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清涟居

何清涟个人主页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 Toggle search form
  • 纪念柏林墙倒塌对中国的现实意义 世界与中国
  • 哈萨克斯坦政变,俄、中、西方谁输谁赢? Uncategorized
  • 紫藤庐的故事 读书与随笔
  • 救救年轻一代――从陈静在香港贿买考题案看中国的社会环境 中国观察
  • 黄金喇叭也吹不出中国好形象 世界与中国
  • 徐纯合之死缘起:国家亲权责任缺失 中国观察
  • 60年建国“成就”的内在逻辑矛盾 中国观察
  • 中国“单独二胎”的经济学分析 中国观察

两种制度的理想:中国梦与美国梦

Posted on March 23, 2013 By 何清涟 3 Comments on 两种制度的理想:中国梦与美国梦

2013年中国“两会”之后,中外“习粉”终于盼来了“习李新政”的主题词,即“中国梦”。其关键词仍是“国家繁荣,军力强大,让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质含义是让中国成为在世界上有制定规则权力的“强国”),“美丽中国”的肥皂泡又被黄埔江上漂浮的逾万头死猪无情戳破,因此中国政府的宣传重点就放在习近平对中国梦的重视,如习在就职宣言中“九提中国梦”,“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等空话上。

然而,大多数中国人都深感失望,因为他们知道,习近平阐述的“中国梦”,只是中国权贵的梦,是政治利益集团的梦,与民生并无关系。

 “中国梦”:国家主义的宏大叙事

可以说,习近平的“中国梦”内涵了无新意,仍然是从毛时代开始,历中共四代领导人而不衰的“富国强兵”方略,于重建改革共识毫无益处。

胡锦涛在其第二任期内,面临的最大危机就是“改革共识”破产。以邓小平“先富带后富”为主诉的“改革共识”之所以破产,一是北京当局只忙于“富国强兵”,不考虑民众的任何权利,包括生存权。二是从红色家族到基层恶吏都在疯狂掠夺公共财及民众生存资源;三是自2009年以来,北京政权为了保证中国经济增长这一虚假繁荣,让中国成了世界第一大“印钞机”,使用通货膨胀这一巧取豪夺手段掠夺民财。这一局面曾被胡锦涛的体制内批评者称之为“抱着定时炸弹击鼓传花”。

“富国强兵”这一梦想,上承中国自1840年以来的强国梦,在邓小平改革初期,几乎被中国社会各阶层不加思考地接受了。也因此,随着经济规模的增长与GDP总量的攀升,中国政府放在首位的是军事的现代化与国家地位的提高,而不是民众总体福利的增长。

应该说,仅就“富国”来说,这一目标已经达到——在中国,政府是国家的全权代表,因此,“富国”就是让政府变得富裕,早在2009年,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已经占GDP总量的三分之一。至于“强兵”一项则需要两说,从军费开支来说,中国已高居全球第二,据专家预测可能在十年内超过美国。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最新报告预测,从2008年到2012年期间,中国武器出口飙升162%,在世界排名第五。但军队的战斗力则需要实战检验,因为已有数位高级将领公开谈到严重的军中腐败对军队战斗力的不利影响。

随着中国国力的提高,中国政府真的“站起来了”。在国际事务中,没有中国的参与和支持,任何重大的决策都难以在联合国安理会获得通过。大量援外是中国获得“非洲兄弟”声援并与美国抗衡的重要手段。依靠这些本身人权纪录非常恶劣的国家的支持,中国“领导”古巴、津巴布韦、苏丹等国家先是成 功地将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变成了一个暴政者践踏人权的俱乐部,继而又使联合国改组人权理事会的目标流产,并使联合国无法形成任何批评中国人权的议案,包括谴责中共“文革”的罪行。

但中国政府“站起来”,并不意味着中国人民也能“站起来”。国家的强大并未改变中国人民的国内生存处境。中国人发现,他们的人生际遇与其父母的社会地位有密切关系,太子党、红二代、官二代、富二代既是“拼爹时代”的标志性产物,也是中国逐渐向“身份型社会”回归的标志。“红色家族”那令人炫目的财富神话,高官动辄数以亿计的“灰色收入”,以及以邻为壑的丛林法则让人与人之间、人民与政府之间彻底丧失信任。胡温十年还未谢幕,中国人面临的痛苦已经不仅是征地、拆迁、失业、通胀、贫富差距过大等类,无论贫富贵贱,社会各阶层都笼罩于环境污染、有毒食品与饮水安全的恐慌之中,人们愤怒,人们悲叹:食物、空气、水都被污染,中国人的生命尊严在哪里?

可以断言,习近平没有他的前任胡锦涛幸运,他铿锵有力地引述毛泽东诗词向世界描述他的“中国梦”之时,正是无数中国人在全球抢购奶粉并遭到限购抵制之日。黄浦江上那“不尽死猪滚滚来”的丑恶现实,更让沮丧的中国人认识到,所谓“美丽中国”比“民主中国”距离中国人更遥远。

美国梦:自由、民主的伟大结晶

对“美国梦”最物质化的解释是:一份稳定的工作,一套住房,一辆车。我知道“美国梦”的存在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当我从美国自由主义经济学名著《财富与贫困》中读到这一通俗的解释之时,很感震憾:一个世界第一的超级大国,其国民的理想竟是如此平淡,只浓缩为民生的诉求?

