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共十八大行将“胜利召开”之时,《纽约时报》10月26日那篇“总理家人隐秘的财富”,为这场本来就艰辛的胜利蒙上了一层阴影。
本来,中国人一直表现得对腐败深恶痛绝,一讲起权贵敛财,似乎都痛恨莫名。每有外媒发表高官贪腐内幕,能看到消息的国人竞相传播。但这次纽约时报这篇报道引起的反应却有些不同。
第一个看点是,不少中国人关注的不是温家财富的真实情况,而是与腐败无关的政治正确。也因此,在一些中国人与一些华文媒体眼里,《纽约时报》成了造谣者,成了被周永康与薄熙来利用的工具。某家中文网站干脆将这篇报道的记者张大卫(David Barboza,美国人)硬给说成是曾经高调吹捧薄熙来“唱红打黑”的《芝加哥华语论坛报》社长张大卫(华人),认为这是他策划的阴谋,经另一家中文网阿波罗拆穿后又赶紧撤下。某位台湾教授也来凑热闹,认为温主张改革,绝对不会腐败。
国内的网友有关此的说法更是五花八门,有人说,温总理可能不知道他家人的所作所为,他长相儒雅、谈吐温文,主张改革,就不谈了吧;还有人干脆说纽约时报记者拿了高额佣金,给人当枪手;还有人一口咬定,不曝光其他人,如薄家,只针对温家,非常不公正。@ericzhun 说:“在中国权贵亲属利用其亲人的影响力谋私利,基本上是常态。为何独独攻击在党内高层唯一具有些普世价值和政治良心的温家宝呢? 显然散布消息者别有用心,想阻挡温企图政治体制改革的尝试。”
——以上,就是这几天我在网络浏览及推特交流过程的部分经历。
这些中国网友的反应,说明他们需要政治镇痛剂。至于真实是什么,他们不感兴趣。确实,温家宝与别的中国领导人不同。十年来,每逢灾难发生,温家宝作为国务院总理,总是出现在灾难现场,用眼泪与温言软语安抚了中国人那被冻得冰冷的心。中国人从1976年在十里长街上送走了“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之后,再也未遇到一位表现得如此“亲民”的总理,人们愿意接受他自我塑造的亲民与清廉形象,激烈地排斥与这一形象不符的任何信息,哪怕这些信息是完全真实的。
这些反应表明,“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在中国人当中是种稀缺品质。不少中国人将制造了种种国家罪错、夺命无数的毛泽东视为“大救星”,也是出于同样心理,即他们需要毛做一个拯万民于水火的偶像存在,真正的毛是个什么人,做过什么事,他们不感兴趣。
我不能判断这种犬儒心态的中国人占中国人的比例有多少,但我知道只要中国人当中有一半这样的人,中国离现代民主政治的距离就非常遥远。如果腐败也因人而异按政治正确来划分,与中共用腐败做为权力斗争工具本质相同,那种逻辑就是:是我同类,腐败有理;非我族类,腐败当诛。由这样的人民与政府构成的社会,能成为一个健康社会吗?
第二个看点则是“温家人”对《纽时》文章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