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清涟居

何清涟个人主页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 Toggle search form
  • 中国政治生态“大跃退” 中国观察
  • 台海三方博弈:非战争军事行动、豪猪战略与API 世界与中国
  • 中国的“战时状态”防备谁? 中国观察
  • 中国农村:是通向“新农村”还是“救亡”? 中国观察
  • 卡扎菲挨打,北京缘何心痛? 世界与中国
  • 武汉肺炎引发的全球恐慌刚刚开始 Uncategorized
  • 21世纪中国面临的挑战 程晓农文集
  • 严峻现实:中国成世界重组的轴心 世界与中国

推事记趣:国家之义与自由之意

Posted on April 22, 2014April 26, 2014 By 何清涟 1 Comment on 推事记趣:国家之义与自由之意

语言(词汇)与思维是外壳与内在的关系,从对关键词汇含义的理解,可窥一种文化共同体的思维状态。本篇文章是想辨析两个在中国极易引起思维混乱的词汇,即国家、自由。

导致我想写这篇文章的是五柳村网站刊出一篇“何清涟《虚拟血缘关系不产生社会凝聚力》引出的议论”,以及我在推特上与几位网友对自由与理性关系之探讨。

*现代中文对“国家”的误解*

先简单介绍我2011年9月载于VOA的那篇“虚拟血缘关系不产生社会凝聚力”的旧文主题。在中国的教育与宣传中,国家与政府(政权)经常混合使用,不少人总以为中国政府就是中国、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天然代表。每当有人批评政府腐败,尤其是在海外批评,总有一些人好用“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是为忠孝”来辱骂批评者。针对上述现象,我写了“虚拟血缘关系不产生社会凝聚力”,文中提到共产文化的一个特点,即喜欢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比喻人民与国家(实际是代表国家的政权)的关系。中国那只由雷锋唱成经典的“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还有在80年代出现的“党啊,亲爱的妈妈”,都是用虚拟的母子血缘关系来借喻党与人民的关系,而且被赋予一种儿子对母亲之间的单向的不可背叛之含义;不管这位“母亲”做了多少不好的事情、犯了多少错,“子女”连批评的权利都没有,脱离、背叛都是违反“伦常”的。当年斯大林就以“苏联各族人民的父亲”自居,金日成与金正日父子两代都是“朝鲜人民的父亲”。其他独裁者也有类似爱好,比如卡扎菲就曾是“利比亚人民的好父亲”。

五柳村的讨论当中,多数赞成我的观点。但也有反对的,比如“思考题:【母】残暴不公,是不是我们就可以宰了她,换个外国母亲?”还有“@三思柯南:”真正爱国的人不会嫌弃自己的祖国”。

这类人的问题在于混淆了“政权”与“国家”二者。如果在英文语境中,这个问题比较容易谈清楚。英语中指涉国家的词主要有两个,即state 与country,前者指国家机器,后者指国家(指疆域意义上的,类于中国人常说的“生我养我的那块土地”)。在英语世界里,人们只会说 I love my country,即“我爱我的国家(或生我养我的土地)”,绝对不会说 I love my state(我热爱这个国家机器)。如果有人要这样说,听者会很不理解。我当年在国内受国安全天候监视之时,有位深圳白领送了我一张美国影片光碟,说那就是我当时的处境。这张光碟的名字就是Enemy of state,中文译名“国家的敌人”,指的就是这个人成为了政权之敌,并非是country之敌。

我在推特上陈明state 与country的不同,指出中共长期以来有意混淆国家与政权二者的关系,将中共政权等同于国家的天然代表,提倡爱国主义就包含着爱政府之意。不少网友甚是赞同。 野罂粟@WilderMohn提供了两点见解,有利于消除中国人在国家一词上的误解之魅:“台湾解释的“国家”包括3要素:土地、人民和政府”,大陆对国家的解释是“按照马克思主义:阶级统治的工具,其中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我看大陆《宪法》上写:‘国家举办学校’,就乐了。按照大陆自己的解释,就是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工具在‘举办学校’;‘国家’是常用词,当有人说“爱国(家)”时,应该先想想爱的是哪个国家”。我回应说,台湾的国家概念是从中国古代“国有三宝,土地、政事、人民”衍生来的,比中共现在使用的“国家是暴力镇压机器)(源出列宁“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器”)要好得多,因为如果按照中国官方的解释,要中国人爱国,就是让人去爱这些镇压人民的机器。非常荒谬。

*中国对“自由”的解释与英语的freedom, liberty*

这也是大多数中国人谬解的一个概念。

4月15日及其后的讨论,涉及不少中国人对民主与自由的误解。滑翔戟 @gliderhook回应我关于民主、自由与理性的分析时以康德为例,说康德定义自由是“人按自己制定的规则行事”。这就推论出民主制,促使人有权制定规则,而不只被动接受自己无法参与制定的规则。这就是“有区分”的好处,但中国人只会盯着“自由”定义,说康德太“狭隘”。

有网友认为,中国人能够好好理解“自由”。我认为中国人对自由的定义忘记一条前提,即在“群”(社会)“己”(个人)边界范围内,即法律基础上与自律之下的自由,总认为自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骂人也是言论自由。关于这一点,我以前曾有感于凤姐(罗玉凤女士)声称要“放火烧了美国移民局”,写过一篇“美国言论自由的边界”(2013年8月),指出言论自由不是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有法律规定,不可对他人使用威胁性的语言与恶意诽谤。

野罂粟 @WilderMohn 立刻查找资料,结果如下:“ 《辞源》里有‘自由’:谓按己意行动,不受限制。“(商务,4卷本,第3卷,第2583页,1992年,北京”。这条信息倒是可以帮助人认清中国人关于自由的看法,不仅来自于教育,也来自于包括被视为知识来源的辞典工具书。顺便说一声,文革及文革前,中国人关于自由主义的看法,主要来自于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这本小册子,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命令不服从,个人意见第一”等是自由主义的表现。

