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知道紫藤庐这处所在,是从老友朱学勤90年代中期一篇散文中。那时,学勤介绍的重点是紫藤庐老主人周德伟先生——一位曾师从哈耶克、既秉承儒家道统、又以弘扬西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为己任的践行者所写的一副对联:岂有文章觉天下,忍将功业苦苍生。
朱学勤对这副对联的引用与感悟,让大陆知识分子开始了解紫藤庐及其主人。不少知识人访问台湾,必去紫藤庐一游,各种介绍周德伟思想的文章渐渐多起来,我也开始知晓紫藤庐的点点滴滴。这所邻近台大的日式建筑是国民政府迁台后分配给时任海关关务署长的周德伟先生的官舍,因其院落内种有几株紫藤树而得名。紫藤庐老主人周德伟先生的特立独行,南京的邵建先生已多次提及,比如当年身为北大学生之时,正处新文化运动之中,却不喜欢那份影响了一代青年走向革命的《新青年》;用白话文写作成为中文写作的主流时,却坚持用文言写作;青年时期出国,成为自由主义经济学大师哈耶克的门生,深受奥地利学派影响。凡此种种,使得儒家传统与西方自由主义精神在周德伟先生身上融合为一体,这种现象在今天很难想象,但却是少数民国人物特有的精神气质,主雅客来勤,紫藤庐有了周德伟先生这样的主人,在上世纪50年代也就成了以台大为中心的自由主义学者经常聚会的沙龙,对台湾学界影响甚大的张佛泉、殷海光、夏道平、徐道邻、陈鼓应等常聚于此纵议时政,抨击当时的蒋氏独裁政权。哈耶克那本《到奴役之路》的外文版就是周德伟先生送给殷海光并建议其翻译的。
紫藤庐的名字因此也就深深地印在我心中,希望有机会去台湾时一游,感受前贤之风范。
今年5月,去紫藤庐品茶这一愿望终于实现。及至参加了一系列在紫藤庐举办的文化活动并了解到它在台湾民主化过程当中发挥的作用之后,我才知道,在台湾文化人的心目中,紫藤庐的功能早已不只是一座茶馆,从70年代开始,它不仅见证了台湾民间力量的发展,还承载了文化、教育、政治等多种功能。
紫藤庐有此功能,当然与它的第二代主人周渝的精神气质极有关系。周渝的少年时代正逢1950年代,这时正值国民党败退台湾不久,从世界范围而言是自由资本主义阵营与共产主义阵营对垒初期;从台湾本岛而言,政治上是继续坚持专制还是走自由民主道路,经济上是坚持统制经济还是市场经济,文化思想上坚持严加控制还是放松的时候。当时正是台湾自由知识分子坚持反蒋氏专制之时,紫藤庐成了反专制人士论道之所。时值少年的周渝对父执辈的这些争论极感兴趣,这种思想底色使他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反对国民党专制政治的道路。
周渝先生还有一癖好,对中国茶文化的痴迷。从前人的“禅茶一味”、“茶即禅心”中,他发展出了自己的四字茶经:正、静、清、圆。他认为,一片小小的茶叶在水中可以展开一个小小的“自然道场”,一间茶馆或家居茶空间可开展出一角自然与人文的双重道场。自开办紫藤庐茶馆之始,周渝先生就将茶馆的使命定为“自然精神的再发现,人文精神的再创造”。他有句名言:“知识分子的特点就是忧国忧民忧天下,什么都忧,最后都忧成病了。紫藤庐就是给知识分子治病的地方。”这紫藤庐又是如何为知识分子治病?一是提供场所,办杂志,聚合志同道合之人;二是在同人们遇到国民党当局打压流离失所之后,为他们提供避难之所。
1975年,周德伟先生离台赴美之后,周渝接管了这所老宅,其时正值台湾民主化运动初起阶段,周渝参加了美丽岛运动,一些在这场运动中遭受挫败的失意者无处栖身,纷纷在此避难度过艰难时世。紫藤庐因此成为以后陈文茜笔下“反对运动记忆里最美丽的堡垒”,也成了林浊水回忆里“落魄江湖者的栖身之所”。
