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清涟居

何清涟个人主页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 Toggle search form
  • 德国的危机:“政治正确”下的媒体失灵 世界与中国
  • 一文或起千重浪,疫情真相重解读 世界与中国
  • 中美共构G2原是梦—北京“新型大国关系”之说评析(1) 世界与中国
  • 两会代表观刑:被囚之虎与打虎路线图 中国观察
  • 中美贸易战暂停的“乌克兰因素” 世界与中国
  • 美国退群,只因不想当冤大头 世界与中国
  • 中国经济之病,根在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分析
  • 香港股市正在步中国股市的后尘 经济分析

何谓“国家形象”? ——中宣部妄解“软实力”的背后

Posted on March 30, 2013 By 何清涟 No Comments on 何谓“国家形象”? ——中宣部妄解“软实力”的背后

最近中国关于“国家形象”的宣传很出彩。当北京雾霾聚而不散、黄浦江死猪继续漂流,世界不少国家都在限制中国游客多购奶粉之际,中国媒体一致宣传:中国有了一位美貌优雅的第一夫人,国家软实力大大提升,国家形象获得极大改善。

这种宣传的荒谬,责任当然不在彭丽媛女士,在于中宣部对“第一夫人”应该具有何种品质的理解完全错误。这种错误,一是缘于中宣部对“软实力”、“国家形象”有一套中国特色的解释;二是中国官场养成的恶习不经意的流露,这一恶习就是,女人的美貌便是资源。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内政如此,宣传时自然就想不到有何不妥。

中国到底需要哪种第一夫人?

第一夫人受到的尊敬与君主制国家的王后、女王不同。第一夫人没有血缘给予的先赋优势,其气质和社会形象主要依靠自己养成。中国与美国在政治体制与文化观念等方面相差太大,给第一夫人展示风采的机会其实不多。本文就以与中国政体比较接近的国家即20世纪中期的阿根廷做比较对象。

阿根廷曾有一位举世闻名的庇隆夫人。伊娃·庇隆原名艾薇塔,演艺出身,美艳绝伦,演艺生涯也使他积攒不少财富。但她登上政坛后,根据社会需要重新塑造自身形象。阿根廷当时已实行了民选制,社会底层拥有数量庞大的选票,她为了帮助丈夫胡安·庇隆争取工人的选票,强调她出身穷苦,以此显示她与下层阶级有血肉相连的关系。由于她的出身和她对工人的同情,伊娃成了“无衫者”团体的领袖。成了一位为穷人、孤儿和其他弱势群体奔走呼号的民粹主义斗士。在她声名最鼎盛时期,她甚至被称为“穷人的圣母”。但庇隆夫人的支持者看重的是她为他们的权利与利益在奋斗,美貌只是起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中国民众至今并未明白,自己究竟需要一位什么类型的第一夫人。互联网上连“母仪天下”这种帝制时期的用词都大量出现,再联想到“南巡”之类,说明中国政府与不少中国人潜意识里还将自己当作帝制王朝。既然如此,我也就拿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仪天下”来说事。其实,“母仪”本意并非指形象美艳,而是指德行,意思是皇后是天下之母,对万民要如母亲般慈祥。中国历代皇后当中,至少有十多位名垂青史的贤后,但史书夸称的是这些皇后之德,而不是其貌。其中只有汉光武帝的皇后阴丽华,与光武帝患难相共,德容兼备,属于皇后极品。

彭丽媛女士并非寡德之人。从历年的公开报道来看,她平易近人,不以夫家的背景自傲,本人自奉简朴,相夫教子均有所成。她也关心公益,比如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时她赴灾区义演,在那里与她16岁的女儿习明泽不期而遇,其时习明泽正在地震重灾区的汉旺镇当志愿者,参与抢救伤者,为地震灾民做心理辅导。早在2006年初,彭女士就接受了卫生部的邀请,成为一名预防艾滋病义务宣传员。去年10月,她作为第一夫人后的第一次露面,就是去看望过艾滋病患者。在现阶段的中国高官夫人中,这些品质都很难得。

习近平接党中共掌门人之时,正是国内社会矛盾激化,生态危机逼近。由于中国政情限制,彭女士的活动空间当然远不如庇隆夫人那样自由宽阔,但她的本来形象有利于安抚社会底层。中宣部不知为何,偏偏不从这方面塑造这位第一夫人的爱心形象,却大肆宣传“中国终于有了一位美貌高雅的第一夫人,极大地提升了国家形象与软实力”。这一对软实力与国家形象令人啼笑皆非的浅薄阐释,完全暴露了中共权贵阶层的暴发户心态。不重德却重色,恰恰就是中国官场贪官与暴发户欣赏女人的标准。外交是内政的延续,中宣部也习惯成自然地用这种标准来塑造自己的第一夫人,这对彭丽媛女士来说是种不幸。

宣传手法的拙劣,让人怀疑背后另有目的。李剑芒在微博上说:“一则消息称;香港媒体人过分吹捧彭背后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包括北京一些媒体被开绿灯大肆报道,背后的‘黑手’其实正是讨厌习的人,他们就是要借此让对习与彭的宣传取得反效果,引起国人反感。”对这则消息内容之真假我无法判断,但北京对“第一夫人”的宣传包装手法之拙劣愚昧,却有目共睹。

中共对“软实力”的错误理解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从鸦片战争以来一直是个问题。进入现代文明的艰难与本国历史包袱之沉重,现实问题之纠结,导致中国人在西方文化面前一直是自卑与自傲并存。毛时代是闭关锁国,对外交道有限,从邓小平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才算是与西方文明世界有了越来越多的接触。邓是魅力型领导人,在对外交往中是本色流露,但因当时国门初启,倒也无国家形象之虞。但自邓之后,江胡两代领导人都有对外塑造形象的问题。无论是江朱还是胡温时期的中宣部,对“国家形象”与“软实力”内涵的认识,都还没象今天中宣部这般胡乱发挥。

