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3日
http://www.dadi360.com/blogpreview/blog392863.html
我 想与大家分享一下今年暑期的阅读。如果你们还没有机会读到艾里克.格林坦斯写 的”爱心与铁拳”(Eric Greitens: The Heart and The Fist — The Education of a Humanitarian, the Making of a Navy Seal)﹐我极力推荐此书可作为今年暑期 阅读的一选﹐每一个人都值得去读此书。我被作者的勇气﹑人道主义与爱国情怀而 深深地感动。更使我欣慰的是﹐在如今这个被利欲充斥的物质世界上﹐竟然还存在 著像艾里克这样执著的理想主义者。世界的前途由于有了这样的年轻人而显现光明。 当艾里克还是个孩子时﹐就表现出了对历史的浓厚兴趣﹐并沉迷于各种探险 与勇士的 故事。他曾一度对这个世界过于”安全”与每个角落都无”险”可”探”而感到失 望﹐懊丧自己”生不逢时”。然而﹐1993年﹐19岁的他第一次出国﹐其中国之行及 他在那儿的遭遇改变了他的想法与追求﹐使他意识到他原来”生正逢时”在一部活 的历史之中。他开始不再一心想探险﹐而是思考如何选择一个有意义的人生旅途。
与许多理想主义者一样﹐艾里克立志以无私的奉献改变世界。从他上大学开始﹐特别 是在获得”罗德”(Rhodes) 人道主义奖学金﹐赴英国牛津大学学习研究人道主义历 史期间﹐为了寻找更好的援助方式﹐他作为志愿者多次深入世界各地战乱国家的难 民营﹐救助那里的儿童﹐包括参加了德兰修女 (Mother Teresa )等设在贫困地区的 慈善机构﹐为那里的穷人与残疾人服务。在亲身体验到一个个受害者的惨痛经历后﹐ 他不得不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当无辜者受到侵犯时﹐若没有强者的武力保护﹐即 使再多的慈善服务与人道援助都无济于事。为此﹐他积极推动 “必要时用武力保护 弱者结束各种人类的清洗和屠杀”的理念。然而在撰写此一主题的论文时﹐他却不 断地被一个挥之不去的念头所困扰﹕我怎能让别人去为我阐述的理论承担危险而自 己却退避三舍袖手旁观呢﹖
艾里克26岁时获得了牛津大学的博士学位。同时成为了一个出色的多次获得金牌的拳 击运动员。但他拒绝了垂手可得的商业界的高薪聘书﹐毅然参加了一年只有一﹑两 万美元津贴的美国”海豹”精英特种部队的预选队。在80%到90%淘汰率的严酷训练 中﹐并不算年轻的艾里克以他惊人的勇气与难以置信的毅力成功地闯过了最后”地 狱星期”的近乎挣扎于受刑与死亡线上的高强度选拔﹐成为了”海豹”精英特种部 队的军官。”九一一”后﹐他远赴肯尼亚﹑泰国﹑阿富汗﹑伊拉克等地执行各种艰 巨的剿恐任务﹐经历了无数危险的战斗。但是﹐即使在他身带最具杀伤力的武器的 时候﹐他的人道主义理念却从未泯灭。
2007年﹐艾里克从伊拉克回国﹐可他并没有解甲归田。他访问了众多的在战争中严重 伤疾的军人﹐了解到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渴望重新归队服务﹐但却力不从心。于 是﹐他捐出了自己的军人津贴并筹集资金﹐创办了一个非盈利机构﹐”重任在继” (Mission Continues)﹐ 旨在帮助残疾的军人运用各自的能力找到新的贡献目标﹐ 为社区继续服务。
在艾里克的感人又震撼的故事中﹐从头到尾贯穿了一个简单又深刻的主题﹕你必须是 个强者才能成为好人。同时﹐你必须是个好人才能成为强者。
联想到近来在华人中讨论的热门话题﹐这本书可能有助于我们理清些常识问题﹐即﹐ 怎样对待手持屠刀残杀无辜危害生命的刽子手﹖爱人如己和惩罚罪恶是对立的吗﹖ 保护弱者和打击凶犯是对立的吗﹖同情受害者和讨伐施暴者是对立的吗﹖… …这本 书的标题与艾里克的经历是否给了我们一个非常明确的提示–在这个美丽又充满 罪恶的世界里﹐”爱心与铁拳”是不可分割的最好的结合。
朋友们﹐我相信你与我一样执爱著我们这片自由的土地–美国。读罢此书我掩卷沉 思﹕究竟什么才是”美国精神”﹖是开拓﹖是奋斗﹖是奉献﹖是博爱﹖是承担付出﹖ 自由进取﹖是嫉恶如仇伸张正义崇尚生命﹖
在艾里克的书里﹐有这样一段平朴的直叙﹕
如果我留在了牛津或去了一家有名气的大公司﹐我可能一生永远与那些有著相同背景 的人生活在一起。同僚们”多元化”﹐来自不同的国度﹐可他们之间却十分相似。 他们深谙什么才算教授或律师﹐可他们却不懂一个警官的职责与那些以自己肩头的 份量为己任的士兵。他们轻易地以国际”地球村”的公民自我定位。而在这个特种 部队的预选队里﹐每个人则简单地认为﹐我是美国人。
成用在送给我的一张结婚纪念卡上曾这样写道﹐” 历史的理想主义是不朽的墓碑。 现实的理想主义是失败的英雄”。 可理想主义者艾里克却是个走向成功的年轻的英 雄。或许﹐世界正在期待著一次理想主义的复兴。
在此﹐附上这首”啊﹐美利坚”乐曲 (视频: http://youtu.be/-_XG_fnS9JY )﹐仅 献给那些拥有爱心和铁拳的勇敢的美国人。
希望你会和我一样喜欢这本书。
祝各位暑期阅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