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日本谋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一事,全世界华人都在举行各种抗议活动,尤其是上周末中国几个大城市发生的反日群众示威,更是将这一轮反日活动推向高潮。百余年前,满清政府处理“华洋关系”时存有“官怕洋人,洋人怕老百姓,老百姓怕官” 的认知逻辑,在中国政府身上重现,1998年以后当局曾利用民众发动数次全国性反美游行。笔者深感中国政府这种效法满清政府故智的方式为智者所不取。
中国公众集会、游行示威以及表达任何政治意愿的结社权利,已被中国政府剥夺殆尽。最近中国民众的反日游行示威,实有赖于中国政府有意“网开一面”,才让公众们暂时“享受”了“集会自由”之权利。这次中国政府无能阻止美国、法国、俄国及安南等支持日本的行为,退而再次祭起旧法宝,利用民众的反日情绪来逃避政府责任。这种做法实在令人不敢恭维,因为中国现在毕竟不是百年前的满清帝国,用中国政府惯常的说法,“中国正在和平崛起”。既然国非弱国,那么本应由政府出面处理的国际事务,却只利用民间示威的方式来反对,既属不智之举,且难收功效。
应该说,中国政府今年确实陷入头绪纷繁的外交事务,除了联合国今年9月讨论扩大安理会规模之外,诸多国际纷争中都能见到中国的踪迹:一是中国成为全球贸易战中各国杯葛的焦点;二是欧盟解禁对华军售引起的纷争;三是印度、日本两国的频繁接触隐含抗衡中国之意。上述诸种因素使这场涉及经济、政治甚至军事的国际纷争错综复杂,所有国家都没有坚定的利益盟友,也没有矛盾不可调和的“敌人”。
这时候最需要中国领导层显示智慧与定力,区分轻重缓急。但中国政府在对外事务上的力不从心,正好在这关键时刻暴露无遗。今年3月“两会”期间,中国政府将制定《反分裂法》作为政治重头戏推出,引起了一系列负面连锁反应。国际社会除了中国政府控制的华文媒体发出几声孤零零的喝采之外,几乎是一片反对声,包括支持“一个中国”的诸多国家,也没有为这部《反分裂法》叫好,因为该部法蕴含的非和平统一内涵让它们不敢苟同。
作为对中国《反分裂法》的回答,美国首次邀请台湾飞行官及战机参与年度“红旗演习”联训,并正式邀请台湾军事代表团与五角大楼讨论有关台海战略最新防卫等相关问题。 欧盟的轮值主席国卢森堡外交部官员日前亦透露,欧盟无法在6月底前就解除对华武器禁运达成共识。观察人士分析:中国刚刚通过的《反分裂法》是造成欧盟无法按照预定日期解禁的主要原因。
而与海内外华人反对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成员的热潮相比,中国政府既没有采取相应的外交措施对日本施压,更未对支持日本的国家明确表达中国的立场,在争取国际支持方面一筹莫展。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日前表示,安理会应该给予在财政、军事和外交方面对联合国贡献最大的国家更多的决策权,而日本正是联合国最大的财政资助国。对安南这项背书行动及其它四个常任理事国的公开表态支持,中国政府至今还未采取任何有效的外交行动,让中国人民感到自己再度成为“孤儿”。
其实,台湾住民是华人,对中国而言是“内”;日本则是外国,且从未对当年的侵略战争正式道歉。在此关键时刻,中国政府对内采取武力威吓,对外却态度暧昧软弱。这让人不由得想起百余年前慈禧太后的外交名言:宁赠友邦,不与家奴。
百余年前的清政府积贫积弱,弱国无外交,在外国的武力威慑下,曾签订过不少丧权辱国的“城下之盟”,中国民众在无法依靠政府出面保护民族利益的情况下,只好以各种形式奋起反抗。而今天的中国政府如果自己不思努力,只想玩这套“以民制洋”的故智,实令智者失望。
(原载于《华夏电子报》2005年4月14日,总8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