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薄熙来被中共中央正式宣布“双开”,按照新华社通稿中列举的罪名,比较主要的罪名有三:滥用职权、收受贿赂(据放风,数额2000万)、与多名女性发生或者保持不正当性关系。
对薄熙来的“唱红打黑”我从来就持奚落反对态度,但薄现在受惩,我也并无半点高兴。因为我很清楚,这无非是中共政治史上又一个“成王败寇”的故事,无论是中共的腐败还是今后的政治路向,不会因此发生什么改变。
薄的受贿金额仅为区区2000万,我认为这是中共高层慎重考虑之后定下的数额,目的是为了外界对中国政治高层腐败产生联想时有个边界,他的真实受贿数字只会比这里多得多。薄的百位情妇之数也不算破纪录,在薄倒台之前,官阶比他低的有多人已经破此纪录,那些人还为自己的十几位或几十位情妇分别配置了别墅。前薄督要想在这一“比赛”中胜出,只能与人家比情妇的“质量”,比如社会知名度之类。我甚至不认为前薄督是中共官员的最坏的人,因为中共的宣传惯例是:权势在手时,官员们一般都是德才兼备,为政清廉,琴瑟和谐;少数官居“党与国家领导人”之列的人,一般都能与圣贤比肩;只要他们愿意,还可以成为作家、哲学家、诗人、书法家……。但是,倒台以后,便有不少关于他们的贪腐与情色故事流传。薄的宦海生涯比起其他官员更富有戏剧性,很适合写成演义小说,外界高度关注实为理所当然。
如中共高层为薄案定谳时所设想的一样,其中“与多名女性发生或者保持不正当性关系”成为最主要亮点。这是中共高层熟悉中国大众心理后做出的英明决定,虽然这不是刑事罪,属于生活作风范畴,如果没有共同索贿等类经济犯罪牵涉其中,“双开”可算是薄为此付出的代价。高层诸公想的是:让公众今年费劲猜了大半年谜,丢一些薄的桃色故事让大家好好消费一番,既将公众关心政治的热情全都吸引过去,这桩案件的政治特色也不会有很多人再去关心了。结果证明中央A确实算无遗策,这几天有关薄案的网络消息当中,至少90%以上就是围绕谁是“薄女郎”展开的竞猜游戏。
不少人开始猜薄的刑期。我个人觉得这种猜测没实际意义,因为薄熙来这案件真正起因并非如今这三项罪名,而是通过非组织政治活动问鼎常委宝座,其实质是个政治案。受贿金额2000万也不是个致死之罪,近年以来,几亿、几十亿的贪腐大案主角都未判死刑,多是死缓、无期或十多二十年,独将薄判个死刑,留下的话柄也太多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