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清涟居

何清涟个人主页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 Toggle search form
  • 中共的逃避罪责五部曲 世界与中国
  • 中国社会底层有无“阶层意识”? 中国观察
  • 杨逢时:爱心与铁拳 好文荐读
  • 不饮历史这杯苦酒,必将重蹈覆辙 世界与中国
  • 教育不平等造成的贫困代际传递 中国观察
  • 王健林的“保护伞”为何不灵了? 中国观察
  • 中共全国人大代表如何“问政”? 中国观察
  • 中美网络战,谁未准备好? 世界与中国

东莞扫黄映射中国社会无出路

Posted on February 23, 2014 By 何清涟 1 Comment on 东莞扫黄映射中国社会无出路
何清涟 最近东莞扫黄引起的社会反响很奇特。认识到这次事件反映了民众与政权的对抗是一回事,但考虑到“东莞模式”的粪坑实质,以及这一模式在中国的普遍性,这次扫黄引起的社会反响其实反映了中国的社会无出路之绝境。 “东莞挺住”:被挤到粪坑后的草泥马式反抗 央视播放了东莞扫黄的消息之后,微博上顿时热闹非常,“东莞挺住”、“东莞不哭”、“天佑东莞”几乎一度刷屏。网友纷纷发言:“出卖灵魂的远没有出卖肉体的干净”,“拆迁不是罪,贪污不是罪,出卖自身的肉体才是罪?” 在各种总结中,以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的总结最为深刻到位。 […] Read the rest
中国观察

公告

清涟居欢迎各位网友来访并留下足迹。如果有对本网站改善服务的建议,请留言。

导航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传媒观察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友情链接

  • 何清涟VOA博客
  • 何清涟文章日译文链接(由Minya_J先生管理)
  • 何清涟英文专栏(由Ariel Tian管理)
  • 何清涟英文博客(由@kRiZcPEc管理)
  • 夏小强的世界
  • @HeQinglian

学术专著

  • 中国现代化的陷阱
  • 人口:中国的悬剑
  • 雾锁中国
  • 中国政府行为的黑社会化

最新文章

  • 台海变局不期而至 美国从“装甲兵”变“保护人”
  • Twitter记实:推友共忆胡温时代
  • 斯里兰卡毁于中国债务陷阱还是绿色农业?
  • 美国对华外交的战略判断
  • 中美经贸关系的摇摆期行将结束

好文荐读

好文荐读
  • 张锦华:警惕中共的锐实力——红色大外宣
  • 胡平:郑重推荐《中国:溃而不崩》
  • 当今中国信息库•当前中国解析式 ——评《中国:溃而不崩》
  • 僵而不死的百足之虫 ——评何清涟,程晓农《中国:溃而不崩》
  • 从一个陷阱到另一个陷阱

日文文章

  • 何清漣★フランスの「エレガント・レフト」が米国の極左を恐れる 2021年3月16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バイデンの中国政策の二つの顔 2021年03月11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何清漣★趙婷の「ノマドランド」が映し出す米・中の社会病  2021年3月9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米軍の最新の米中軍事対立情勢評価  : 2021年2月23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Featuring Top 4/903 of 日文文章

Read more

Meta

  • Register
  • Log in
  • Entries feed
  • Comments feed
  • WordPress.org
  • 毛与“文革”:中国政治混乱之源 ——写于毛泽东冥诞120周年 中国观察
  • 你能不劳而获,只因别人代你负重前行 世界与中国
  • 抢救文革的历史记忆——写于五 • 一六通知发布40周年 中国观察
  • 中国维稳面临的财政压力 中国观察
  • 中美贸易磨擦背后美国产业与市场的利益博奕 未分类
  • 薄熙来が供述を翻した気力は何処から? 民主社会
  • 美国金融危机当真害惨了中国? ――美中经济关系一瞥 经济分析
  • 最歧视海外华人的究竟是谁? 中国观察

Copyright © 2022 清涟居.

Powered by PressBook News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