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清涟居

何清涟个人主页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 Toggle search form
  • 习近平驭马的缰绳空荡荡 中国观察
  • 反腐方针大调整 北京政治急转弯 中国观察
  • 荒谬的慰藉:美国百年前比中国还腐败 世界与中国
  • 阿波罗网站记者就德国之声事件对何清涟的专题采访 采访与演讲
  • 通往钱案真相之途:司法取证的程序正义 中国观察
  • 从“网络颠覆论”看中共失去权力的恐惧症 中国观察
  • 利益的冲突——倾听不同的声音 读书与随笔
  • 让当局头痛的“金融维稳” 经济分析

新《劳动合同法》并非迫使港资撤退的罪魁

Posted on January 24, 2008May 15, 2016 By Admin No Comments on 新《劳动合同法》并非迫使港资撤退的罪魁

有时候,一些看来主题鲜明且颇为热烈的讨论,其实可能已偏离论题所涉及的实质问题,考虑到这类讨论可能引致的政策后果,这种偏离值得重视。最近一场有关广东百万港资大撤离主要缘于新《劳动合同法》实施的讨论,就属于这类讨论。这场讨论有意模糊港商被迫撤资的两个主要原因:新《企业所得税法》与“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丧失信誉的困境。

其实,与新《劳动合同法》一道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还有一部法律,即新《企业所得税法》,其要点是将外资与内资税率并轨,让内外资企业最终站在税率的同一起跑线上。新税法不仅改变了税率,还将区域优惠转为产业优惠,而广东港资投资集中的几大产业基本不在税率优惠范围之内。由于“两税合一”的讨论在新税法出台之前已长达几年,诸多跨国集团与地方政府一直施加影响,主管外资的国家商务部更是力主税法改革延后,但最后新税法还是获得通过。广东港资的命运,其实早在新税法获得通过之时就已经决定。新税法将外资税率由15%左右提高到25-30%左右,而此前绝大多数港 资厂利润来源于税收优惠这一块。试想想:现在世界上还有几个行业能够获得10%左右的利润率?对此,广东省政府知道无力回天,只得声称“新税法将促使广东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广东省将“放水养大鱼”,意即实行新税法之后,中小港资破产撤资之势已成,广东将想方设法吸引更有实力的外资(大鱼)来广东这口“水塘”。但这次讨论“百万港资大撤退”的原因时,几乎少有媒体提及新税法对港资存活的影响,充斥媒体的竟是新税法实施之后企业如何受惠的消息,想必事关国家财源,宣传部定了主旋律。

还有一个政府与厂商都不愿意提及的原因,即以港台资本为主体的“中国制造”2007年在国际市场上信誉严重跌落。以廉价为吸引顾客亮点的“中国制造”如今在欧美市场成了“劣质品”的同义词。在中国厂商信誉处于半破产状态之时,早先源源不断的订单自然会减少甚至断流――只是这一结局,既属众多厂商咎由自取,也关系到国家体面,加之处于北京“奥运”前夕,必须让国际社会对中国的食品安全放心,因而将报导纸包子事件的记者訾北佳判刑惩罚,以堵塞国内对产品质量的批评。同时还将这种因产品质量引起的退货说成是欧美国家“构筑贸易壁垒”,以敷衍国民。这种情况下,哪有媒体敢再讨论国际市场阻击假冒伪劣的“中国制造”?

于是,只剩下一件事情还有讨论的空间,那就是新《劳动合同法》。在这部新《劳动合同法》还未生效之前,它被媒体解读为劳动者的“保护神”,同时也被企业视为抬高经营成本的“洪水猛兽”。一些企业主对新《劳动合同法》保护工人的条款未雨绸缪,从2007年10月开始,深圳华为、沃尔玛等企业出现大规模“裁撤”员工事件,尤其是华为7,000多名工龄8年以上的员工为了配合企业所做出的“请辞”后再竞聘上岗,就是为了规避新《劳动合同法》的相关条款:劳动者在满足“已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或“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条件后,便可以与用人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成为永久员工。更值得注意的是,工人似乎也并未真将这部法规视为“保护神”,反而引发了拒签潮,比如2007年12月,顺德一家大型企业出现上千员工拒签劳动合同,原因是工龄计算与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有障碍。