但如果以为紫藤庐仅仅只是政治人物聚合之所,却也小看了这个茶馆。茶馆之道在于包容,为人颇有古风的周渝先生的包容性又特别强。前来茶馆小聚的人士虽然身是客,却在这紫藤庐里感到轻松自如。我这次到台湾之时,看到过去几个月内的文化讲座就有多种,有画展、有音乐会,纪念辛亥百年的系列讲座更有来自大陆、港台的名家多位——在大陆,有关这个题目却成了禁区。我参与其中的这个“自由经济思想与中国经济”的讲座也在紫藤庐里开办,每次都座无虚席,台大、中研院及各路文化人物以及来自大陆的交换生都乐于参与。举办这种活动是紫藤庐的传统,如今在台湾颇有名气的舞蹈家林丽珍的事业就是在紫藤庐起步,她的第一支舞“不要忘记你的雨伞”就是在这个茶馆里策划并编排,最后成为台湾家喻户晓的艺术家。在台湾知识界颇有名气的以《台湾社会科学季刊》为标记的团体“台社”,就是在紫藤庐创办,至今20余年,每月定期在此聚会从未间断。紫藤庐的常客还有台湾文化名人尉天骢、白先勇、施叔青、李昂、辛意云等人。紫藤庐的故事,成了台湾一代文化人的集体记忆。
周渝作为茶馆主人,奇妙地将台湾的文化能量汇聚于紫藤庐。在台湾文化人的心目中,紫藤庐绝不止是一所茶舍,而是艺术的故乡、思想的故乡、人的故乡,是大家的精神栖息之地。当1997年台湾政府财政部欲收回紫藤庐时,在台湾引起轩然大波。台湾艺文界、学术界、茶艺界及台北市民甚至一些国际友人都参与了抢救紫藤庐的行动,纷纷连署向政府施压陈情。时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长的龙应台女士将紫藤庐指定为台北市的古迹而保存下来。当年的抢救小组成立紫藤文化协会 ,与周渝先生共同接受台北市文化局的委托,继续经营紫藤庐——从这次抢救行动就可以看出,如果不是紫藤庐在不经意之间,化为台湾文化人生命的一部分,很难有这种自觉的集体行动。
一座城市的文化需要有承托之地,巴黎人曾经赋予左岸咖啡馆以人文气质,认为是巴黎丰沛的人文思想滋养了“左岸”这个文化品牌,赋予了“左岸”一种法兰西文化的质感。对于一杯咖啡,左岸咖啡馆所倾注的不只是250公克的黑色液体,而是一份数百年来对人文思想的尊敬。这样的流行使得“在左岸咖啡馆喝咖啡”成了时尚, 不少到巴黎的游人也以到左岸一游为乐。
紫藤庐虽然还未成为左岸咖啡馆那样有名的世界文化品牌,但紫藤架旁简朴的茶舍,朴拙的茶杯里溢着清香的茶,构成了一种东方意味极浓的茶文化,慰藉着台北这座城市中来自中土的各色人等。人们聚集在紫藤庐不仅是品茗,更是寻找一块满足精神与自我的精神栖息之地。这座茶舍生于台北,长于台北,与台北的知识分子一道经历追求民主化的艰难历程,也与台湾的艺术家们共同营造了催生台湾本土艺术的文化氛围,使紫藤庐里弥漫着一份包容近现代西方文化的东方气质。对于我这位有国难回的异议者,紫藤庐几日的停留,极大地抚慰了我那多少有点疲惫的游子之心。
(原载美国之音何清涟博客,2011年6月30日,http://voachineseblog.com/heqinglian/2011/06/wistaria-tea-house/)
十年前就看到你的《现代化陷阱》一书,现在看来你担心的都成现实了,中国现在真成了权利寻租的时代,权贵资本主义。
中国历来都不缺少紫藤庐,远的有诸葛庐,近的有东林书院,然而那里历来都是所谓精英人物探讨如何蒙蔽民心,利用民力,奴役民身,搜括民财,欺压民众的聚会所,从来没有探讨过如何把民众当成和精英平等的生命体的。
你说的不会是中南海中共中央政治局吧!看来你还是比较了解。泄露国家机密!
