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清涟居

何清涟个人主页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 Toggle search form
  • 图穷匕首现:“一国两制”接近终结 中国观察
  • 中国“硬币”的两面:独裁之罪与平庸之恶 中国观察
  • “中间力量”缘何成了政治夹心层? 中国观察
  • 美国《肥咖法案》带给中国精英的烦恼 世界与中国
  • 从日本地震中所感悟到的 世界与中国
  • 无法完成的任务:“不辜负人民的信任与期望” 中国观察
  • 在中国,个人命运由哪些因素决定? 中国观察
  • 中国政府对海外华文媒体的渗透 未分类

失業青年と社会の動揺

Posted on June 21, 2013 By 何清涟 No Comments on 失業青年と社会の動揺
何清漣氏 @HeQinglian ブログ 2013.6.20 日本語全文概訳/Minya_J Takeuchi Jun http://twishort.com/pg0dc 2013.6.21
《中国の若者はなぜネットで鬱憤晴らし?》 以下の記事は党最大の雑誌『求是』の記事だ;曰く「現実が不遇なネット民は道理をわきまえよ。罵ったって党や政府は倒れないし、自分の幸福な生活や輝く前途はない。知識は運命を変え、労働は幸せを作る。ネット世界で憂さ晴らしし、社会に文句をいうより、ネットから離れて、現実に立脚し、一生懸命勉強 […] Read the rest
日文文章

公告

清涟居欢迎各位网友来访并留下足迹。如果有对本网站改善服务的建议,请留言。

导航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传媒观察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友情链接

  • 何清涟VOA博客
  • 何清涟文章日译文链接(由Minya_J先生管理)
  • 何清涟英文专栏(由Ariel Tian管理)
  • 何清涟英文博客(由@kRiZcPEc管理)
  • 夏小强的世界
  • @HeQinglian

学术专著

  • 中国现代化的陷阱
  • 人口:中国的悬剑
  • 雾锁中国
  • 中国政府行为的黑社会化

最新文章

  • 美国共产主义2.0运动:性别多元化
  • 美国共产主义2.0:重塑性别-家庭模式直至消灭家庭
  • 中国防长李尚福及军工集团被整肃的来龙去脉
  • 美中芯片战需要了解的三件事
  • 中国近万亿村债是如何炼成的?

好文荐读

好文荐读
  • 张锦华:警惕中共的锐实力——红色大外宣
  • 胡平:郑重推荐《中国:溃而不崩》
  • 当今中国信息库•当前中国解析式 ——评《中国:溃而不崩》
  • 僵而不死的百足之虫 ——评何清涟,程晓农《中国:溃而不崩》
  • 从一个陷阱到另一个陷阱

日文文章

  • 何清漣★フランスの「エレガント・レフト」が米国の極左を恐れる 2021年3月16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バイデンの中国政策の二つの顔 2021年03月11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何清漣★趙婷の「ノマドランド」が映し出す米・中の社会病  2021年3月9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米軍の最新の米中軍事対立情勢評価  : 2021年2月23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Featuring Top 4/903 of 日文文章

Read more

Meta

  • Register
  • Log in
  • Entries feed
  • Comments feed
  • WordPress.org
  • 乌克兰“革命”将改写地缘政治版图 世界与中国
  • 死囚器官移植:周永康难以独自承担之罪 中国观察
  • “环境卫士”与民众的“搭便车”心态――由反PX项目落户成都的“散步”产生的联想 中国观察
  • 双面中国 ――致读者 读书与随笔
  • 经济降温背后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博弈 未分类
  • 拜登上任首月的美中关系 世界与中国
  • 北京治港策大变 江泽民“河水井水论”挨批 中国观察
  • “保密”之祸 程晓农文集

Copyright © 2023 清涟居.

Powered by PressBook News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