新劳动法无疑需要完善,但保护劳工权益却不可因此废止。实际上,以透支劳工生命福利的“中国制造”在世界占领市场的方式已难以为继。但因为中国政府从不认错,许多事情连亡羊补牢都难以做到,更遑论未雨绸缪。去年世界市场对“中国制造”提高了质量门槛,本应迫使中国政府与企业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但如今这种反思竟成了“由于新《劳动合同法》提高员工工资福利,迫使港资大撤退”,那么政府最后多半会以此为藉口保护资本而放弃提升劳工福利。

(原载《华夏电子报》2008年1月24日,第228期)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经济分析 Tags:中国制造, 新《劳动合同法》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 Post: 凝聚在外国记者头上的乌云:奥运期间的“采访自由”
Next Post: 春运雪灾叩问中国的应急系统与政府管理能力

Related Posts

  • 中国政府为何钟情于美国国债? 世界与中国
  • 中国外汇的“一女二嫁” 世界与中国
  • 从国企混改看中国经济公私之变(1) 中国观察
  • 日益沉重的失业噩梦 经济分析
  • 让当局头痛的“金融维稳” 经济分析
  • 人民币国际化梦碎广交会 经济分析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公告

清涟居欢迎各位网友来访并留下足迹。如果有对本网站改善服务的建议,请留言。

导航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传媒观察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友情链接

  • 何清涟VOA博客
  • 何清涟文章日译文链接(由Minya_J先生管理)
  • 何清涟英文专栏(由Ariel Tian管理)
  • 何清涟英文博客(由@kRiZcPEc管理)
  • 夏小强的世界
  • @HeQinglian

学术专著

  • 中国现代化的陷阱
  • 人口:中国的悬剑
  • 雾锁中国
  • 中国政府行为的黑社会化

最新文章

  • “乌克兰疲劳症”使台湾国际认知变清醒
  • 澳大利亚外长访华,两国关系重点难点何在?
  • 美国“老兵”纷纷炮轰军中“觉醒主义”
  • 江泽民时代的三个关键词之三:相对宽松
  • 江泽民时代的三个关键词之二:开放

好文荐读

好文荐读
  • 张锦华:警惕中共的锐实力——红色大外宣
  • 胡平:郑重推荐《中国:溃而不崩》
  • 当今中国信息库•当前中国解析式 ——评《中国:溃而不崩》
  • 僵而不死的百足之虫 ——评何清涟,程晓农《中国:溃而不崩》
  • 从一个陷阱到另一个陷阱

日文文章

  • 何清漣★フランスの「エレガント・レフト」が米国の極左を恐れる 2021年3月16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バイデンの中国政策の二つの顔 2021年03月11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何清漣★趙婷の「ノマドランド」が映し出す米・中の社会病  2021年3月9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米軍の最新の米中軍事対立情勢評価  : 2021年2月23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Featuring Top 4/903 of 日文文章

Read more

Meta

  • Register
  • Log in
  • Entries feed
  • Comments feed
  • WordPress.org
  • 一个学术神话:中产阶级的兴起能够促进中国的民主化 学术思考
  • 口罩外交:中国垄断防疫资源的“杰作” 世界与中国
  • Is the US Abandoning Africa to China? 程晓农文集
  • 中国海外并购为何难以成功? 未分类
  • 漫谈中国朝野对“新加坡模式”的爱与恨 世界与中国
  • 一张中国财富秘密流动的路线图 中国观察
  • 探寻中国热钱的踪迹:6月钱荒的背后 程晓农文集
  • 社会主义国家转型模式比较 (上) 程晓农文集

Copyright © 2023 清涟居.

Powered by PressBook News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