随着阅读的增加,我终于知晓“美国梦”的由来,以及它有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两大内容。美国自1776年立国以来,一直追求成为一个自由繁荣的国度。美国民主是建立在个人自由基础之上的宪政民主,“美国梦”的含义也以人的自由与富裕为主诉。不管是立国之初以每人得到大块土地为主诉的“美国梦”,还是后来以一份好工作、一套住房与一辆车为主诉的“美国梦”,其精神永恒不变,即指在起点公平的情况下,运用个人能力,通过参与社会和经济活动,为每个人的发展和繁荣提供可能。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美国梦还保证每个孩子拥有受教育的权利,以便他们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机会均等。

1931年,詹姆斯·特拉斯洛·亚当斯(James Truslow Adams)完成的《美国史诗》(The Epic of America),使“美国梦”一词家喻户晓。这部书的主题是:“让我们所有阶层的公民过上更好、更富裕和更幸福的生活的美国梦,这是我们迄今为止为世界的思想和福利作出的最伟大的贡献。” 30多年以后的“民权运动”,使美国从制度上彻底消除了阶级、种族的歧视。可以说,“美国梦”在精神层面上意味着一种可供个人选择的机会平等,无数美国人(包括移民)在这块美丽自由平等的土地上实现了他们的梦想。巴菲特在总结一生投资生涯时说的那句话世界闻名:“我最大的成功,是在正确的时间(1930年),生于一个正确的国家,即美国”,中国人熟知的基辛格、索罗斯与google创始人之一的布林,都是外国移民。

罔顾民权的“中国梦”注定是一枕黄粱

就其本质而言,“中国梦”与“美国梦”分别代表当今世界上政治文化的两极,体现了人民与国家之间两类完全不同的关系:

美国是民治、民有、民享的民主政治,人民的权利通过各种制度得到充分保障,在这一社会制度下诞生的“美国梦”,是美国人民为实现人之价值而设定的人生梦想。

“中国梦”以国家主义为主诉,为加强动员力而披上了一件“民族主义”外衣。中共政治骨子里仍是极权专制,中共最高领导层仍然奉行“朕即国家”,视自己为国家、人民、民族的当然代表,从“中国梦”的主题,到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内容,一切全是党说了算。因此,罔顾民生与民权,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中国梦”,既不是“民族的梦”,更不是“中国人民的梦”,它只是中共执政集团为自己打造政治合法性而吹胀的一个七彩肥皂泡,其延续时间不会比一枕黄梁更长。

(《中国人权双周刊》第100期,2013年3月8日—3月21日,http://biweekly.hrichina.org/article/5796)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世界与中国 Tags:中国梦, 何清涟, 美国史诗, 美国梦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 Post: “第一夫人”出访引起的网上波澜
Next Post: 21世紀ネット戦争ー61398部隊物語⑵

Related Posts

  • 俄罗斯的希望:中产阶级权利意识的觉醒-“六四天安门事件”23周年反思(二) 世界与中国
  • 中美关系,谁更能战斗在“伙伴”心脏里? 世界与中国
  • 一封写错收信人的联名信 世界与中国
  • 孔子学院:国内海外两本帐 世界与中国
  • 中美两国相遇于“振兴制造业” 世界与中国
  • 中美贸易战,台商何去何从? 世界与中国

Comments (3) on “两种制度的理想:中国梦与美国梦”

  1. Pingback: “美式拳”遇上了“中国太极” ——北京“新型大国关系”之说评析(2) | 清涟居
  2. Pingback: 「美式拳」遇上了「中國太極」-北京「新型大國關係」之說評析(2)◎何清漣/VOA 06-12-2013 | Taiwan Justice | 台灣公義網
  3. 无聊看客 says:
    March 26, 2013 at 08:24

    这篇怎么没有在美国之音的博客上发表?

    Reply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公告

清涟居欢迎各位网友来访并留下足迹。如果有对本网站改善服务的建议,请留言。

导航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传媒观察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友情链接

  • 何清涟VOA博客
  • 何清涟文章日译文链接(由Minya_J先生管理)
  • 何清涟英文专栏(由Ariel Tian管理)
  • 何清涟英文博客(由@kRiZcPEc管理)
  • 夏小强的世界
  • @HeQinglian

学术专著

  • 中国现代化的陷阱
  • 人口:中国的悬剑
  • 雾锁中国
  • 中国政府行为的黑社会化

最新文章

  • 习普会传达的信息,美欧会前应猜到
  • 四处漏风的中国金融为何至今表面安然?
  • 美国对华战略判断对世界的影响
  • 中国:美国“欧亚大棋盘”上曾经的盟友 ——重读布热津斯基的《大棋局》
  • 全球经济-政治版图之变:中美关系是杠杆

好文荐读

好文荐读
  • 张锦华:警惕中共的锐实力——红色大外宣
  • 胡平:郑重推荐《中国:溃而不崩》
  • 当今中国信息库•当前中国解析式 ——评《中国:溃而不崩》
  • 僵而不死的百足之虫 ——评何清涟,程晓农《中国:溃而不崩》
  • 从一个陷阱到另一个陷阱

日文文章

  • 何清漣★フランスの「エレガント・レフト」が米国の極左を恐れる 2021年3月16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バイデンの中国政策の二つの顔 2021年03月11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何清漣★趙婷の「ノマドランド」が映し出す米・中の社会病  2021年3月9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米軍の最新の米中軍事対立情勢評価  : 2021年2月23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Featuring Top 4/903 of 日文文章

Read more

Meta

  • Register
  • Log in
  • Entries feed
  • Comments feed
  • WordPress.org
  • 教育“回归”是香港祸害之尤 世界与中国
  • 2016年的世界:金砖之国成土坯(2) 世界与中国
  • 转型中的中国经济体制 程晓农文集
  • 中国失去对美经济依赖,风光难再 世界与中国
  • 中国“硬币”的两面:独裁之罪与平庸之恶 中国观察
  • 富士康在美投资变局的背后 世界与中国
  • 2022-2024:美国政治制衡机制的恢复 Uncategorized
  • 上海世博会之殇 经济分析

Copyright © 2023 清涟居.

Powered by PressBook News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