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涟
台湾大选后,中国大陆数千“小粉红”远征蔡英文facebook及其他网站事件,引发了一轮如潮水般的评论文章,主要集中在三点:一是小粉红思想简单僵化;二是当局在背后的支持鼓励;三则是嘲笑讥讽。也有人指出,中国人个个都曾是“小粉红”,他们将来会转变。对这一点,我没那么乐观。
社会化过程对人的影响伴随终生
这些小粉红的武器,早有不少论者指出来自于三本“绝世武功秘籍”:《中学语文课本》、《中学政治课本》与《中学历史课本》。凡不爱读书又喜欢在网吧上发言的人,大抵属于此类。还有人则乐观地认为,这类小粉红以学生及留学生居多,都是闲出来的,等到未来毕业要找工作、背房贷的时候,就知道赵家不会管他们了,会成为“火烧赵家楼”的一群人。
我承认,这批目前20多岁的青年人会改变。以“娱乐至死”为人生目标的人当中,除了极少数家境富裕者之外,大多数则会因沉重的生活压力没法再继续“娱乐”。只会用政治教科书眼光去看世界的人,将来会因黑暗的现实教训而觉得自己上当了。但是,这些人自出生之后到受完高中、大学教育这一“社会化过程”当中形成的思维方式与观察世界的角度,却几乎难以改变。
所谓“社会化过程”,一是指家庭教育(包含家庭的宗教背景),即从小形成的观察事物的方法与角度(思维方式);二是指学校教育中形成的社会认同。中小学教育不只是知识接收和储存这么简单,学校的奖惩制度及青少年想获得社会承认的外部压力,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这段时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将影响人的一生。而学校教育当中,教科书的影响非常重要。我曾说过,在当今中国,一本好的教科书与宪政同样重要。针对中国青年目前普遍崇拜政府权力、藐视个人权利,用盲目自大的民族主义对待国际社会这种状态,中国很需要一本新的政治学教科书,里面不仅应该包括公民的权利,还应该包括公民的责任,重点是要厘清自由与法治、个人与群体的边界及关系。这样一本教科书于中国人有多重要?以《经济学》这本教科书影响了数百万或者上千万学子的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逊曾将教科书的作用看得与宪法同样重要:“只要这个国家的大学教科书是我写的,宪法和法律就让其他人去书写吧”。
因此,对那些用中学历史、政治、语文三本教科书武装起来的小粉红们,人们固然可以嘲笑他们的思想贫乏,但如果低估这些教科书的影响,将来肯定会发现自己的判断严重失误。
中国意识形态教育的后遗症
中国的意识形态教育,称为洗脑教育一点也不为过。这种洗脑留下了很多后遗症,择其大端,大概有几种:
一、病态的政治理念
中国人的民主内涵与世界公认的标准不同。2013年5月初,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张明澍发表依据社会调查写出的书,书名是《中国人想要什么样的民主》,结论是:“中国人想要的民主,德治优先于法治;解决反腐败和群众监督政府问题优先于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重视实质和内容优先于重视形式和程序;协商优于表决。中国人想要中国自己的而不是外国的民主。”
上述“中国人想要的民主”,其实就是官方对中共政治的理想版本诠释。因此,在毛左、小粉红的话语系统中,以下话语经常可见: “美国的民主、人权是虚伪的”,“台湾民主不成熟,造成骚乱与陈水扁贪污”、“印度民主导致贫穷饥饿”等等。不仅这轮小粉红远征,使用的语言与上述“经典语言”相似,网评员与不少中国大学生日常政治话语也类似。
中国人上述观念的形成,当然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政府从中学政治课开始,再通过中国主流媒体用文字、音像、声音日夜灌输,早已将其内化为中国人心灵深处的观念。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国官方的宣传内容增加了一些,比如“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有穷人”,“所有的政府都腐败”,“所有的社会都存在不公平”,“所有的政府都控制媒体”,等等,这不仅是五毛们在互联网上经常念叨的经文,也是不少中国人耳熟能详、琅琅上口的话语,
二、对内对外双重标准的中国特色民族主义
中国特色的民族主义由对内对外两个相悖的部分构成。对外奉行道义准则,持永恒的受害者心态:历史上,英美法日等国家曾经侵略掠夺过中国,是导致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一旦身为侵略者,它们就永远是侵略者,永远亏欠全世界各国人民,尤其是中国人民。因此,一谈日本必是上世纪的侵华战争与南京大屠杀,一谈美国则是印第安人与贩卖黑奴。
对内标准则奉行实力原则:台湾、香港、西藏、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必须坚持中共对这些地区的领导,凡这些地区想要民主(或独立),那就是分裂中国,背后有境外势力指使。对待香港占中运动,对待台湾反服贸与2016年大选也同样如此。在对待西藏、新疆等复杂的民族矛盾上,也持同样态度,完全与对外坚持的民族主义精神相悖。
在处理周边国家关系时,则是实力原则与道义原则混用:这些领土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比如某本历史典籍中记载,中国人曾到过某海岛;再用实力恐吓之。