是啊,中国只有特权者的诸葛庐,哪里允许小老百姓有自己的紫藤庐。
当初专制统治下的台湾,起码还能有个紫藤居,统治者还能睁只眼闭只眼地让这些识字人有个聚集的去处;想想对岸呢?熟悉北京的人都知道;在前几年北京有个叫《黄亭子》的茶屋,它就在元大都北土城遗址,燕京八景之一的《蓟门烟树》附近。《黄亭子》周末自由诗会在京城一时颇有名气。当时,少说方圆几百公里的识字人都愿意去那儿。在京城就这么一个指甲盖儿大小的可去之处,就这么一个可供活人喘气的地界儿;当局也不准许你存在下去。理由呢?理由是“没理由!你丫少废话!”
到過台北多次的我竟與”紫藤庐”緣慳一面, 可惜. 下來必去一游.
有些朋友訴說台灣城市”現代建築”不如上海北京, 我想,像紫藤廬這樣的事物, 讓台北有着豐富的內涵.
我在深圳呆了十余年,在那里有房、有职业,但从来就是漂泊者的感觉。那些现代建筑很压迫人。但游台北与日本京都,尤其是小巷里漫游,觉得平民色彩浓。有次晚上在京都小巷里溜达,晃恍然竟觉得自己回到了小时候的故乡:石板路,木结构民居,旧式深宅大院。。。如果不是日式灯笼提醒我,真觉得自己回到了已经消失的故乡。
以后一定去紫藤居品茗,相信你会喜欢的。
上海人从外地旅游回来,别人问他感觉怎么样,一般都会这么回答,不好,没有上海发达,没有上海的楼高。我想,这也充分说明上海人的文化涵养太低。
那些竞高的建筑再高,跟我们有关系吗? 老百姓只关心自己有没有一个栖身的安乐窝。当然,也要有一个精神上的安乐窝。
可惜,很多大陆人两者皆无。
有了网络真好啊!我能看到这个网站的专家评论,仅仅是因网络的存在。还有可以翻墙的东西。不然哪能!
当普适价值被强权围剿,当自由表达被强力扼杀,当民众正当诉求失去合法渠道,当文明政治的追求成为“邪恶”, 当国际通缉罪犯成了这里的贵宾,当你散步都会引起有人震惊时,你渴望的难道不就是世界上还有射入铁屋的一线阳光吗?在这里,在网络上的专家论说中,永远有人们渴望着的那种阳光和空气,有使人勇敢前行的力量之源。
何先生的思维美,文笔也美,喜欢这种舒畅,这种展示。
不必为有国难回忧伤。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祖国。只有在这种自由的空气里,才会孕育出像先生这样的良心学者们的文章。有一天,我们这里也有自由的空气时,你会欣喜地发现,原来注入这自由空气的,竟有您自己这么多的辛勤努力!
是我们大家一起在努力。我说,你们听,然后也说,一起说。诉说自己对阳光、自由的追求,控诉所处社会的黑暗,让大家在黑暗中能够感受到到温暖,你说是吗?
欢迎常来,你与很多常来留下脚印的网友也是我前行的动力呢。
洪哲胜想回应abc的质问,找不到该贴底下的”回复“处而无法置入。请帮忙把底下的回应放在它应该被放的地方。先谢了。!
===================================================
从因果关系来看,每一个结果,都是有原因的。但是,有时原因来自上帝的掷骰子,让人看了莫名其妙,就觉得这个结果的出现和存在是“没有道理”的或者“没有根据”的。所以,黑格尔助力所用的“合理的”这个定语或形容词,是指美一个存在,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有造成其生成存在根据或道理的。这与一般通用的、把“合理的”当作“对的”、“好的”不是一个意思。从这样的理解来看,中国社会的现实当然都是”合理的“,造成它有着今天这样的面目的根据,至少有中共的乱来,和中国人民的任其乱来。不是吗?
