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清涟居

何清涟个人主页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 Toggle search form
  • “一带一路”三年之间大变身 世界与中国
  • 张丹红的解职缘于职业道德:公器私用及撒谎 采访与演讲
  • 朴槿惠的悲剧:成败皆因“造王者” 世界与中国
  • “新常态”:中国经济面临的六大瓶颈 经济分析
  • What Are the Benefits of China’s Entry into WTO? 英文文章
  • 悼毛狂热中的两类荒诞出场者 中国观察
  • 中国应向美国学习如何救助穷人 中国观察
  • 捐款排行榜遗忘了哪个巨富群体?――兼谈政治控制下的“民意”表达 中国观察

“原罪”之争后面隐藏的社会紧张

Posted on February 8, 2007January 31, 2013 By Admin No Comments on “原罪”之争后面隐藏的社会紧张

从去年11月开始至今波澜未止的民企“原罪”之争,与其说表达了社会舆论的不宽容,勿宁说显示了社会紧张程度。

我这样说,并非无的放矢。我细看了不少讨论文章,发现众多讨论者在谈论这一问题时,大都以自己设定的概念内涵与外延为出发点评议。也因此,在这些言论当中,除了“原罪”二字相同之外,“原罪”指涉的行为从改革初期的个体经营变为九十年代中后期的各种经济犯罪,带有“原罪”的主体也从“民营企业家”渐次演变为“富人”。说直白一些,在这场讨论中,论辩双方所要反对与捍卫的人,其实已经不是同一群体;双方指责与捍卫的行为,其实也已不是同一类型的行为。

比如,胡德平在2006年11月17日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他谈论的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政策演变与民营经济发展的关系;二是民营企业家“第一桶金”的来源。从文章内容来看,他谈的“民营企业家”应属于早年个体户这一群体;三,胡德平谈论的是80年代年民营经济初起、中国未有相关法律法规之时,民营经济那种“看见绿灯赶快走,看见红灯绕著走,看见黄灯抢道走”的行为。

但随著讨论范围的扩大,这些问题已经改变了内涵与外延:

一是民营企业积累“第一桶金”之时的行为,亦即它们在改革初期各种相关法规法律还未出台时的随机变通,在讨论中变成了法规渐渐完善之后的九十年代资本市场上的各种违规行为、偷税漏税、贪污腐败、房地产开发中在土地审批过程中官商勾结的不法行为,甚至还包括前身曾为国企经营者的民营企业家通过谋取国有资产捞到的“第一桶金”。本来,前一类在改革开放之初无法可依状态下的行为,按照法治国家“法不禁止即自由”的原理,已经无需追查;而后一类却是今天中国“依法治国”前提下必须查禁并绳之于法的行为。将两者混在一起讨论,除了将问题搅得更混乱之外又有何用?比如改革开放之初,许多个体户依靠从上海、广州贩运服装淘来的“第一桶金”,与后来那些在股市上捣鬼圈钱,以及官员与国企经营者通过国企改制淘到的“第一桶金”,其道德涵义完全不同。

二是一些讨论当中,将“民营企业家的第一桶金”这一概念扩大到“富人的第一桶金”。这样一来就更加无法讨论了。中国富人的组成极为复杂,既包含官员,也包含企业家,个体户、演艺人员、体育明星。这些人的财富来源有干净的,也有不干净的。比如演艺人员与体育明星的财富,大都是因为其特殊才能满足了市场需要,通过市场挣来的,恐怕难以将“原罪”二字加诸其上。而民营企业家的财富,只要是通过正当经营挣来的,也无什么“原罪”可言。即使一些企业家通过与官员结纳而获得某些资源与便利,那也只能具体到获得资源本身是否违法来讨论,而且这类事例更需要讨论的是如何改变政府掌握资源分配大权的格局,纠正官员的行为,堵绝腐败产生的根源。

所以,在有关“富人原罪”当中,只剩下官员与银行行长(包括职员)贪腐而得的巨额财富,以及“企业家”通过违法犯罪积累的“第一桶金”,这些问题连带那些依靠走私、拐卖人口、经营黄色产业、偷税漏税、资本市场上的违规操作等等,都不属于道德上的原罪问题,而是其本身就是违法犯罪。一个政府如果连这些犯罪也要宽宥,那就没有执政资格了。

