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清涟居

何清涟个人主页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 Toggle search form
  • 中国纺织业、玩具业遭遇国际市场寒流 经济分析
  • 中国对美外交缘何前倨而后恭? 中国观察
  • 推动“新城镇化”的巨额资金从何来? ——“新城镇化”的难点(一) 经济分析
  • 保护民族工业:依靠质量而非口号――从三鹿牌奶粉事件谈起 中国观察
  • “新上山下乡”轰传的社会成因 ——虚假城市化的反噬(1) 中国观察
  • 政府太大,供不起 ――中国宏观税负不堪承受之重 经济分析
  • 台湾:不在AUKUS协议中的受益者 Uncategorized
  • 新闻自由难期,言论管制日苛 ——世界新闻自由日前夕写给中国 传媒观察

从两份调查报告看中国人的“囚犯人格”

Posted on February 28, 2008January 31, 2013 By Admin No Comments on 从两份调查报告看中国人的“囚犯人格”

在查阅资料时,两项针对多国公众的调查引起我很大的兴趣。

一项调查是关于各国民众环保意识的。2007年,由通讯公司Tandberg赞助,英国研究公司The Ipsos MORI 所主导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及澳洲消费者愿意使用对地球环境友善产品(Earth-friendly products)的人数多于其他各国。约70%的中国受访者与52%的澳洲受访者表示会优先选择购买来自具有环保观念的公司的绿色产品或服务。调查还显示,中国民众比其他亚洲及欧洲人民更偏好在环境名声值得信赖的公司工作――这一调查表示,中国民众的环保意识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另一项调查实际上是对世界上85个国家持续多年的调查追踪,这些数据汇编成一本书,书名是《变动中的价值与信仰――85个国家价值观调查(1981-2004)》。其中有一项题为“从不认为利用工作职位接受贿赂是正当的(Never Justifiable)”,从中国取得的数据是:1990年有86%的受访者从不认为腐败正当,1995年这一比例上升为90%,2000年则下降为83%。用学术语言表达,这些数据表明中国人的腐败容忍度很低,而一些发达国家,比如法国的腐败容忍度就远高于中国:1990年只有63%的受访者从不认为腐败正当,2000年为67%。

人的观念总要化为行动。如果仅从这两项调查来推测,中国的环境保护水平应该居于世界前列,中国社会的腐败现象也应该少一些,政府的廉洁度相对较高。但中国的现实却表明,中国的环境生态已濒临崩溃,一些高度污染的土地的产出物已经形成有毒食物链,环保意识强的中国人目前连食物安全都无法保证。而中国的腐败更是成为政治之癌,其严重程度已经动摇政府信誉,影响到中共当局的统治合法性。

我不认为这是中国人在专制高压下形成的讲假话习惯在调查中的自然流露。在目前中国的政治语境中,有关环保与对腐败的看法这类调查还是安全的,受访者没有必要说假话。因此只能做如下推测:中国的现实状况与中国人的价值观之所以形成巨大的反差,与中国人的双重人格有关。就以中国公众对腐败的看法与行事准则为例,大量中国人的行为表明,在没有机会参与腐败时,他们极其痛恨腐败;但一旦具有参与腐败的机会,他们的所作所为与他们痛恨的贪官相比未遑多让。一些以反腐败起家的“廉政英雄”最后堕落成腐败分子就是明证,反腐败只不过成了他们向上爬的阶梯。

――但这种因地位转换而改变价值观的事情在哪种文化中都有,中国目前的状况还有更独特的社会原因。最近与一位因政治原因坐牢的熟人聊天,他谈到牢狱的囚犯人格对我颇有启发。

这位先生谈到,他常与不同的贪官同处一室,发现这些贪官们在狱警面前比谁都更象孙子,每天考虑的就是如何“深刻”地写检查,尽力将自己贬得一钱不值。但只要到了地位较低的囚犯面前,顿时又端足架子,从奴隶到“主人”这两种角色的转换,常常因面对的角色不同在短时间内完成。这种现象在囚犯身上普遍存在,只是普通囚犯没有多少机会扮演高高在上的“主人”罢了。末了,这位先生总结说,在每个中国人身上,暴君、暴民与奴隶这三种人格都同时并存,视不同的场合扮演不同的角色。