确确实实地说, 要在哲学和玄学之间划一条明显的分界线. 是困难的, 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
在自然科学领域有很多很多自然现象说不出原因, 那是因为到目前为止人类拥有的科学知识毕竟有限, 还不足以对任何自然现象的成因作出合理且精确的觧释,于是人们无奈地把它归为来自上帝的掷骰子,畄待后人觧决.
让我们不要谈哲学,哲学有时候太玄,只适合在学院討论. 也与美学无关. 让我们回到人类真实的世界, 回到今日的中国社会中耒吧.
请恕我坥率直言,你和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绝大多数社会精英一样, 用“现实的都是合理的”這種谎谬理论支持了一个専制独裁政权的存在, 支持了一个谎谬透顶的社会, 助纣为虐! 這種谎谬理论带给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的災难是无穷无尽的. 這種谎谬理论把中国自秦朝至今所有專制独裁政权说成是合理的, 並且必然会无绝期地继续合理存在——従今天到永远! 天啊! 中国人还有出头的日子?
毛泽东自1949年10月后的29中專制独裁带给中国人民的災难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现实的都是合理的”!
鎮反運動,土改運動,反右泒運動,无数人被杀,无数家庭被摧毁,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现实的都是合理的”!
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失败,三面红旗倒下,饿死了超过4000万人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现实的都是合理的”!
波澜壮濶的文化大革命運動,上穷碧落下黄泉更把毛泽东送上他一生事业的辉煌顶峰——–“现实的都是合理的”!
以此度之,想当然矣! 可怜的中国人民!
黑格尔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当中的“合理的”不是如你所理解的“对的”、“好的”,而是“有其存在的道理”的,不是无缘无故的。你所列举的那些事实,当然不是“对的”、“好的”。但是他们绝对是其来有自的,尽管可能杂有一些或然的原因(人们还找不到的原因,也就是通称的“上帝摇骰子”的随机结果〔outcome〕)。我们要理解黑格尔的话,得按照黑格尔本人的定义采行。你误解了他的定义,从而判定黑格尔把坏事说成好事,误导读者,这样的论断本身正是会引发误导的原因之一啊。
对于黑格尔这话的误解非常普遍,因为在中文的语境里面,“合理的”大抵是指“对的”、好的;而黑格尔拥的”合理的“在此有和此不同的意思。为了释疑,我请何清涟女士容我放进我的一篇旧文:
=================================================
黑格尔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我用白话来说说我的理解
洪哲胜
=================================================
黑格尔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是一句常常被引用的名言。引用
得适当时,它非常精辟,而且无懈可击。但是,它却也常常被误用,
而造成错误的论断,而且往往成为“为坏的事物辩护”的根据。因
此,理解黑格尔这话的原意,在正确的意义下用它来思考,来论证,
甚至来探索解决问题之道,是很有意思、也十足重要的。
一、“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说的是什么?