这样一场指涉主体与行为极为混乱的讨论,居然能够热烈起来,只能说明两点,一是中国人可以自由讨论的话题严格受限,一旦逮到一个可以发挥的题目,许多人就禁不住要踊跃投入──谈到这点并非虚言,因为这场本来开了一条门缝的议题马上又被中央叫停,可见中国人在言论方面享有的空间实在太小;二是中国人当中积聚的社会仇恨非常强烈,而精英层当中的弱势者──民营企业家群体就成了大家宣泄怒火的靶子。

其实,中国今天的问题是中国市场的守夜人──政府对经济的全能干预以及对资源的掌控所造成的。最好的办法是:政府从经济活动中退位,不要再让这种便于官员上下其手、中饱私囊的“转型期”无限期地延续下去。政府只当规则的制定者与市场经济的守夜人,对违法者一定要追究。但这一点恰好少有人涉及,因此这一讨论就成了一种找不到出路的讨论。主张不加区别一律宽宥所有犯罪者,无非是奉行“赢家通吃”的丛林规则;而主张不加区别追究“富人原罪”者,无非是效法当年共产党打土豪分田地的故智。但那把戏再玩一次,难免乾坤翻转,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如今的共产党高官顶不济与当年国民党高官一样,逃到海外当寓公,苦的还不是老百姓?

(原载《华夏电子报》2007年2月8日,总178期)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中国观察 Tags:“第一桶金”, 民营企业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 Post: 与其钻网眼,不如粉碎渔网
Next Post: 别让中国成为一个疾病蔓延的大国

Related Posts

  • 王岐山去留与中共的政治困境 中国观察
  • 现实中国:权力之笔肆意涂鸦的狂草图 中国观察
  • 千年不变的社会单位:从什伍里甲制到居委会 中国观察
  • 为何推不开官员财产公开这扇大门 中国观察
  • 中国社会底层有无“阶层意识”? 中国观察
  • 21世纪的中国《清明上河图》 ——贾樟柯《天注定》观后感 中国观察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公告

清涟居欢迎各位网友来访并留下足迹。如果有对本网站改善服务的建议,请留言。

导航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传媒观察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友情链接

  • 何清涟VOA博客
  • 何清涟文章日译文链接(由Minya_J先生管理)
  • 何清涟英文专栏(由Ariel Tian管理)
  • 何清涟英文博客(由@kRiZcPEc管理)
  • 夏小强的世界
  • @HeQinglian

学术专著

  • 中国现代化的陷阱
  • 人口:中国的悬剑
  • 雾锁中国
  • 中国政府行为的黑社会化

最新文章

  • “乌克兰疲劳症”使台湾国际认知变清醒
  • 澳大利亚外长访华,两国关系重点难点何在?
  • 美国“老兵”纷纷炮轰军中“觉醒主义”
  • 江泽民时代的三个关键词之三:相对宽松
  • 江泽民时代的三个关键词之二:开放

好文荐读

好文荐读
  • 张锦华:警惕中共的锐实力——红色大外宣
  • 胡平:郑重推荐《中国:溃而不崩》
  • 当今中国信息库•当前中国解析式 ——评《中国:溃而不崩》
  • 僵而不死的百足之虫 ——评何清涟,程晓农《中国:溃而不崩》
  • 从一个陷阱到另一个陷阱

日文文章

  • 何清漣★フランスの「エレガント・レフト」が米国の極左を恐れる 2021年3月16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バイデンの中国政策の二つの顔 2021年03月11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何清漣★趙婷の「ノマドランド」が映し出す米・中の社会病  2021年3月9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米軍の最新の米中軍事対立情勢評価  : 2021年2月23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Featuring Top 4/903 of 日文文章

Read more

Meta

  • Register
  • Log in
  • Entries feed
  • Comments feed
  • WordPress.org
  • “重庆模式”的戏剧 中国观察
  • 邓氏时代虽盖棺,功业未到论定时——由傅高义介绍《邓小平时代》的数个“假如”说起 读书与随笔
  • 众矢同指红色孤狼 世界与中国
  • 是谁当年力主200海里经济专属区? 世界与中国
  • 中国政府与新富人的关系 中国观察
  • 民富国安之梦何时圆? 经济分析
  • 环境保护: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官员 国土生态
  • 传统美国生死存亡系于2020大选 世界与中国

Copyright © 2023 清涟居.

Powered by PressBook News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