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清涟居

何清涟个人主页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 Toggle search form
  • 程晓农:斯诺登-无知青年还是中共间谍 程晓农文集
  • 历史没有回头路 中国观察
  • 2022-2024:美国政治制衡机制的恢复 Uncategorized
  • 信力建从“新社会阶层”成为“罪犯”背后的政治变迁 中国观察
  • 袁庚先生与他的理想主义改革 中国观察
  • 从屠童案看无定向暴力蔓延的“和谐盛世” 中国观察
  • 美军对中美军事对抗局势的最新评估 世界与中国
  • 一部剥夺死者尊严的“1984”法规 中国观察

中国政府発表ジニ係数の疑問

Posted on January 21, 2013January 30, 2013 By Admin No Comments on 中国政府発表ジニ係数の疑問
何清漣 @HeQinglian 氏 Translated by @Minya_J 東京 2013年1月21日 ①この十数年来、中国人はGDP、ジニ係数、レントシーキング、インフレ等専門用語に耳タコ、高等教育受けた人は大体意味が分かっている。 ②最近、ここ何年もジニ係数を発表しなかった国家統計局がこの10年の数字を発表した。2008年の0.491を最高として、2012年には0.474に減ったという。が、すぐさま疑問の声が上がった。 ③【政府の数字が信じられないのは、政府の信用がガタ落ちだから】胡温体制の10年間、生態 […] Read the rest
日文文章

中国GDP高增长,两大泡沫仍“坚硬”

Posted on January 30, 2012February 13, 2013 By 何清涟 No Comments on 中国GDP高增长,两大泡沫仍“坚硬”

在经济增长速度上,中国再创“世界奇迹”。2011年,中国GDP总量为人民币47.1万亿元(合7.4万亿美元),全年GDP增速为9.2%,名义增长高达17.5%,

这一增长率在全世界范围内都算得上非常“火爆”。但它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在稳步发展,因为GDP增长除了说明中国经济规模在扩大之外,并不表示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难题得到解决。

中国经济结构需要调整,这是从2008年以来中国政府、学界直至国际观察者的共识。所谓调整有最重要的两条,一是要房地产降温,不能再让房地产承担拉动经济的“龙头产业”重任。二是经济结构要升级换代,主题是要从劳密型向技术(资本)密集型转变。把握中国经济的脉博,主要看这两条。

不幸的是,2011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规模却在中央政府的“严厉”调控下逆势扩大。其结果是房地产泡沫与货币泡沫依然坚挺。

先来看房地产泡沫到底还有多大。如果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11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5.3个百分点,中国楼市各项指标全线减速。这些指标包括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速度、商品房销售增长速度、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增长速度,以及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增长速度等。地方政府卖地收入据说也大幅下降。《2011年中国130个城市土地市场交易情报》显示,全国13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为18634.4亿元,远低于2010年的2.9万亿元。地方政府普遍受困于“土地财政”堵塞,为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国务院不得不在10月批准上海、浙江、广东、深圳等5省市成为地方政府发债试点。

Read More “中国GDP高增长,两大泡沫仍“坚硬”” »

经济分析

被“数据迷宫”绕晕的北京

Posted on July 15, 2011February 13, 2013 By 何清涟 No Comments on 被“数据迷宫”绕晕的北京

话说中国的数据迷宫,其实并非海外“反华反共势力”营建,而是北京自个倾力倾情打造。不幸得很,近年来北京营造的数据迷宫,越来越不能迷惑住外国人与本国国民,倒是官府自身经常被那迷宫折腾得晕晕忽忽,温家宝总理至少被绕晕过好几次。

先说刚发生的事例。6月24日温总理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撰文称,中国已成功地遏制国内通胀,抑制住价格压力。此论让温粉们兴奋了十余天之后就高兴不起来了。7月9日,国务院下辖的国家统计局公布,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6.4%,创近三年来新高,显示在货币紧缩政策之下,通货膨胀触顶过程仍在继续——国家统计局这一数据否定了其上司温相此前的对外宣告。

这种让温相略显狼狈的事情以前也发生过,2009年2月就曾发生过一次,而且正巧也与《金融时报》有关。那一年2月1 日,温相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透露,中国现有失业农民工1200万。外国观察者们正在为温相面对真相的坦率感动时,就在次日即2月2日,中国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有超过2000万农民工失业并返乡——此数据与温相公布的1200万整整相差800万。好在此前国际社会已经发生过好几起质疑中国统计数据真实性的大辩论,而且与温相同时陷入尴尬的还有联合国的中国代表团团长李保东,他在联合国人权审议会上宣称,中国农村贫困人数在30年间已经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就在他宣称的同时,中国政府在国内庄严发布统计数据,声称30年间,农村贫困人口从 从2.5亿减少到2,000多万,比李团长宣称的多了600万。

