争,并着力打造以核心议题(issue-based)为基础的盟友或伙伴国家网络——既然不是冷战,传统盟友德法等都要与中国友好来往,其它国家当然也会寻求与中国合作。

事实上,新加坡与东盟国家从来就谨慎地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也拒绝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即使在拜登亚太行中也是如此表示。这次的G20国家,德法领导人早在开会前就不断释放各种要与中国加强经贸合作保持友好来往的表态;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也早就表示过要与中国改善关系,中方亦有积极回应。南非、阿根廷等与中国本就关系密切,真正在G20上跟随美国步调走的可能就只有日本、南韩、荷兰等少数几国了。

“文化战争”已经被提上日程

俄乌战争的台面主角是俄乌两国,但世界都知道乌克兰只是北约的代理人,这场战争实际上是美国要摧毁俄罗斯、维持世界领袖地位的一场战争。但后来的情况却不如美国所算:对俄制裁基本失败,欧洲陷入高通胀与能源危机、德国等国去工业化,动摇的实际上是美国领导的单极世界格局。

俄乌战争期间发生两件大事:其一是经过左派颜色革命后的美国,已经深陷一场国内的文化战争,美国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高级研究员Shadi Hamid针对美国当下激烈的身份政治争端表达了深刻的批评与忧思。[i]国内认同都未达成,今年4月28日,美国国务院宣布:美国将在全球推动男女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酷儿及间性人等人士(LGBTQI+)为主的进步主义价值观,“我们敦促所有政府与我们一起采取行动,支持LGBTQI+人权捍卫者不懈和崇高的工作。”[ii];其二是围绕着BRICKS金砖国家形成了另一个国家集合,这个集合对外宣称是经济合作,但有个共同特点却不可忽视,就是这些国家对美国有不同程度的“不高兴”,不久前,伊朗、阿根廷、沙特、土耳其、埃及五国已经提交了加入申请。这里面的文化冲突是个因素,阿根廷是传统天主教国家,国民中至少一半人反对LGBTQI文化,其余四国都是伊斯兰国家。11月举办的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西方批评该国的人权状态,东道国政府与国民抵制LGBTQI,国际足联不得不规定欧洲参赛的七国球队成员不得佩戴 LGBTQ 徽章标识。这种文化价值观冲突将使今后西方国家与非西方国家日行日远。如果美国等西方国家强行推销,会引发冲突。

APEC承认单极变多极,中国隐然成一极

美国总统拜登从2021年1月进入白宫以来,以债台高筑为代价,在国内推行其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开放边境让非移入境、着力政府彩虹化并在全国中小学推行变性教育;今年以来以西方盟主姿态支持乌克兰。所有这一切,是拜登-民主党希望继续在全球化2.0版(大重置)中继续保持美国主导世界的领导者地位所采取的行动,但现实与愿望背离是人类社会常发生的事情,此举让国际社会进入结构性重组,国际社会正在围绕美国与“中-俄轴心”重新站队,只是美国拜登-民主党政府完全不愿意面对这一事实。

俄乌战争开始后,德国在制裁俄罗斯的能源上持保留态度,让美国与乌克兰极为不满。尽管如此,德国仍然未能逃过能源危机引发的高通胀与去工业化的噩梦。今年11月,德国总理朔尔茨相继访问中国、赴印尼参加G20峰会、访问越南和新加坡,结束这场亚洲行之后,参加了11月21日《南德意志报》主办的经济论坛,在致辞时向与会者分享了亚洲行后的心得:“世界正在日益多极化并发生根本性的结构重组,欧洲和北美国家能够享受世界上最好经济——“稳定的增长、低通胀和高就业率”的美好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11月18日,法国总理马克龙在AEPC峰会上借用了东南亚国家用两头大象打架隐喻中美冲突的说法:“我们身处丛林,我们有两只大象正试图变得越来越紧张。如果他们紧张起来开战,那对丛林中的其他人来说将是一个大问题。需要许多其他动物的合作:老虎、猴子等。你站在美国一边还是中国一边?……我们的印太策略是设法在这种环境中找到动态平衡…想达到这种稳定与平衡,不能靠其中一方的霸权,也不能靠两个强权的对抗。”这段话被法广等多家媒体播报,法广认为这是马克龙想为世界指出不在两大强权之间选边站的第三条道路。[iii]

克劳斯·施瓦布参加了APEC峰会,接受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GTN)记者田薇的采访。在采访中,施瓦布称中国是”我尊重中国在过去 40 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这是许多国家的榜样。……中国模式是对其它国家非常有吸引力的模式。“ “许多国家的榜样”,宣布“世界将发生系统性转变”。[iv] 必须说明,这是施瓦布一贯的看法,并非他对中国的认知发生转变。在2020年6月3日发表的《大重置的良机已经到来》(Now is the time for a ‘great reset’ )[v]中,他明确宣示:要加强政府对经济、资源的控制,通过疫苗证加强社会控制(中国实行了健康码制度),北京是大重置当中的重要角色。政府控制资源分配与经济是中国模式的核心,全世界也只有中国成功地实施了健康码制度。法国等国的尝试均因本国民众抵制而失败。巧合的是,施瓦布赞扬“中国模式”是很多国家的楷模语音未落,中国就发布了《国家社会信用法草案》,称央行已经建立了超过11亿人的金融数据,这意味中国政府通过金融信用和社会信用加强了社会控制。[vi]

