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清涟居

何清涟个人主页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 Toggle search form
  • 漫话“革命经费”的前世今生 历史与文化
  • 佩洛西访台后的世界:局外沸腾局内冷 世界与中国
  • 中美网络战,谁未准备好? 世界与中国
  • 从解说抵制奥运看中国宣传文化的谵妄 世界与中国
  • 奖廉不罚贪:自杀性质的制度性偷懒 ——评“383方案”的“廉洁年金制” 中国观察
  • 川普挑战的只是“政治正确” 世界与中国
  • 2016年:民主与专制政治的隔空较量 世界与中国
  • 已走到尽头的小农经济 ——关于中国农村、农民与农业的对话 学术思考

为地震灾民构筑走向新生活的起点――写于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前夕

Posted on May 11, 2009January 30, 2013 By Admin No Comments on 为地震灾民构筑走向新生活的起点――写于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前夕

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美国家庭影院影院频道(HBO)赞助完成的“劫后天府泪纵横”,可算是国际社会献给震灾中遇难的孩子的一瓣心香。

我在该片于纽约公演之前,已经观看过这部片子。与平面媒体的报道相比,影像资料的直观性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人们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深深体验了众多家长失去孩子的深深悲痛,以及弱者向政府讨要公道时那种无望的悲愤。在受到中国警方多方干预下制作的这部影片,虽然只能触及几十位学生家长与官方之间的互动,但因制片人夏明等人对中国国情的深刻理解与阐释,这部短纪录片已经直观地揭露了中国社会的真实一角。

直观的“注解”

什么叫做“豆腐渣工程”?人们通过影片观看到那一堆堆粉末,以及在粉末堆中露出头、被建筑商用来混充钢筋的钢丝,即使不懂任何建筑学原理的人,也明白了当地震来临时,在如此校舍中上课的孩子为何无法逃出生天。

什么叫做“救援来迟”?当一位家长泣不成声地讲述他听到女儿在废墟中呼救却无能为力时,观众能够体会到他曾经历的那种撕心裂肺、让人无法承受的痛苦。

什么叫做“无权者困境”?当看到众多家长手捧孩子遗像,欲列队前往成都请愿却遭到地方政府与警察的多方阻挠,而事后无一位官员因豆腐渣工程受到惩处,充分享有人权、自由的美国人才明白了“无权者困境”意味着什么。

什么叫做“官民之间缺乏互信”?这部片子提供了一些实例。比如德阳市政府用公交车将学生家长接至市高新技术办午餐时,一些家长担心这是“有进无出的鸿门宴”,向宋副市长声称“我们受骗都怕了,我们哪个都不敢相信”。德阳市副市长兼公安局局长陈证权到现场处理事件时,众百姓竟然不相信他就是市长,因为在中国,一位市长离百姓的距离非常遥远。

尽管上述场景发生在震难期间――这期间是中国官员努力消解民怨、表现和善的非常时期――远比中国许多官民冲突的实际场景文明,但也可以折射出中国民众的生存处境,反应中国人在面对强权欺凌时的痛苦与无奈。在汶川地震周年祭将至之时,这部片子将唤醒人们记忆中已渐渐淡化的汶川地震之灾。

天灾与人祸

与这部片子的中文名字“劫后天府泪纵横”相比,我其实更喜欢英文原名China’s Unnatural Disaster:The Tears of Sichuan Province,从英文直译应该是“中国的非自然灾难――四川的眼泪”。这个题目很直观地点明了四川震灾中的人祸因素。而这些人祸因素,已经成了震灾发生后四川社会矛盾的焦点。由于执意要查清官方一直要掩藏的人祸因素,四川现在已有多位人维权人士与独立调查者入狱,比如天网的主办者黄琦、西南大学退休职员曾宏玲、广汉退休教师刘绍坤、成都作家谭作人等,都是因为发表地震灾区的实况记录,揭示震灾的人祸因素而相继被捕。这充分说明在声称人权已经获得巨大进步的中国,民众连起码的知情权都被剥夺。

