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清涟居

何清涟个人主页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 Toggle search form
  • 中国为何不发行千元大钞? 经济分析
  • 壮士之死与邵阳之殇 中国观察
  • 王林现象:方术文化与中国政治之缘 中国观察
  • 中美谈判桌上的硬核桃:未完成的10% 世界与中国
  • 虚幻荒谬的政绩考核指标:让人民幸福 世界与中国
  • 世界产业金字塔结构的地位重构 世界与中国
  • 涉外调查在中国所受的法律限制――略谈皮尤中心有关中国的调查数据 世界与中国
  • Rural Economy at a Dead End: A Dialogue on Rural China, Peasants and Agriculture 英文文章

“审计风暴”年年在刮,贪污渎职为何依旧?

Posted on July 15, 2004January 31, 2013 By Admin No Comments on “审计风暴”年年在刮,贪污渎职为何依旧?

最近让中国媒体兴奋了好大一阵的新闻莫过于“审计风暴”,仿佛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布审计报告。

其实,自从90年代后期开始,国家审计署每年都要在“两会”期间提交一份审计报告,并公布其主要内容。虽然报告公布的只是冰山一角,但已足以显示所谓做假帐、小金库、贪污挪用公款、资金黑洞等腐败现象在中国比比皆是。今年的所谓“不一样”,既非审计显示的结果特别严重,也非比去年的清查特别到位,仅仅只是今年的审计报告是国家审计署“积零为整”,将积存多年的旧案一起曝光,才突显了问题的严重。

国家审计署自己也承认,公布人大审计报告早在1998年就开始了。那时的总理朱镕基,虽然不再动辄表现出要一力扭转乾坤的气势,但余勇尚在,默许了审计署公布审计报告的做法。从那以后,国家审计署每年都确立审计重点,其反腐成绩单也见之于每年“两会”期间的审计报告,远的不说,仅在2003年,就公布了各部门都不敢得罪的“财神爷”--国家财政部违反预算法、在社保基金管理方面漏洞大、国资流失严重等问题。但由于查归查,处理归处理,“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所以问题依旧,今年暴露出来的问题似乎更加触目惊心,涉案者使用的各种贪污腐败手法,几乎可以编成一本“贪污招术大全”。

国人翘首以待,希望这次审计风暴能够刮落一批乌纱帽,让贪官污吏稍敛贪腐行为。时评也认为,仅有审计,没有严格的官员问责制,才导致腐败之势年年上升。正因为以往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没有追究责任,才使得后来者有恃无恐。还有人乐观地认为,由于审计署是中央各部中唯一直接受国务院总理领导的部门,这次公布表明中央高层下了反腐败的决心。

其实,中国有各种法律规定,官员问责制条文周备。历年来审计而不追究,完全是中国制度化腐败导致官僚机器严重生锈且运转失灵。

胡温二人执政一年半以来,赢得了世界许多赞歌。但所谓“新政”就是奉行“无为政治”,什么也不做。中国政府各部门之间扯皮之事历来不断,对于部门之间的利益纷争,朱镕基在任时尚能凭借自己的强悍勉强镇住,自相对弱势的温家宝接掌国务院总理一职以来,属下的中央各部门因利益分立,相互之间攻讦不断,有点“按倒葫芦起来瓢”之势,去年央行将财政部告到全国人大这一“两只钱袋打架”之事只是其中一例而已。最近宏观调控,经济降温,中央有如下十三道金牌催命般火急,地方仍然各行其事,阳奉阴违,继续往某些产能过剩的行业投资。依此情势,哪怕有这位弱势总理做后台,审计后的问责也难以真正推行。就审计署而言,能够做到的只是将冰山一角掀起来给社会公众看看而已,问责已经非其权限所及。

更为可笑的是,硕鼠的尾巴虽然已经被揪住,但还在对猫龇牙咧嘴,表示抗议。比如审计长李金华指责长江堤防隐蔽工程存在严重的腐败渎职,且大半是“豆腐渣”工程,引发隐蔽工程管理局官员李进不满,在接受传媒访问时指审计部门披露隐蔽工程问题是为了“表功”。国家体育总局动用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专项经费,奥委会与国家体育总局认为媒体将“国家体育总局动用中国奥委会资金”,升级为“滥用”、“贪污”等等,是“失实报道”。而审计报告中列举的事实,不是滥用公款又是什么?而国家体育总局敢于拿着无权无势的媒体开刀问斩,全仗着奥运会关系国家形象与国际舆论,明知中国政府不会拿它们开刀,故此有恃无恐。这等于告诉审计署:查出来我们“动用奥运会资金”又怎样?如何定性你们管得着吗?最值得深思的是,在这种黑白立判的部门纷争中,居然无一政治局委员级别的高官出面说话,公开支持李金华。

