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清涟居

何清涟个人主页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 Toggle search form
  • 寡头经济与政治垄断 未分类
  • On Systemic Corruption in China and its Influence 英文文章
  • 知识产权保护:中国产业结构转型的瓶颈 经济分析
  • 中国正在走向“1984” 未分类
  • 一封写错收信人的联名信 世界与中国
  • 今年以来大规模资本外流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程晓农文集
  • 科学屈从于政治的悲剧――尴尬的地震预测与预报 中国观察
  • 魔瓶中的“爱国主义”还会继续听主人吆喝吗? 世界与中国

民主への道を拓く勇者・郭飛雄

Posted on December 23, 2015 By 何清涟 No Comments on 民主への道を拓く勇者・郭飛雄
何清漣 2015年12月22日 全文日本語概訳/Minya_J Takeuchi Jun https://twishort.com/RECjc 2015年11月27日、郭飛雄は広州市天河区裁判所で”公共の場所で秩序を乱した罪”と”騒動挑発罪”なるでっちあげの罪名で6年の徒刑に処せられました。この罪名を着せられたわけは2013年「南方周末」の新年特別号事件が起きた時、郭飛雄が何人かの仲間と報道の自由を勝ち取るために南周の編集記者を応援したからです。 21世紀の中国は「社会運動」と呼べるほどのものといえば護権運動 […] Read the rest
日文文章

民粹抑或民主,谁主未来中国沉浮-“六四天安门事件”23周年反思(三)

Posted on June 14, 2012September 28, 2015 By 何清涟 No Comments on 民粹抑或民主,谁主未来中国沉浮-“六四天安门事件”23周年反思(三)
孙中山曾将民生、民族与民权合称“三民主义”,这“三民主义”曾经是20世纪中国人追求光明未来的主旋律。但在缺乏公民意识的极权或威权国家,民族主义极容易被煽动成盲目排外,民生主义则很容易被导向民粹主义,作为民生保障与富国足民前提的民权,更是极易被挤压至可有可无的境地。中共建政60余年以来,毛泽东的“打土豪、分田地”、邓小平的“发展经济是硬道理”,其实都是为了解决民生。至于民权的落实至今未见,民主话题更是被当局视为洪水猛兽。 在民主国家与非民主国家中,弘扬民族主义与保障民生的途径完全不同。在民主国家,民 […] Read the rest
世界与中国

解中国困局之结应从何处入手?

Posted on January 9, 2012January 30, 2013 By Admin No Comments on 解中国困局之结应从何处入手?
韩寒三文掀起的巨浪还未过去,正由国内网络波及到海外媒体。我因为写了一篇《民主政治离中国有多远——兼评韩寒“谈革命”、“说民主”与“要自由”》而受到波及。但这批评声音不是来自国内网友,而是少数能在海外发言的“纸上畅想暴力革命派”。 中国有没有暴力革命的现实条件? 我那篇文章的主题是:目前实施民主,中国政府未准备好;发动革命(包括天鹅绒革命与暴力革命在内),中国人民也未准备好。在这种情况下,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最务实的选择是大家各尽所能,做些启蒙工作,涵育各种变革力量,比如加强民间自组织能力,扩 […] Read the rest
中国观察

《环球时报》又错了

Posted on January 9, 2012February 13, 2013 By 何清涟 11 Comments on 《环球时报》又错了

今年才过去几天,中国在内政“外交”方面已经奇招迭出。胡锦涛在《求是》杂志 今年第一期上的讲话,有如吹响了中西“文化战”的号角,防止西方文化价值观渗透、加强思想控制成了中国内政的重点。 “外交”方面,一举扭转以往被美国等敦促实行民主的被动态势,由外宣刊物的主力《环球时报》发文“应督促美国改革开放”,作者刘志勤,身份是瑞士银行驻北京代表。

该文有许多逞口舌之能之处,比如“根据美国在2011年的表现,人们对奥巴马强调的3A级国家 定义有了新解读:美国是个Arrogance(自傲)、Aggressive(自狂)、self-Appreciation(自恋)的“3A”国家,,但这不是重心。重要的在他与《环球时报》看来,美国需要“改革开放”的是什么?