根据因果律,一个事物既然已经存在,它必定会有导致它“产生”、
“存在”的原因、理由、或者根据。不管所有导致它从“无”(不存
在)变成“有”(存在)的根据是好的、坏的、又好又坏的、还是又
不好又不坏的,这个事物有它“存在”的理由。而且,不管你对这个
“存在”着的事物的观感如何(是好的、坏的,又好又坏的、还是又
不好又不坏的),它“存在”了,它“其来有自”、“其来有因(造
果的‘因’)”、“其来有理(道理的‘理’、理由的‘理’)”。
我们不妨把这话通俗地理解为:“凡是存在的都是有它存在的道理
的”。
从上面的解说可知,凡是存在的,其存在决非上帝(如果有上帝的
话)随兴掷骰子的结果(outcome),而是某一组原因所造成的结
果。因此,所谓“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说的是:事物的存在,
不是无缘无故的,是有原因、有理由的。它的存在的背后是合乎一些
道理(一些具体的因果律)的。拥有理性的人们要理解这个事物的存
在并探索它嗣后的可能发展或走向,就必需去认识它所“合乎”的这
个“理”或这些“理”。
这样去理解“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人们“只好”注重思维的客
观性,“只好”注重科学,“只好”注重逻辑:从事实根据出发,采
用事物的因果关系,通过合乎逻辑的推论去认识、去探索、去检定。
二、随机现象也是“合理”的
当然,人们有时会碰到找不到其存在之原因或根据的事物,而把其存
在当做“随机”(random)或者“或然”(probabilistic)现象,
把它归于上帝随兴掷骰子的结果(outcome),而采用“或然律”加
以描述。比如,每年圣诞节前后的一周,某条公路几乎总会发生车祸
死人,到底今年的死亡人数会是多少?人们无法正确掌握所有的根据
和所有的因果关系,然后用逻辑推出这个数目;只好采用统计学的方
法,根据一些会影响车祸的比较重要的因子,相当好地把这个人数用
一个或然律分布描述出来。
尽管有着随机的现象,但是随机现象并非不“合理”,它还是“其来
有自”、“其来又因”、以及“其来有理”的,只是人们目前无法掌
握、或者无法很好地掌握而已,只好暂时安于把它们当做或然的现
象。
三、“合理”被误解了的“合理”性
以上的解说极端浅显,是连小学生都可以理解的。但是,还是有人会
常常误解它、误用它。有趣的是:这种“误解”和“误用”的现象也
是一种“事物”,因此,它也是“合理”的。底下谈谈这个误解之所
以会“存在”的“理”。
在中文的语境里,当我们说“某人的这个作为是合理的”,我们意味
者这个具体的作为是“有道理的”、“合乎理性的”、“可以理解
的”、“可以接受的”、甚至是“对的”、“好的”。这样的理解是
适当的,是合乎“约定俗成”的。因此,在中文语境中,“合理的”
被赋予褒义,有着“适当”、“好的”、“同意”的意味。
于是黑格尔原话被译成中文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之后,其中
的“合理”往往就被赋予了褒义,而原话就被解读成为“凡是存在的
都是适当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对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好
的”。它的如下原意反而就被忽视了──“凡是存在的都是有它存在
的道理的”。
在这样的误解之下,有些人就会说:
“黑格尔说:‘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因此,中共存在了,
它就是合理的。”
另外一些人反对这样的结论。这很对,但是由于他们也同样没有深入
认识这个问题,以至于把错误归结于黑格尔的原话,如此这般地指责
黑格尔:
“中共的存在怎么会是合理的?!黑格尔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合
理的’这句话胡说八道!”
四、小结
有关黑格尔这句话和“现实性”或“必然性”的部分就不说了。乐意
见到大家不再误用黑格尔的这句名言。
(2010-09-13)
“合理” 和 “道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不能互相替代.
如果 “现实的都是合理的”是正確的译法,那末我认为這是一个错误命题, (不要被权威吓倒)因为它否定了物质世界是变動的這条規律.因为它清楚无误地表明事物处于和谐的,没有矛盾,没有冲突的静止状态,失去了不断变化发展的動力.一切事物就象耶稣被钉于十字架一样,被钉死在永恒上,永远仃止发展.不进則退,人类必然退回奴隶制社会.——這显示否定了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規律.
凡是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原因或道理——–這是明白无误的真理.
我认为把 “现实的都是合理的” , “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译为 “现实的都是有道理的”, “凡是存在的都是有道理的”,更为貼切,准确, 才不致被误觧.
没有必要引入统计学.
