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清涟居

何清涟个人主页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 Toggle search form
  • 美国宪政危机:剥夺生命的仇恨教育 世界与中国
  • 《司法改革白皮书》为何无人喝采? 中国观察
  • 房产税脚步渐近 中国观察
  • 当今中国信息库•当前中国解析式 ——评《中国:溃而不崩》 好文荐读
  • “净网”不能化解社会怨恨 中国观察
  • “取之于民、用之于官”的中国财政 经济分析
  • 人: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历史遗产” Uncategorized
  • 美国“颜色革命”行进在半道 世界与中国

我看“宝万之争”的王石归宿

Posted on April 1, 2017 By 何清涟 No Comments on 我看“宝万之争”的王石归宿
何清涟 3月30日,《万科收归国有,王石已是正厅级》这条消息在网上流传,持续一年多的万科股权之争终于以“宝恒捕万,深铁在后”划上句号。相关人士评曰:万科“从各家眼中的肥肉,一跃成为了不能惹的自家人”。 王石作此选择的必然性 文中所言“正厅级”,其实是王石的身份标签的转换,实质意义不大,很难想象王石真在意这个标签。这种身份转换方式并非王石独有,2016年11月格力集团的董事长董明珠弃体制身份换市场薪酬,正好与王石的身份互换呈反方向。董女士弃之不顾的身份是副厅级。这个级别的干部的退休年龄都以63岁为限,也 […] Read the rest
中国观察

公告

清涟居欢迎各位网友来访并留下足迹。如果有对本网站改善服务的建议,请留言。

导航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传媒观察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友情链接

  • 何清涟VOA博客
  • 何清涟文章日译文链接(由Minya_J先生管理)
  • 何清涟英文专栏(由Ariel Tian管理)
  • 何清涟英文博客(由@kRiZcPEc管理)
  • 夏小强的世界
  • @HeQinglian

学术专著

  • 中国现代化的陷阱
  • 人口:中国的悬剑
  • 雾锁中国
  • 中国政府行为的黑社会化

最新文章

  • 欧盟接受群体免疫 中国为何坚持清零?
  • 资源主权彰显重要性:俄乌战争一个意外后果
  • 中国与美欧:从雷暴雨到阴晴不定为哪般?
  • 全球政治分裂:“三个世界”格局重现
  • 世界正站在布雷顿森林体系3.0的入口

好文荐读

好文荐读
  • 张锦华:警惕中共的锐实力——红色大外宣
  • 胡平:郑重推荐《中国:溃而不崩》
  • 当今中国信息库•当前中国解析式 ——评《中国:溃而不崩》
  • 僵而不死的百足之虫 ——评何清涟,程晓农《中国:溃而不崩》
  • 从一个陷阱到另一个陷阱

日文文章

  • 何清漣★フランスの「エレガント・レフト」が米国の極左を恐れる 2021年3月16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バイデンの中国政策の二つの顔 2021年03月11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何清漣★趙婷の「ノマドランド」が映し出す米・中の社会病  2021年3月9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米軍の最新の米中軍事対立情勢評価  : 2021年2月23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Featuring Top 4/903 of 日文文章

Read more

Meta

  • Register
  • Log in
  • Entries feed
  • Comments feed
  • WordPress.org
  • 反种族歧视:身份政治的道义包装 Uncategorized
  • “刚柔相济”习近平 中国观察
  • 世界正站在布雷顿森林体系3.0的入口 世界与中国
  • 斯诺登事件:网络冷战的意外序曲 世界与中国
  • 倒薄权斗中“谣言”的双刃功能 传媒观察
  • 红色资本渗透与台湾媒体“靠岸” 世界与中国
  • 从77元廉租房风波看政府公信力 中国观察
  • 政府呼唤“美元回家”,何人心惊胆寒? 中国观察

Copyright © 2022 清涟居.

Powered by PressBook News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