还是用英语来解释比较好。英语的自由有两个词,Freedom 与liberty,但使用起来有不同的语境与对应关系。Freedom讲的即每个人都有追求自由的权利,与《辞源》解释相近,华府韩战纪念碑的著名铭文:Freedom is not free也是从这个层面谈的。

但是,如果人人都有追求自由且不受限制的权利,这个世界岂不乱套?因为人是经济人,从本性上来说都是尽最大可能追逐私利者。因此,对应于法律基础与自律之下的自由,英语中有liberty。著名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哈耶克在《自由秩序原理》这本书中,阐释了自由和理性的关系,指出二者是一对互为条件、 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孪生兄弟”。

哈耶克认为自由对人类来说有两层意义:一是自由的能力、二是自由的权利。所谓“自由的能力”意指哲学意义上的自由,接近freedom,即人人有追求自由的权利;“自由的权利”指的是政治意义上的自由,即个人在生活中到底有多大的随意言行的权利,即liberty(在法律与自律双重限制下、有边界的自由),因此,所谓对自由的剥夺,只能解释为人对人的政治权利的剥夺,而不能理解为自然力对人的选择自由的制约。这意思很清楚,政治层面上的“自由”是个人权利的大小和完善程度的问题,而不是指个人反抗和超越自然力对他限制的“能力”。

这种讨论对时下的中国人很有意义,至少参与讨论者明白了“《辞源》的解释那叫随意,不是自由”,“想干什么就要干什么,那是猴类理解的自由”。

(原载何清涟VOA博客,2014年4月22日,http://www.voachinese.com/content/he-qing-lian-20140422/1899058.html)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读书与随笔 Tags:国家, 盗贼型政权, 自由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 Post: 虎退治の英雄・武松と大虎連のあぶなっかしい平衡状態
Next Post: 「平和的興隆」の看板を下ろし、「国家安全」が登場

Related Posts

  • 外国商人如何被“中国特色”同化的故事 读书与随笔
  • 温哥华会议之外风波恶 读书与随笔
  • 一幅中国政治的全景鸟瞰图 读书与随笔
  • 剔骨还父,唯大智者大勇者方能--悼李慎之先生 读书与随笔
  • 我经历了桑迪飓风 读书与随笔
  • 婚姻中的经济学──读格雷·贝克的《家庭论》 读书与随笔

Comment (1) on “推事记趣:国家之义与自由之意”

  1. fan says:
    June 1, 2015 at 20:55

    “猴类理解的自由“,如果猴类可以像人这样自以为是的解释规则,那不也叫人了吗。人不首先是动物,然后才是人吗。
    本来是不矛盾的,大自然赋予生物自由、公平竞争这样的本能,是至高无上的,其他都是人附加的,到你这里给对立起来了,真应该多看看霍金、费曼那些科学家的书,人类思想的前沿早已经发展了。
    特喜欢何女士的文章,仗义执言,逻辑清晰。忽然看到这带讽刺性的、有些愚昧的结语,怎么感觉对自由的理解差些火候啊?《辞源》解释了最基本的部分,没有任何问题。
    得罪了,因为太喜欢你了。

    Reply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公告

清涟居欢迎各位网友来访并留下足迹。如果有对本网站改善服务的建议,请留言。

导航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传媒观察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友情链接

  • 何清涟VOA博客
  • 何清涟文章日译文链接(由Minya_J先生管理)
  • 何清涟英文专栏(由Ariel Tian管理)
  • 何清涟英文博客(由@kRiZcPEc管理)
  • 夏小强的世界
  • @HeQinglian

学术专著

  • 中国现代化的陷阱
  • 人口:中国的悬剑
  • 雾锁中国
  • 中国政府行为的黑社会化

最新文章

  • “乌克兰疲劳症”使台湾国际认知变清醒
  • 澳大利亚外长访华,两国关系重点难点何在?
  • 美国“老兵”纷纷炮轰军中“觉醒主义”
  • 江泽民时代的三个关键词之三:相对宽松
  • 江泽民时代的三个关键词之二:开放

好文荐读

好文荐读
  • 张锦华:警惕中共的锐实力——红色大外宣
  • 胡平:郑重推荐《中国:溃而不崩》
  • 当今中国信息库•当前中国解析式 ——评《中国:溃而不崩》
  • 僵而不死的百足之虫 ——评何清涟,程晓农《中国:溃而不崩》
  • 从一个陷阱到另一个陷阱

日文文章

  • 何清漣★フランスの「エレガント・レフト」が米国の極左を恐れる 2021年3月16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バイデンの中国政策の二つの顔 2021年03月11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何清漣★趙婷の「ノマドランド」が映し出す米・中の社会病  2021年3月9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米軍の最新の米中軍事対立情勢評価  : 2021年2月23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Featuring Top 4/903 of 日文文章

Read more

Meta

  • Register
  • Log in
  • Entries feed
  • Comments feed
  • WordPress.org
  • 美國慎防中國漸進的軍事威脅 世界与中国
  • 『透视中国』何清涟:难以承受的重负 – 社保篇 采访与演讲
  • 北京将如何应对债务危机? 经济社会
  • 灰色的是企业家还是中国政府? 中国观察
  • 危机意识与未来的政治蓝图——析共识网的“共识之途:采访张木生” 中国观察
  • 社会上升管道梗阻:中国近现代三次精英出走的原因 中国观察
  • 我们需要一双没有死亡的眼睛 中国观察
  • 思想的飘泊者 读书与随笔

Copyright © 2023 清涟居.

Powered by PressBook News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