这是在特定的场景(如牢狱)中对中国人的囚犯人格的一种深刻感悟。但我由此却联想到中国人的囚徒人格是如何形成的。应该说,1949年以前,不少中国人身上固然有双重人格的因子,但并未如此严重,更未在全体中国人身上发酵膨胀。只有到了毛泽东统治时期,残酷的政治运动成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形象一点说,毛将中国变成了一个无形的大监狱,积极分子们成了自觉的狱卒,形同囚犯的中国人为了在政治运动中挣扎求存,只有将自己变成双面人,那些不善变化的人大多成了牺牲品。这种从人到非人的炼狱经历,从当年右派们的回忆录中可以找到不少佐证。

可以说,毛建立的极权政治体制集共产主义极权与本土专制政治之大成,对中国人人格之戗害远远超过东德、捷克等国家。每个中国人都深受这个制度之害,反过来,这种囚犯人格也加固了中国极权政治的韧性。

(《华夏电子报》2008年2月28日,总233期)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中国观察 Tags:共产主义极权, 囚徒人格, 本土专制政治, 环保意识, 腐败容忍度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 Post: 从解说抵制奥运看中国宣传文化的谵妄
Next Post: 中国“两会”:“权力共享”的符号与政治仪式

Related Posts

  • 春运雪灾之后的避险思考 中国观察
  • 土地治污:中国学日本经验之难 中国观察
  • 中国腐败高官免死溯源 中国观察
  • 中国全面加税,只因力防财政风险 中国观察
  • 灰色的是企业家还是中国政府? 中国观察
  • 零和博弈: 现存利益结构的必然结局 中国观察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公告

清涟居欢迎各位网友来访并留下足迹。如果有对本网站改善服务的建议,请留言。

导航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传媒观察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友情链接

  • 何清涟VOA博客
  • 何清涟文章日译文链接(由Minya_J先生管理)
  • 何清涟英文专栏(由Ariel Tian管理)
  • 何清涟英文博客(由@kRiZcPEc管理)
  • 夏小强的世界
  • @HeQinglian

学术专著

  • 中国现代化的陷阱
  • 人口:中国的悬剑
  • 雾锁中国
  • 中国政府行为的黑社会化

最新文章

  • “乌克兰疲劳症”使台湾国际认知变清醒
  • 澳大利亚外长访华,两国关系重点难点何在?
  • 美国“老兵”纷纷炮轰军中“觉醒主义”
  • 江泽民时代的三个关键词之三:相对宽松
  • 江泽民时代的三个关键词之二:开放

好文荐读

好文荐读
  • 张锦华:警惕中共的锐实力——红色大外宣
  • 胡平:郑重推荐《中国:溃而不崩》
  • 当今中国信息库•当前中国解析式 ——评《中国:溃而不崩》
  • 僵而不死的百足之虫 ——评何清涟,程晓农《中国:溃而不崩》
  • 从一个陷阱到另一个陷阱

日文文章

  • 何清漣★フランスの「エレガント・レフト」が米国の極左を恐れる 2021年3月16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バイデンの中国政策の二つの顔 2021年03月11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何清漣★趙婷の「ノマドランド」が映し出す米・中の社会病  2021年3月9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米軍の最新の米中軍事対立情勢評価  : 2021年2月23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Featuring Top 4/903 of 日文文章

Read more

Meta

  • Register
  • Log in
  • Entries feed
  • Comments feed
  • WordPress.org
  • 美国对华外交的战略判断 世界与中国
  • 邓府驸马吴小晖演绎的“裙带经济学” 中国观察
  • 无就业,“新城镇化”=制造流民 ——“新城镇化”的难点(二) 经济分析
  • 房间里的大象:欧美出生的本土恐袭者 世界与中国
  • 温相的“扮傻游戏”还能玩多久? 中国观察
  • 调整公私权重,中国民企准备好了么? 中国观察
  • 一盘无法解套的死棋 中国观察
  • 中国的经济全球化之路:艰则易,顺则难 世界与中国

Copyright © 2023 清涟居.

Powered by PressBook News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