我倒不认为这是温相有意欺骗世人,只因统计数据产自多个政府部门,日理万机的总理,哪有时间去数据迷宫里寻宝?只能是随手逮到哪个算哪个。只是越到晚近,政府部门在公布统计数据这一政务上越不争气,除了部门间互相掐架之外,有时还得自打嘴巴。比如今年6月1日中国央行在《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宣布:地方债务总额约14.4万亿元,风险很大。这一结果让全世界都开始为位居世界次富的中国担心,一时之间讨论中国地方债务危机的文章可谓车载斗量,不少文章还开始预测中国的经济危机。北京又按捺不住了,于是由央行出面于7月11日发布消息,宣布该报告有关债务总额接近15万亿的推测错误,债务总体风险完全可以控制。

Read More “被“数据迷宫”绕晕的北京” »

中国观察

中国政府心中的“茉莉花”

Posted on March 17, 2011February 13, 2013 By 何清涟 No Comments on 中国政府心中的“茉莉花”

截至上星期,由一条推文引发的中国“茉莉花革命”终于完成了第四轮。外界虽然没看到多少集会者现身,却清楚地看到北京当局心中那束“茉莉花”已经成了一把巨大的芒刺,不仅将不少与茉莉花完全无关的人士关进了监狱,还折腾得警察便衣维稳队伍连轴转。

也许是北京当局觉得“革命”的主角即集会者永不出场,只有警察便衣列阵以示威慑,再辅之以大规模抓捕这种暴力政治,其结果是将自家队伍的人心折腾得七上八下,维稳之前先使自家人的信心丧失大半,于是由总理温家宝与《人民日报》海外版先后发表“不能把中国比作北非”的讲话和“中国不是中东”的评论,一则以示中共的镇定,二则也算是为自家心中的“茉莉花革命”作个收科。

对于温相讲话与《人民日报》两篇文章的标题,我以为说得百分之百正确。中国确实国情特殊,维稳铁箍打造了一道又一道,远非那些国家可比。温总强调中国不是北非中东那样的专制国家,我也表示赞同。因为那些国家的开明专制――允许民间结社与多党制,部分放开言论空间,允许私人办媒体等等,中国确实统统地没有。中国是专制中的极品,是统理世俗与意识形态(宗教)于一身的极权政治,其牢固性远胜中东北非那些暴政俱乐部的老弟兄。此外,本.阿里、穆巴拉克与卡扎菲三人想形成家族世袭的政治权力传承,多少影响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英明”的中国共产党早就与时俱进地将毛的权力终身制变成了代际更替的集团内部等级分肥政治,消除了内部的不满根源。现在看来,这一点确实比中东北非的同志们高明N倍。

Read More “中国政府心中的“茉莉花”” »

中国观察

风流纵被风吹雨打去

Posted on February 25, 2011February 13, 2013 By 何清涟 No Comments on 风流纵被风吹雨打去

尽管“2.20茉莉花革命”只是一次亦真亦幻、更象行为艺术的行动,但针对这一虚拟行动的应对举措,中国政府完全处于“体制性防范过当”状态。我这里所说的“体制性防卫过当”,其实就是指中国政府滥用体制化暴力,导致国内一片肃杀之气。

博讯2月24日发布一条消息,说最近在多部门参与的维稳会议上,北京当局提出三条重要举措:一、对2.20茉莉花革命一定要找出源头,找出发起者、策划者,予以重惩。二、对国内宣扬成是有人恶搞、开玩笑,使民众不重视、不关心。三、将2.20茉莉花革命归为美国操纵。

我无法判断这条消息的真假,但我确实知道这条消息所谈的所有三点,就是中国当局此时此刻正在做的事。

首先,自17日“2.20茉莉花革命”消息传开后,在18、19日两天之内,全国各地的国保部门已将一大批“敏感人士”陆续拘押,以备当局抓“幕后黑手”与“操纵者”之用。在梁海怡女士(网名渺小)以“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成为被正式逮捕的第一朵“茉莉花”以后,这些被预先拘押的人士当中,先后被地方当局以“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予以刑事拘留的有四川异议人士陈卫、作家冉云飞。目前还有维权律师滕彪、江天勇、唐吉田等数人不知下落。上海律师李天天亦在19日发完“国保敲门”这条推文后就不知所踪。对于纯以写作履行知识分子责任的冉云飞被拘,网友反应强烈,艾晓明发出愤怒的呼喊:“如果你认识冉云飞,你就认识了一个勇敢诚实的中国公民。如果你容不下冉云飞,你就是真正在祸国殃民!”