公开审计报告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公开问题,增强社会压力,促使高层对失职渎职官员依法处理。没有对失职渎职官员的处理,公布审计结果最多只是纸上刮过的“审计风暴”。而中国目前盘根错节的官场政治既是制度性腐败的结果,又增加了腐败者的安全系数。遑论今日之胡温只是两个弱势领导人,就是当年性格强悍的朱镕基也无法与这种制度惯性抗衡,最后只落得自己成了中共历史上最后一位与风车作战的堂•吉诃德。多年来的审计而不究,早就让贪官污吏们觉得审计出问题来也不过尔尔,久而久之,老百姓也会认为这只不过是政治利益集团之间拿经济问题来互相敲打的内讧而已。

(《华夏电子报》2004年7月15日,总44期)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中国观察 Tags:审计报告, 审计署, 腐败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 Post: 威权统治下的中国现状与前景
Next Post: 表面调门一致,桌下功夫各异

Related Posts

  • 荒谬的慰藉:美国百年前比中国还腐败 世界与中国
  • 科学屈从于政治的悲剧――尴尬的地震预测与预报 中国观察
  • 薄熙来案留下的政治苦果 中国观察
  • 中国——财政危机叩门 中国观察
  • 习总的哈姆雷特之困:反腐败,还是不反? 中国观察
  • 2016中国水灾引发的“人问” 中国观察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公告

清涟居欢迎各位网友来访并留下足迹。如果有对本网站改善服务的建议,请留言。

导航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传媒观察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友情链接

  • 何清涟VOA博客
  • 何清涟文章日译文链接(由Minya_J先生管理)
  • 何清涟英文专栏(由Ariel Tian管理)
  • 何清涟英文博客(由@kRiZcPEc管理)
  • 夏小强的世界
  • @HeQinglian

学术专著

  • 中国现代化的陷阱
  • 人口:中国的悬剑
  • 雾锁中国
  • 中国政府行为的黑社会化

最新文章

  • “乌克兰疲劳症”使台湾国际认知变清醒
  • 澳大利亚外长访华,两国关系重点难点何在?
  • 美国“老兵”纷纷炮轰军中“觉醒主义”
  • 江泽民时代的三个关键词之三:相对宽松
  • 江泽民时代的三个关键词之二:开放

好文荐读

好文荐读
  • 张锦华:警惕中共的锐实力——红色大外宣
  • 胡平:郑重推荐《中国:溃而不崩》
  • 当今中国信息库•当前中国解析式 ——评《中国:溃而不崩》
  • 僵而不死的百足之虫 ——评何清涟,程晓农《中国:溃而不崩》
  • 从一个陷阱到另一个陷阱

日文文章

  • 何清漣★フランスの「エレガント・レフト」が米国の極左を恐れる 2021年3月16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バイデンの中国政策の二つの顔 2021年03月11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何清漣★趙婷の「ノマドランド」が映し出す米・中の社会病  2021年3月9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米軍の最新の米中軍事対立情勢評価  : 2021年2月23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Featuring Top 4/903 of 日文文章

Read more

Meta

  • Register
  • Log in
  • Entries feed
  • Comments feed
  • WordPress.org
  • 中国政府究竟有无道德底线? 中国观察
  • 大国主君的欧洲梦幻之旅 中国观察
  • 中美经济战泡沫消退,地缘政治摩擦犹在 世界与中国
  • 增城事件:观察政情的一个窗口 中国观察
  • 中国政府在人民币升值讨论中的“冷战”思维 --中国政府为什么反对人民币升值(一) 未分类
  • 中国千万不要学金正日 中国观察
  • 新疆维汉冲突的祸根何在? 中国观察
  • 斯诺登送给瑞士一场“及时雨” 世界与中国

Copyright © 2023 清涟居.

Powered by PressBook News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