在中国,民众知情权被剥夺是多重意义的。以这次地震为例,它包含着震区民众获得地震预报的权利(纳税人供养的地震科研机构的用处就是预测,政府的责任是发出预报)、知晓地震中各方救灾款使用流向的权利,参与调查“豆腐渣工程”的权利,以及受害者对各级政府的问责权与要求国家赔偿的权利。只有拥有这些权利,灾区人民才能从劫难中走向新生。但是令人愤怒的是,中国政府不仅没有为灾区人民构筑这一让他们能够走向新生的起点,连受难孩子家长集体公开悼念孩子寄托哀思的活动也横加阻止。过去的一年中,这些家长受到当局持续的监视,他们的电话被监控,行动被限制。他们不能公开发言,也不能请愿。川震一周年前夕,来自中国各地的数千名警察已进入川震灾区,构筑了一道压制民众愤怒的森严壁垒。

纪录片中一位丧子母亲对着镜头说出的一句话掷地有声 ――“钱,我不 要!我们要记住这是一个血的教训,未来不能让它发生在其他人身上!”我很惭愧,汶川地震周年祭时,自己只能借“劫后天府泪纵横”这部影片,作为献祭孩子亡灵的鲜花。但我誓言,今后仍将竭尽绵薄,为推动中国的人权进步而继续努力。

(发表于BBC·点评中国,2009年5月11日,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8040000/newsid_8043400/8043466.stm)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中国观察 Tags:汶川大地震, 豆腐渣工程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 Post: 人民币国际化梦碎广交会
Next Post: 莫将统计数据当作宣传工具

Related Posts

  • 别让中国成为一个疾病蔓延的大国 中国观察
  • 解析习近平的“高压锅”治理模式 中国观察
  • 为公共利益而战的谭作人 中国观察
  • “白毛女”回延安:牛头难对马嘴的“革命教育” 中国观察
  • “面子工程”的千年一脉――“奥运猪”与隋炀帝、毛泽东的外事活动 中国观察
  • 新桃换了旧符,控制日益严厉——分析中青报事件引起的几个普遍误解 中国观察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公告

清涟居欢迎各位网友来访并留下足迹。如果有对本网站改善服务的建议,请留言。

导航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传媒观察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友情链接

  • 何清涟VOA博客
  • 何清涟文章日译文链接(由Minya_J先生管理)
  • 何清涟英文专栏(由Ariel Tian管理)
  • 何清涟英文博客(由@kRiZcPEc管理)
  • 夏小强的世界
  • @HeQinglian

学术专著

  • 中国现代化的陷阱
  • 人口:中国的悬剑
  • 雾锁中国
  • 中国政府行为的黑社会化

最新文章

  • 佩洛西访台后的世界:局外沸腾局内冷
  • 台海变局不期而至 美国从“装甲兵”变“保护人”
  • 佩洛西访台,为什么让世界如此沸腾?
  • Twitter记实:推友共忆胡温时代
  • 从“四不”到“六不” 台湾必须关注拜登外交战略正处于剧烈摇摆期

好文荐读

好文荐读
  • 张锦华:警惕中共的锐实力——红色大外宣
  • 胡平:郑重推荐《中国:溃而不崩》
  • 当今中国信息库•当前中国解析式 ——评《中国:溃而不崩》
  • 僵而不死的百足之虫 ——评何清涟,程晓农《中国:溃而不崩》
  • 从一个陷阱到另一个陷阱

日文文章

  • 何清漣★フランスの「エレガント・レフト」が米国の極左を恐れる 2021年3月16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バイデンの中国政策の二つの顔 2021年03月11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何清漣★趙婷の「ノマドランド」が映し出す米・中の社会病  2021年3月9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米軍の最新の米中軍事対立情勢評価  : 2021年2月23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Featuring Top 4/903 of 日文文章

Read more

Meta

  • Register
  • Log in
  • Entries feed
  • Comments feed
  • WordPress.org
  • 从“四不”到“六不” 台湾必须关注拜登外交战略正处于剧烈摇摆期 世界与中国
  • “以民制洋”的外交策略能够奏效吗? 中国观察
  • 在美国告别微信? 世界与中国
  • China’s Stability Maintenance System Faces Financial Pressure 英文文章
  • “众官做官却做贼”――从林嘉祥事件透视中国官员高犯罪率现象 中国观察
  • 教授下跪、空气特供与政府责任 国土生态
  • 中国政府与新富人的关系 中国观察
  • 中美关系,谁更能战斗在“伙伴”心脏里? 世界与中国

Copyright © 2022 清涟居.

Powered by PressBook News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