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是中国的思想先驱遇罗克罹难41周年忌日。
出身于40、50年代的中国人,只要留心国事天下事的,不少都知道遇罗克及其命运。在那黑暗的毛时代,遇罗克的《出身论》象一道闪电划破夜空,代表数千万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政治贱民发出愤怒的呐喊。在今天,这篇文献则让人们看到了中共用政治暴力锻造的身份型社会的荒谬与反动。
没有经历过毛泽东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荒谬年代的人,以及虽然经历过那个年代但受益于“阶级出身论”的人,都很难体会“家庭出身”这个政治包袱带给几千万青少年那摧心的痛苦与令人窒息的压抑。中共以“阶级斗争”做自身统治的合法性基础,并以此构造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无数品学兼优的几代青少年被迫背上这个沉重的“出身”包袱,被强行划归为社会异类,且不说社会上升的管道如升学、参军等全向他们关闭,就连招工这一就业之途也与他们无缘。无论是恋爱婚姻,还是与人争执这类小事,他们无时无处都遭遇严重的社会歧视。而他们的“原罪”或来源于其父辈在1949年以前的社会经济地位;或源于其父母是中共历次政治运动的牺牲品,比如“右派分子”。这些政治贱民所受到的精神磨难(“文革”中还包括肉体折磨),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深知其中的悲苦。我邻居一位大姐姐悲愤之下曾说过:“毛主席的改造理论虽然将人的命留了下来,但好比零刀碎剐,比斯大林枪毙富农的政策更残酷。人被杀死,算是一死百了,所谓改造是将一代人受不完的苦,让第二代第三代接着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