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清涟居

何清涟个人主页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 Toggle search form
  • 中国外宣产品皇冠上的“明珠”:人权白皮书 传媒观察
  • 新桃换了旧符,控制日益严厉——分析中青报事件引起的几个普遍误解 中国观察
  • 【两会观察】:三笔糊涂帐,“解决”有妙方 中国观察
  • 公民罢免对建立民主政治的促进意义 中国观察
  • 是谁破坏了中国的生态环境? 国土生态
  • 津国外企本土化,老友中国伤最重 世界与中国
  • 美欧日:中国不高兴也得邀约的舞伴 世界与中国
  • 有了知情权,民智才会成熟 中国观察

「政治的正義病」にシビれる独メディア

Posted on January 10, 2016 By 何清涟 No Comments on 「政治的正義病」にシビれる独メディア
何清漣 2016年1月6日 全文日本語概訳/Minya_J Takeuchi Jun https://twishort.com/lyIjc 2015年12月31日、ドイツのケルン中央ステーションで1000余人のアラブ系男子がグループにわかれて90人余りのドイツ人女性に対して集団痴漢行為や強奪に及び、同様の事件がシュトゥットガルトやハンブルグなどでも同様の事件が10件ほどおきました。こうした事件はネットの上では話題沸騰となりましたが、しかしドイツに山ほどあるメディアは「政治的な正義」から沈黙を守り、2016年 […] Read the rest
日文文章

公告

清涟居欢迎各位网友来访并留下足迹。如果有对本网站改善服务的建议,请留言。

导航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传媒观察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友情链接

  • 何清涟VOA博客
  • 何清涟文章日译文链接(由Minya_J先生管理)
  • 何清涟英文专栏(由Ariel Tian管理)
  • 何清涟英文博客(由@kRiZcPEc管理)
  • 夏小强的世界
  • @HeQinglian

学术专著

  • 中国现代化的陷阱
  • 人口:中国的悬剑
  • 雾锁中国
  • 中国政府行为的黑社会化

最新文章

  • 国家安全新领域:美国农地与中国粮食需求
  • 美国左派与马克思主义亲缘密切
  • 拜登经济学VS习近平“战疫”经济学 世界傻眼
  • 习近平对资本的态度缘何飘移不定?
  • 欧盟接受群体免疫 中国为何坚持清零?

好文荐读

好文荐读
  • 张锦华:警惕中共的锐实力——红色大外宣
  • 胡平:郑重推荐《中国:溃而不崩》
  • 当今中国信息库•当前中国解析式 ——评《中国:溃而不崩》
  • 僵而不死的百足之虫 ——评何清涟,程晓农《中国:溃而不崩》
  • 从一个陷阱到另一个陷阱

日文文章

  • 何清漣★フランスの「エレガント・レフト」が米国の極左を恐れる 2021年3月16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バイデンの中国政策の二つの顔 2021年03月11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何清漣★趙婷の「ノマドランド」が映し出す米・中の社会病  2021年3月9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米軍の最新の米中軍事対立情勢評価  : 2021年2月23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Featuring Top 4/903 of 日文文章

Read more

Meta

  • Register
  • Log in
  • Entries feed
  • Comments feed
  • WordPress.org
  • 从WTO到TPP:与国际接轨到当世界孤儿 世界与中国
  • 别让中国成为一个疾病蔓延的大国 中国观察
  • 让当局头痛的“金融维稳” 经济分析
  • 紫藤庐的故事 读书与随笔
  • 官员眼中的真实中国 中国观察
  • 武汉肺炎再甩锅 美国拒背黑锅 世界与中国
  • 扎克伯格赶中国末班车为啥这么难? 世界与中国
  • 有了知情权,民智才会成熟 中国观察

Copyright © 2022 清涟居.

Powered by PressBook News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