好文!觉得关于”紫藤庐”的历史细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象征意义。
在中共无礼蛮横推行的文化沙漠中,许许多多人都在寻找心中的”紫藤庐”,一个免予恐惧,能够自由追求表达的”紫藤庐”。虽然中共仗着丰富的资源,能够在世界各处骚扰,渗透,摧毁““落魄江湖者”的精神栖息之地,但是自由主义者的”紫藤庐“还是会处处开花结果。对我来说,何老师的这片小小的博客,就是我心中的”紫藤庐”,虽然没有茶水,没有咖啡,而且更不会处处完美,但照样能找到互相慰藉心灵的浓浓情谊。
推动历史进程的从来就不是完美的过程。
谢谢尊驾对敝博的关爱。如果这个博客能够起到紫藤庐的作用,将是本人的最大荣幸。如有相见之日,定当请君品茗。茶道虽不如周先生精通,但于茶之道略窥门径。
感谢何老师的邀请,一定会找机会拜访。
当这些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悠然在茶馆里“反对”专制的时候,国民党正在抓捕、屠杀共产党人、左派分子(特别是左派知识分子)、工运人士,以及台独分子。台湾的独裁不是这些自由主义者推翻的,是台湾人民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甚至可以说,这些自由主义者本身就是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帮凶。台大是怎么成为所谓自由主义者的中心的?台大的左翼教师和学生被国民党抓的抓杀的杀,怎么这些自由主义者就能这么自得?紫藤庐是这些自由主义者表里不一、媚骨求荣的耻辱柱。
台湾的民主化主要当然是海内外本土力量的终于崛起而促成的。但是,它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运动的初期阶段,所有这些自由主义者在严厉的白色恐怖统治当中,勇敢地用言论对于蒋家家族独裁统治所作出的任何大小冲击,都或大或小地给它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助力。紫藤庐的从周德伟转到周渝、而终于成为了党外人士纵谈天下事的场所,等等,等等,不仅见证了、而且本身就成为了这个发展的一个场景。因此,小百姓对于何清涟的没有着重提到运动的这个主线,思图给予指出,是个好主意,但是他用这一点去抹杀所有这些自由主义者的贡献,则不但不公平,也无益于帮助读者更加清楚地看到台湾民主运动整个过程的全景。可惜。
其实,国民党派别的人将紫藤庐都当作是绿营的大本营。这当然是误读。紫藤庐的特点是不分党派,包容,因而几乎除了蓝营之外的各种人士都能在那里聚会。文中提到那年要以产权名义收回,也是蓝营当中有人不喜欢它的原因。一篇博文太短,承载不了许多东西,因而我只就它的包容与思想栖息之地这个特点来谈。中国现在没有哪个城市有这等地方供文化人与学者论道。我写这篇文章,其实是出于对中国本土缺乏文化承载之地的遗憾。小百姓这种情绪缺乏包容性,他应该看看林浊水等人的评价。
您说“国民党派别的人将紫藤庐都当作是绿营的大本营。这当然是误读。”不错,确实“有点”误读。因为,正如您所说的,当时“紫藤庐的特点是不分党派,包容,因而几乎除了蓝营之外的各种人士都能在那里聚会”。当时的党外可以说是几乎所有民主派别的统一战线,含盖所有的台独派,和一部分统一派。由于台独派是反对运动的主流,而追求民主的统一派在民主化之后,尽管绝少转而投向有着白色恐怖统治恶政的蓝营,却因为自己的统一诉求找不到市场、不再形成一个有实质意义的政治势力。因此,“国民党派别的人将紫藤庐都当作是绿营的大本营”,尽管“有点”误读,并非完全没有道理。这应了黑格尔的名言:“现实的都是合理的。”
“现实的都是合理的”?, 那末, 今天中国社会的现实都是合理的了?
应洪哲胜先生要求,代其贴在ABC先生之贴后面:
洪哲胜想回应abc的质问,找不到该贴底下的”回复“处而无法置入。请帮忙把底下的回应放在它应该被放的地方。先谢了。! =================================================== 从因果关系来看,每一个结果,都是有原因的。但是,有时原因来自上帝的掷骰子,让人看了莫名其妙,就觉得这个结果的出现和存在是“没有道理”的或者“没有根据”的。所以,黑格尔助力所用的“合理的”这个定语或形容词,是指美一个存在,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有造成其生成存在根据或道理的。这与一般通用的、把“合理的”当作“对的”、“好的”不是一个意思。从这样的理解来看,中国社会的现实当然都是”合理的“,造成它有着今天这样的面目的根据,至少有中共的乱来,和中国人民的任其乱来。不是吗?