刘认为美国需要“改革”的是“美式两党制”。文章说,“美式两党制只是表演民主的‘二人转’而已:一个‘捧哏’,一个‘逗哏’。民生被政治家玩弄于股掌之中,所谓的反对党只是为反对而反对。近来,不少西方国家频频向世界显示的‘民主体现’,是把前任国家首脑送进法庭,似乎这就是自由之精髓。然而这恰恰证明西方民主选举的局限性和欺骗性:连自己政府首脑都选举不准的民主,肯定不是真正的民主,它只能给国家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如果没有后一段关于“民主体现”的举例证明,读者还真不太能够理解他对两党制的不满究竟在何处。有了这一说明,刘志勤的意思很明显:一旦某人成为领袖,不管曾犯下什么样的罪错,都不能送进法庭接受审判,只要发生审判前元首的事情,“肯定不是真正的民主”。

Read More “《环球时报》又错了” »

传媒观察

民主政治离中国有多远?——兼评韩寒《谈革命》、《说民主》与《要自由》

Posted on December 29, 2011January 29, 2013 By Admin 1 Comment on 民主政治离中国有多远?——兼评韩寒《谈革命》、《说民主》与《要自由》
中国必须实行民主,而且越早越好,这点已渐成国民共识。但如何实现?即国民愿意付出多大成本来达成民主政治,却莫衷一是。原因也简单,各阶层都有自身的利益考量。 感谢韩寒。有关革命、民主与自由的讨论,终因他的三篇博文而在中国互联网上闪亮登场。与中国80年代思想启蒙时期讨论革命与改革的关系,以及90年代后反思六四引发的“告别革命”思潮不同,这次讨论并非概念对决,没有陷入理论迷宫,讨论者的立论几乎都是对现实的一种直接回应。 是韩寒“蜕变”还是大众原本就误读了韩寒? 在此先廓清革命、民主与自由三者的关系。三者有关联 […] Read the rest
读书与随笔

毛泽东“西学观”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Posted on October 10, 2011February 12, 2013 By 何清涟 No Comments on 毛泽东“西学观”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最近我在思考中国为何行宪百年却依然无法圆宪政之梦。在查阅了大量资料方才发现,主要原因其实并非中国的东方文明属性拒绝接受西方文明,而与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态度有关,直接一点说,是与毛泽东形塑的中共政治文化对西方政治文明的态度有关。 这点感悟其实是阅读日本、韩国及印度制宪的文献后生发出来的。这些国家同属亚洲文明,但现在都实行了宪政,它们目前的政治观念与制度都不是从本土的前近代思想的提炼或再创造而产生的。尤其是深受中国古代文明熏陶的日本与朝鲜,其哲学、宗教、法律、政治等传统,没有任何关于宪政政治的因子。这些 […] Read the rest
世界与中国

红色资本渗透与台湾媒体“靠岸”

Posted on December 6, 2010January 29, 2013 By 何清涟 No Comments on 红色资本渗透与台湾媒体“靠岸”
近日多条消息再次提醒世人,台海两岸渐行渐近渐趋一之势已成。 一是台湾经济对中国的经济依存度居世界首位。据英国《经济学人》资料,台湾GDP当中的14%来自对中国大陆的出口。中国目前也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台湾大约44%的出口运往中国大陆。台商对中国大陆的投资也占据了台湾对外投资总额的40%左右。2010 年6月,中国和台湾还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将双方的经贸合作制度化。在此情况下,台湾的“政治”(政界)已经无法不听“经济”(商界)的吆喝。 二是台海两岸的政治关系。香港亲北京杂志《镜报》最 […] Read the rest
世界与中国

难以承受的重负-教育篇

Posted on April 26, 2007January 30, 2013 By Admin No Comments on 难以承受的重负-教育篇
新唐人电视台:http://www.ntdtv.com/xtr/gb/2007/04/26/a57832.html 【新唐人电视台记者林丹、谢宗延、陈修文报道】二零零七年,在全国人大、政协两会召开前夕,被人们称作新「三座大山」的「教育、住房、医疗」问题,再次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新华网『网民关注「两会」热点问题』的调查显示,新「三座大山」分别以百分之五十、百分之六十五和百分之七十六的得票率,位居前列。 【林丹】「三座大山」是国人对苦难的一种高度概括和形象表达,然而在这个被称为「太平盛世」的年代,人们重 […] Read the rest
采访与演讲