国际社会对“软实力”的通行解释,我已经在“‘第一夫人’出访引起的网上波澜”一文中加以介绍,即“文化、政治价值观与外交政策”,从无任何国家将第一夫人的容貌当作“软实力”。但中共政府一直在拒斥西方的普世价值,显然也不愿意接受西方社会对“软实力”的看法。考虑到中国近十余年来,花巨资在世界106个国家办了近360所孔子学院,说明中共还是知道自己那套所谓“毛邓三科”,不能作为“软实力”在世界推广,只好将曾被毛泽东彻底批判的孔子名号拿出来,做为中国“软实力”的招牌。接下来我们看看,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如何解释一国“软实力”的。

中国传统文化当然没有“软实力”一词,但对国家实力却都有相当接近的解释,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老子与孟子的“三宝”之说。老子认为,君王应该以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为“三宝”。第一宝是“慈”,即君王对百姓要慈爱。老子生逢春秋乱世,当时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天下混乱,民生艰难,所以他对统治者提出了“慈”的要求,希望为政者爱民如子。第二宝是“俭” ,即约束、节制的意思。老子认为,治国养生,统治者要对自己收敛约束。对君主来说,就是不轻易用兵作战,减轻百姓负担,如此人民生活才会安乐。不敢为天下先,主要强调统治者在利益面前不要争先,北宋范仲淹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这里引伸而来。孟子以土地、人民、政事为诸侯之“三宝”,如果某个诸侯把珍珠美玉当成宝贝,那么祸患必定会降临其头上。

中国政府如果还想继续统治这块土地,应当以政改为先,以“清廉政府、清洁环境”为国家形象的主诉。多年来,中国政府将“金钱外交(经济援助与订单外交)+大外宣”作为软实力,既不能获得国际社会尊重,还殆笑世界。少数“拥抱熊猫派”学者出于对中国政府的善意,已经提出规劝,如美国的沈大伟。如今中宣部竟然荒唐到以“第一夫人”的美貌为“软实力”,说明这个政府与世界文明不是日益接近,而是渐行渐远。

(原载何清涟VOA博客,2013年3月26日,http://voachineseblog.com/heqinglian/2013/03/state-image/)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中国观察 Tags:中宣部, 何清涟, 国家形象, 第一夫人, 软实力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 Post: 21世纪:骇威慑替代核威慑? ——关于61398部队的故事之三
Next Post: “天然气预购”的背后是什么?

Related Posts

  • 梁稳根现象:民营企业的政治生存术 中国观察
  • 一个将中国政府钉在耻辱柱上的国际“奖” 中国观察
  • 是谁把中国变成一个精神病大国? 中国观察
  • 一部《大明劫》,承托万民意 中国观察
  • 荒谬的慰藉:美国百年前比中国还腐败 世界与中国
  • 郑州水灾,香港人为何不再热心捐助? 中国观察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公告

清涟居欢迎各位网友来访并留下足迹。如果有对本网站改善服务的建议,请留言。

导航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传媒观察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友情链接

  • 何清涟VOA博客
  • 何清涟文章日译文链接(由Minya_J先生管理)
  • 何清涟英文专栏(由Ariel Tian管理)
  • 何清涟英文博客(由@kRiZcPEc管理)
  • 夏小强的世界
  • @HeQinglian

学术专著

  • 中国现代化的陷阱
  • 人口:中国的悬剑
  • 雾锁中国
  • 中国政府行为的黑社会化

最新文章

  • “乌克兰疲劳症”使台湾国际认知变清醒
  • 澳大利亚外长访华,两国关系重点难点何在?
  • 美国“老兵”纷纷炮轰军中“觉醒主义”
  • 江泽民时代的三个关键词之三:相对宽松
  • 江泽民时代的三个关键词之二:开放

好文荐读

好文荐读
  • 张锦华:警惕中共的锐实力——红色大外宣
  • 胡平:郑重推荐《中国:溃而不崩》
  • 当今中国信息库•当前中国解析式 ——评《中国:溃而不崩》
  • 僵而不死的百足之虫 ——评何清涟,程晓农《中国:溃而不崩》
  • 从一个陷阱到另一个陷阱

日文文章

  • 何清漣★フランスの「エレガント・レフト」が米国の極左を恐れる 2021年3月16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バイデンの中国政策の二つの顔 2021年03月11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何清漣★趙婷の「ノマドランド」が映し出す米・中の社会病  2021年3月9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米軍の最新の米中軍事対立情勢評価  : 2021年2月23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Featuring Top 4/903 of 日文文章

Read more

Meta

  • Register
  • Log in
  • Entries feed
  • Comments feed
  • WordPress.org
  • 达沃斯论坛:中国为什么孤独? 程晓农文集
  • 中国梦“焕发”是痴人解梦 ——解析《“美国梦”焕发在中国》 世界与中国
  • 川普挑战的只是“政治正确” 世界与中国
  • 让世界认识一个盗贼型政权 ——《中国离岸金融报告解密》的意义 世界与中国
  • 美国总统大选波涛迭起 世界与中国
  • 郑州水灾,香港人为何不再热心捐助? 中国观察
  • 历史无情亦有情——为纪念赵紫阳逝世而作 读书与随笔
  • 土地所有权是重建乡村社会的前提 中国观察

Copyright © 2023 清涟居.

Powered by PressBook News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