并非是我的情绪缺乏包容性,而是事实是:自由主义者的空谈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国民党独裁统治的遮羞布,给人一种容许批评和言论自由的错觉和假象。台湾一直到80年代还有特务杀人,到现在国民党都还在对历史轻描淡写,虽然自由主义的春风在台湾已经公开的、合法的吹了好几十年。有人指出过,台湾的民主是从何而来的?是因为美国人和中国共产党走到了一块,与台湾断交了,使台湾国民党政府失去了国际上的支援和一切合法性,再也无力镇压反对力量,这才最终促使蒋经国说起他也是台湾人云云,最终取消党禁等等,走向民主。台湾的民主靠的是台湾人流了几十年的血,以及美国和中国大陆的无心插柳。自由主义者对台湾民主的贡献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或许有人真的会因为“自由主义者的空谈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国民党独裁统治的遮羞布,给人一种容许批评和言论自由的错觉和假象”而对独裁统治者的抱有过分的期待,但是,这样的影响如果有的话,也是极端微小的。首先,所有这些自由主义者载那种境况下愿意而且敢于发出终结独裁统治的声音,是要冒一定的危险的;第二,他们的言说除了有极小的可能让人们觉得国民党的统治不错啦,至少还有“容许批评和言论自由”,主要的还是让那一代的年轻人(或许有些真的会因为你所说的“自由主义者的空谈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国民党独裁统治的遮羞布,给人一种容许批评和言论自由的错觉和假象”而对独裁统治者的抱有过分的期待。但是,据我所知,这样的响如果有的话,也是极端微小的。
平实地说,所有这些自由主义者在那种强压的境况下,愿意而且敢于发出反对独裁统治的声音,是要冒一定的危险的。他们的言说除了你说的“造成假象”给独裁统治起到“遮羞布”的稍有可能之外,更多更大的是,用自由主义反对独裁的理念让那一代的台湾年轻人(包括后来为台湾独立运动献身30年的在下)眼睛更亮、思想更开放、并且从而献身党外民主运动和台湾独立运动。这个功劳也是很大的。
正因此,我才说:“小百姓对于何清涟的没有着重提到运动的这个主线(请参见我的原跟帖),思图给予指出,是个好主意,但是他用这一点去抹杀所有这些自由主义者的贡献,则不但不公平,也无益于帮助读者更加清楚地看到台湾民主运动整个过程的全景。”包括后来为台湾独立运动献身30年的在下)眼睛更亮、思想更开放、并从而献身党外民主运动或台湾独立运动。正因此,我才说“小百姓对于何清涟的没有着重提到运动的这个主线,思图给予指出,是个好主意,但是他用这一点去抹杀所有这些自由主义者的贡献,则不但不公平,也无益于帮助读者更加清楚地看到台湾民主运动整个过程的全景。”
浓浓紫藤情, 殷殷爱国心。好文!
受教,聽何老師娓娓道來的紫藤盧,令人心馳神往。反法之儒,和西方自由主義天然契合,即所謂普世價值。文明沖突論太過狹隘,北非茉莉花革命就是明證。
有一天如果能去到台湾,一定要去品一品这紫藤庐的茶。
也多么的希望这一天也是中国实现自由民主的一天。
上帝爱世人,一个人无论生活在哪里,只要接受了耶稣做自己生命的主和救主,这个人才获得真正的自由,紫藤庐,左岸是上帝赐给我们的礼物,在这些地方,人们可以轻松的喝杯茶或咖啡,可以自由的谈论人生命的奥妙,谈论文化艺术等一切美好的事物,可以揭露批判
独裁专制,评论万象,所以希望这样的地方能够更多一些,使人能够真正的领受到生命的真蒂与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