在G20与APEC期间,西方媒体忙于捕捉各种不利于习近平形象的花絮,大都未注意到亚洲三次峰会构建的“亚洲时刻”,不知不觉已将中国置于与美国相等的位置,但为西方国家对华态度转变率先垂范的是G20期间的拜习会。

[i] The Forever Culture War, The Atlantic, January 8, 2022 (https://www.theatlantic.com/ideas/archive/2022/01/republicans-democrats-forever-culture-war/621184/ )

[ii] Advancing the Human Rights of LGBTQI+ Persons Around the World (https://www.state.gov/lgbtqi-human-rights/ )

[iii] 亚太经合峰会 马克龙第一次到会即提第三条道法国国际广播电台,18/11/2022 https://rfi.my/8uzm.T via @RFI_Cn

[iv] Klaus Schwab: Eye on global governance,19-Nov-2022 (https://news.cgtn.com/news/2022-11-19/Klaus-Schwab-Eye-on-global-governance-1f5j1FnfKvK/index.html )

[v] Now is the time for a ‘great reset’ , Jun 3, 2020 (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20/06/now-is-the-time-for-a-great-reset/ )

[vi] China Has Just Released a Draft National Social Credit Law, BY RHODA WILSON ON NOVEMBER 23, 2022 ( https://expose-news.com/2022/11/23/china-has-released-draft-national-social-credit-law/ )

(原载澳大利亚广播电台,2022年11月25日,https://www.sbs.com.au/language/chinese/zh-hans/article/comment-on-summit-season/qgevimwmg)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Uncategorized Tags:2022APEC, G20, 中国模式, 亚洲时刻, 施瓦布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 Post: G20拜习会成果:中美恢复接触与交流
Next Post: 2022-2024:美国政治制衡机制的恢复

Related Posts

  • ★なぜボルティモアは突然「敏感問題」になったのか? 2019年7月30日 Uncategorized
  • 反种族歧视:身份政治的道义包装 Uncategorized
  • 2022-2024:美国政治制衡机制的恢复 Uncategorized
  • 被美国忽视的中美竞争新领域:大麻 Uncategorized
  • 失去包容,香港就失去了灵魂 Uncategorized
  • 华尔街亟盼北京出手救房企 Uncategorized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公告

清涟居欢迎各位网友来访并留下足迹。如果有对本网站改善服务的建议,请留言。

导航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传媒观察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友情链接

  • 何清涟VOA博客
  • 何清涟文章日译文链接(由Minya_J先生管理)
  • 何清涟英文专栏(由Ariel Tian管理)
  • 何清涟英文博客(由@kRiZcPEc管理)
  • 夏小强的世界
  • @HeQinglian

学术专著

  • 中国现代化的陷阱
  • 人口:中国的悬剑
  • 雾锁中国
  • 中国政府行为的黑社会化

最新文章

  • “乌克兰疲劳症”使台湾国际认知变清醒
  • 澳大利亚外长访华,两国关系重点难点何在?
  • 美国“老兵”纷纷炮轰军中“觉醒主义”
  • 江泽民时代的三个关键词之三:相对宽松
  • 江泽民时代的三个关键词之二:开放

好文荐读

好文荐读
  • 张锦华:警惕中共的锐实力——红色大外宣
  • 胡平:郑重推荐《中国:溃而不崩》
  • 当今中国信息库•当前中国解析式 ——评《中国:溃而不崩》
  • 僵而不死的百足之虫 ——评何清涟,程晓农《中国:溃而不崩》
  • 从一个陷阱到另一个陷阱

日文文章

  • 何清漣★フランスの「エレガント・レフト」が米国の極左を恐れる 2021年3月16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バイデンの中国政策の二つの顔 2021年03月11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何清漣★趙婷の「ノマドランド」が映し出す米・中の社会病  2021年3月9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米軍の最新の米中軍事対立情勢評価  : 2021年2月23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Featuring Top 4/903 of 日文文章

Read more

Meta

  • Register
  • Log in
  • Entries feed
  • Comments feed
  • WordPress.org
  • 中国茉莉何时才会绽放? 世界与中国
  • 谁来为中国的政治失败买单? 中国观察
  • 奥巴马制定中国政策依赖中国“智囊” 世界与中国
  • On Systemic Corruption in China and its Influence 英文文章
  • 中国政府救房市缺乏道德正义 经济分析
  • 远未终结的“Google的中国问题” 世界与中国
  • 张锦华:警惕中共的锐实力——红色大外宣 世界与中国
  • 中美贸易战,台商何去何从? 世界与中国

Copyright © 2023 清涟居.

Powered by PressBook News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