Read More “风流纵被风吹雨打去” »

中国观察

世界华文媒体的政治版图

Posted on February 17, 2011February 13, 2013 By 何清涟 No Comments on 世界华文媒体的政治版图

近两天,最让人吃惊的新闻莫过于美国之音中文部的广播电视节目可能将被裁撤的消息。考虑到这一行动正好发生于中国为争夺国际话语权而花费巨款推行“大外宣计划”之时,我觉得有必要谈谈自己在中国人权(纽约)做的一项研究课题中的一部分,以让人们了解今天世界华文媒体的政治版图。

中国官方一直认为,“世界上话语权的分配很不平衡,80%的信息被西方媒体垄断”。自从中国政府改革开放积聚了财力之后,就开始通过资助或者直接出资创办貌似独立的华文媒体、华文学校,并鼓励开办各种华人社团,作为统战工作的主要工具,并将这三者合称为中国政府的“三宝”。从三年前大张旗鼓地全力推行“大外宣计划”。这一计划分为中、英文(含其它语种)两大部分,正以雄厚的金钱做后盾稳步推进。

香港台湾两地的华文媒体是群体生态,中国政府各有不同方式控制。本文略陈中国政府如何控制港台之外的世界华文媒体。

Read More “世界华文媒体的政治版图” »

传媒观察

艾未未发掘的一块时代拼图

Posted on January 20, 2011February 13, 2013 By 何清涟 No Comments on 艾未未发掘的一块时代拼图

9年前我着手研究中国政府如何控制媒体之时,感到缺少一块拼图,即中国媒体人对政府控制媒体的经验自述。我当年虽然存有6本工作笔记,但一则本人是著述者,不能强调个人经验;二则我所供职的媒体并没有全国影响,因而这一块就只好留白了。但我心存希冀:中国有成千上万个媒体人,说不定会有某位有心人为历史留下一套详细的工作笔记。

艾未未2010年12月2日对16位媒体人的采访,从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他采访的媒体人均供职于现阶段有全国影响的媒体,其中既有南方系列,也有在属于“外宣刊物”的《凤凰周刊》,还有新兴媒体互联网的总编。作为采访者的艾未未能够针对不同的访谈对象机智地设问与追问,将媒体、媒体人在中国这一特殊政治环境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大都涉及到了,算是为这段时期中国政府控制媒体留下了一份媒体人的职业体验文本。如果说中宣部与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各种法规性文件算是控制的骨架,这些访谈则有如血肉,让人看到了许多控制的细节。

Read More “艾未未发掘的一块时代拼图” »

中国观察

从77元廉租房风波看政府公信力

Posted on January 6, 2011February 13, 2013 By 何清涟 No Comments on 从77元廉租房风波看政府公信力

讨论中国政府的公信力问题倒不是民间所热衷,只是官方学者隔三岔五地要就此规劝一番。至于政府自个倒是早就将自己当作一个公司对待,而且还不是西方那讲究社会责任的公司,只注重公司的效益即GDP的增长,却将政府的服务功能弃之不顾,先是将住房、医疗、教育等当作包袱甩给了公众,让他们深受“新三座大山”压榨之苦;继而是为了保增长而乱采资源、引进污染项目,征地拆迁,全国到处发生自焚抗争事件。至于民众如何生存,政府只在口头上表示关心。所谓公共健康、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本属于政府权责范围内的事情,政府更是雷声大、雨点小。与此同时是腐败日渐蔓延成了政治之癌。政府的公信力也就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损耗,所剩无几。

最近胡总书记在CCTV上访问77元廉租房住户郭春平的节目,表明政府不在乎什么公信力,孜孜不倦地在玩“扮傻游戏”。请看,在节目上,那位廉租户郭春平母女儿面对胡总书记的嘘寒问暖受宠若惊,胡总那一句“一个月租金多少,能不能承担得起?”真是一碗暖胃的面条,让郭氏母女如沐春风,连声感谢“党与政府的好政策”。

Read More “从77元廉租房风波看政府公信力” »

中国观察

最富裕的政府为何总患“财政饥渴”?

