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是真急了,沉重的地方政府债务让他们陷入焦虑之中。在虚幻的“世界经济拯救者”光环中飘忽了两年多以后,中国的银行系统资产负债表显露出潜藏已久的危险困境。银监会刚宣布要严控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就发现铁道部的资金负债率又触及承受极限,蕴藏极大风险。
地方债务的规模有多大?
所谓“地方融资平台”其实就是各级地方政府设立的向银行借款的机构。这两年,全国各银行借给地方融资平台的钱到底有多少?最权威的报告是最近央行网站公布的《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该报告透露,截至2010年年末,全国共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1万余家(省、市、县三级),较2008年末增长25%以上。2010年末银行系统的全部贷款余额为47.92万亿元,其中30%是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总额约为14.4万亿元,其中三分之一是由国家开发银行贷放,其余则由国有商业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现已确定其中有2万亿到3万亿有违约风险。
地方债务有何特点?
一、投资效益奇差。据查,地方政府的投资项目,真正能发挥效能的顶多只有35%,也就是说,15万亿债务中可能产生效益回收投资只有5.3万亿,其他的贷款都投在毫无效益的项目上,或经由贪腐和浪费流失。比如铁道部以部长刘志军为首的腐败窝案当中,掌管高铁工程分配的运输局局长张曙光一人就在美国和瑞士存款28亿美元,其妻子女儿早已定居美国,在美国洛杉矶置有三处豪宅。
二、以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做担保的项目贷款大多是空头担保。地方融资平台的项目中,有大量没有现金流仅凭财政收入担保和还款的项目贷款,其信贷规模已远远超过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能够承载的能力。由于分税制的实施,地方政府财权小、事权大,要用有限的税收承担过多的公共支出,早就债台高筑。尤其是县域改革后,实行省直管县,地市一级财政被空心化了,所以凡属地市一级的财政收入担保大多是空头担保,没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