这种中国特色的民族主义,最终导致对内无法处理好台湾、香港、藏疆关系;对外无法处理好邻国关系,当然也包括中美关系与中日关系。
三、将不同意见视为敌人的斗争精神
我在《中国洗脑教育的遗祸》一文中曾分析过,善于发现敌人并制造敌人,是极权政治的一个特点,这种思维影响到几代中国人”。该文对这点有详细论述,本文只简单指出一个事实:中共将异见者视为敌人,采用的是打压抓捕判刑等政治高压手段;毛左与“小粉红”们采用口诛笔伐,未能将“敌手”致死,主要是手中无权。每逢当局整肃自由知识分子,毛左几乎是一片叫好之声;而毛左偶然受当局打压,自由知识分子如果发言,基本都会引用“我不赞成某人的观点,但我仍然要捍卫他发表观点的权利”。
在这次“小粉红”远征FB事件中,上述三个特点暴露的非常明显。
从“少年中国”可以预知未来中国
梁启超深知青少年精神面貌对一个国家未来的影响,他曾经说过:“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这话可算是至理名言。有论者认为,“我们都是小粉红”,意思是他们将来会转变。但我没有这么乐观,“三岁看小”,育人的关键时期就是人的幼年与少年时期。如果今天的青年主体是毛左与小粉红,只要今后不发生特别大的社会变故,比如五四以后“救亡压倒启蒙”这类社会变故,他们大体上将朝三个方向发展:实用主义者;享乐主义者;只会有极少部分可能转变为真正接受普世价值的人,这部分人数乐观点估计最多不超过5%。
更为严重的是:中国当局对中国青少年的各种倾向采用不同的方式打击与扶持 ,对于独立思考并质疑现行体制的青少年采用政治打击;对享乐至死放纵不问,将毛左与小粉红视为基本队伍培养,这种“教育”方式将使青少年的政治生态进一步恶化。
(《中国人权双周刊》第175期 2016年1月22日—2月4日,http://biweekly.hrichina.org/article/31729)
何老师你好,最近和您文中所说的小粉红交流颇多。现在在看您的这篇文章,对您的观点十分折服。但我还有几点希望补充。
首先西方所谓的中产阶层成长起来后,政治会逐渐开明化得论断在这些新兴的富豪和中产的子女-小粉红们-的极端民族主义的语言行为和思想态度面前已经彻底宣告破产。我个人观察,这些小粉红大约出生于在1998之后,朱镕基总理末期的中国的经济困难和国有银行坏账危局以及国有企业千万员工大下岗对他们而言,甚至连遥远的记忆都算不上。他们所属的阶层本身就是WTO以后获益最大的阶层,代表了胡温黄金十年钱淹脚目时代新一代人的价值观,在他们眼里,挣钱和养家糊口都不是什么难事,90年代末的困顿不过是他人的苦难,挣钱就应该像胡温时代一样容易,再不济也有他们本身就属于既得利益集团附庸的父母的财产和人脉关系可以在背后支援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建立家庭所需的资源。所以,您文中的他们未来不会改变的论断,我很支持,触动利益难于触动心灵,享受了不平衡经济发展好处的人想要反击支持自己生存的社会基础,可能性极为渺茫。
对于我本人,在有记忆以后,小学到初中的时代,周围很多亲戚朋友甚至教过我的老师都因为当时国家的危难和大刀阔斧的改革而生活困顿,现在想来那些事便是触动我思想的源泉之一,也让我感受过国家沉重的国情和巨大的引力让任何企图飞起来的思想都骤然坠地。但最近新闻中也有国企工人下岗潮的相关消息,很多小粉红们的观点竟然是这些国企工人早就应该失业了,东北这些老企业应该早死早超生。我承认,国企确实应该破产清盘,但他们言论中所隐含的情感价值判断令我不寒而栗:早死早超生?他们似乎失去了人性中柔软的一部分,也就是同情心和同理心。触动他们的心灵看起来也很难。
综上,在物质利益和阶级属性上和进一步改革格格不入,在情感态度上冷漠淡然,丛林秩序弱肉强食的观念深入内心的小粉红一代,是在没有重大转折前,不会回头的。
最近了解了台湾的90年代开启的民主解严的历史,也是一段促进台湾文化产业也就是第三产业大发展的历史。台湾乐坛的90年代末和新千年崛起的巨星天王天后,无不受益于该进程。这段进程中,海外的台湾学人对于推动国民党党国一体的体制改革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对于社会弱势群体曾经受到的不公待遇尽力平反。当时的种种动力,在今天的社会里,我都没有看到,倒是负面的阻力远远超越台湾社会当时。
未来会如何,个人很赞同你的评论,“溃而不崩”真是经典!今后估计自己恐怕也没有精力没有时间同时也没有心情继续观察舆论场的种种乱象了,但有机会还是希望能看到何女士您高质量的研究文章。
以下是一个比较新的,理论素养相对高很多的左派网站,其上很多观点都是当代小粉红的理论基础,希望能为何女士的研究提供帮助和借鉴。http://www.guancha.cn/
另外国内或者是留学国外的粉红网友最喜欢看的台湾的时政类节目,大多是台湾蓝营的政治评论节目。这些网友的留言也很值得参考,对比他们在台湾蓝绿两类节目下的留言,其内心的思想大概有生活历练的何女士能洞见的远超我这样的年轻人。
蓝营:
新聞深喉嚨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p5pYDJCpl5WFk3jFEjWHw
網路酸辣湯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u_yoBy_pbO1HEpqGtqncAbMaS7LJrh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