Posted on December 27, 2010January 29, 2013 By Admin No Comments on 最富裕的政府为何总患“财政饥渴”?
最近看到几条多少有点矛盾的新闻:一是政府有大笔的钱花不完。承接多年财政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之势,中国财政收入今年将超过8万5千亿,但全国财政支出在前11个月只完成了73.8%,还有近两万亿的巨款,需要在最后1个月花掉。根据以往的历史经验,这种“突击花钱”就是各级政府巧立名目乱花钱。 二是中国政府始终存在严重的财政饥渴。各级税务官员为罗掘税源巧立名目,全年都在为完成税收增长8%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到12月份进入税收密集调整期,车船税、购置税、关税无不上调,还有不少新税种行将开征,如房产税。 政府的 […] Read the rest
经济分析

民富国安之梦何时圆?

Posted on October 20, 2010February 13, 2013 By 何清涟 No Comments on 民富国安之梦何时圆?

中国政府郑重宣告,“十二五”期间中国的发展方式将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被列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之一是改善收入分配。

其实,改善收入分配在“十五”与“十一五”期间均被列为规划重点。只是那时中国人大多没想到国富与民富并非同一回事,总相信党的宣传“大河涨水小河满”,以为国家富了,民众的收入自然会水涨船高。

今年8月初那条中国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消息,终于让中国人看到了自身的真实处境:亲爱的Motherland虽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GDP却排在世界第103位。按市场的美元计算,中国的人均GDP仅相当于日本的1/10;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日本的人均GDP仍高达3.3万美元,中国的人均GDP只有6600美元,仅相当于日本的1/5。中日两国民众的富裕感相差悬殊。

造成中国收入分配不均的原因,在20世纪90年代与21世纪零年代有所不同。在20世纪90年代,主要是机会不均等及权力市场化;而本世纪以来,除了上世纪形成的财富及社会资源占有格局之外,还有政府对民众生存资源的直接掠夺(主要是征地拆迁及引进污染企业)。因此要想改善收入分配与民生,中国政府至少得做几件事情:

Read More “民富国安之梦何时圆?” »

经济分析

Posts navigation

1 2 Next

公告

清涟居欢迎各位网友来访并留下足迹。如果有对本网站改善服务的建议,请留言。

导航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传媒观察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友情链接

  • 何清涟VOA博客
  • 何清涟文章日译文链接(由Minya_J先生管理)
  • 何清涟英文专栏(由Ariel Tian管理)
  • 何清涟英文博客(由@kRiZcPEc管理)
  • 夏小强的世界
  • @HeQinglian

学术专著

  • 中国现代化的陷阱
  • 人口:中国的悬剑
  • 雾锁中国
  • 中国政府行为的黑社会化

最新文章

  • “乌克兰疲劳症”使台湾国际认知变清醒
  • 澳大利亚外长访华,两国关系重点难点何在?
  • 美国“老兵”纷纷炮轰军中“觉醒主义”
  • 江泽民时代的三个关键词之三:相对宽松
  • 江泽民时代的三个关键词之二:开放

好文荐读

好文荐读
  • 张锦华:警惕中共的锐实力——红色大外宣
  • 胡平:郑重推荐《中国:溃而不崩》
  • 当今中国信息库•当前中国解析式 ——评《中国:溃而不崩》
  • 僵而不死的百足之虫 ——评何清涟,程晓农《中国:溃而不崩》
  • 从一个陷阱到另一个陷阱

日文文章

  • 何清漣★フランスの「エレガント・レフト」が米国の極左を恐れる 2021年3月16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バイデンの中国政策の二つの顔 2021年03月11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何清漣★趙婷の「ノマドランド」が映し出す米・中の社会病  2021年3月9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米軍の最新の米中軍事対立情勢評価  : 2021年2月23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Featuring Top 4/903 of 日文文章

Read more

Meta

  • Register
  • Log in
  • Entries feed
  • Comments feed
  • WordPress.org
  • 维持稳定与深化改革:中国面临的抉择 程晓农文集
  • 中国这个经济利维坦是如何出现的? ——2000年-2019:美中之间的乾坤挪移(上) 世界与中国
  • 中国特色的“捐款经济学” 中国观察
  • 从郑州洪灾看中国政府的灾害应对模式 中国观察
  • 人口密度、环境支撑力与中国的生存环境 国土生态
  • 中国银行坏帐再惹关注 未分类
  • 通往钱案真相之途:司法取证的程序正义 中国观察
  • 俄美走近,战狼为何不敢向普京呲牙? 世界与中国

Copyright © 2023 清涟居.

Powered by PressBook News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