专制政治应该取代民主政治?――“北京共识”取代”华盛顿共识”之观点评析

Posted on February 13, 2005January 29, 2013 By Admin No Comments on 专制政治应该取代民主政治?――“北京共识”取代”华盛顿共识”之观点评析
最近,中国政府再次表现出一种自恋情态,自新华网转载《竞报》[1]文章“2004年世界眼中的中国:突然全世界都想讲中文”之后,由几位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新左派”学者主持翻译的《北京共识》一书中文版也将于近日在大陆发行。这些动作将再次把去年5、6月间的热门话题“‘北京共识’将取代‘华盛顿共识’”推向公众视野。 “北京共识”的要点 但如果仅仅将北京当局对“北京共识”的推崇当作一种自恋情态,则远未能揭示出其背后的政治意涵,因为按照中国政府努力突显的诠释,所谓“北京共识”还包括许多非经济思想,涉及政治、生活质量 […] Read the rest
未分类

漫游210年前的美国费城

Posted on October 30, 1999August 17, 2015 By Admin No Comments on 漫游210年前的美国费城
数年以前,海外朋友H先生来看我,海阔天空般地闲聊中谈到一点:你们为什么要将“理想”作为设定一种社会制度的出发点,并用这种遥远的理想作为激励公民的机制?美国立国时,开国先贤们想的只是如何平衡现实中各种利益关系,而不是根据理想与预设的道德来创建社会制度,并依靠未来理想来引领民众前行。 这句话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却与我们的理念格格不入。我们从来就是将社会想象成是某一阶级的天堂,而是另一阶级的地狱,国家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专政的机器。在利益分配这个基本问题上,我们也很少想到平衡各种利益关系这个词,而总是在 […] Read the rest
读书与随笔

Posts navigation

1 2 Next

公告

清涟居欢迎各位网友来访并留下足迹。如果有对本网站改善服务的建议,请留言。

导航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传媒观察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友情链接

  • 何清涟VOA博客
  • 何清涟文章日译文链接(由Minya_J先生管理)
  • 何清涟英文专栏(由Ariel Tian管理)
  • 何清涟英文博客(由@kRiZcPEc管理)
  • 夏小强的世界
  • @HeQinglian

学术专著

  • 中国现代化的陷阱
  • 人口:中国的悬剑
  • 雾锁中国
  • 中国政府行为的黑社会化

最新文章

  • “乌克兰疲劳症”使台湾国际认知变清醒
  • 澳大利亚外长访华,两国关系重点难点何在?
  • 美国“老兵”纷纷炮轰军中“觉醒主义”
  • 江泽民时代的三个关键词之三:相对宽松
  • 江泽民时代的三个关键词之二:开放

好文荐读

好文荐读
  • 张锦华:警惕中共的锐实力——红色大外宣
  • 胡平:郑重推荐《中国:溃而不崩》
  • 当今中国信息库•当前中国解析式 ——评《中国:溃而不崩》
  • 僵而不死的百足之虫 ——评何清涟,程晓农《中国:溃而不崩》
  • 从一个陷阱到另一个陷阱

日文文章

  • 何清漣★フランスの「エレガント・レフト」が米国の極左を恐れる 2021年3月16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バイデンの中国政策の二つの顔 2021年03月11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何清漣★趙婷の「ノマドランド」が映し出す米・中の社会病  2021年3月9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米軍の最新の米中軍事対立情勢評価  : 2021年2月23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Featuring Top 4/903 of 日文文章

Read more

Meta

  • Register
  • Log in
  • Entries feed
  • Comments feed
  • WordPress.org
  • 非洲为何成中美角力的第二战场? 世界与中国
  • 共享社会财富的增长 读书与随笔
  • 生态安全:一个国家最后的政治安全 国土生态
  • 习近平是否接受美国的和平共处呼吁? 世界与中国
  • 世界华文媒体的政治版图 ——北京对海外华文媒体的控制 传媒观察
  • 准办私营银行:政府为何舍出“香饽饽”? 中国观察
  • 郑州水灾,香港人为何不再热心捐助? 中国观察
  • 一位乡村野老之言与我的治学之路 读书与随笔

Copyright © 2023 清涟居.

Powered by PressBook News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