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清涟居

何清涟个人主页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 Toggle search form
  • 中共的历史决议就是大翻盘 中国观察
  • 改善中国人权需要国际社会帮助 世界与中国
  • 上海新版历史教科书的改变意味什么? 中国观察
  • 以力制人与以利诱人――从西藏事件看中共的无德之治 中国观察
  • 2020美国大选——去民主化的范本 世界与中国
  • 中国政府与新富人的关系 中国观察
  • 德国的戏剧:“政治正确”高于国家安全 世界与中国
  • 国际社会应该如何帮助中国异议人士? 世界与中国

中美经贸谈判进入“深水区”

Posted on January 21, 2019February 16, 2019 By 何清涟 No Comments on 中美经贸谈判进入“深水区”

程晓农

 

中美经济冲突爆发后,美国提出的90天“停火”谈判期已过去一半。在双方取得有限进展的同时,彼此已经迈入双边关系的“深水区”。虽然各国商界只关心关税,实际上这场“贸易战”正演变成“规则战”,关税则成了“规则战”的保留手段。

 

一、中美谈判“深水区”真相

 

从川普和习近平在阿根廷会谈之后,中美贸易谈判其实没有重大突破,但是,重要的议题都已经摆上了桌面。白宫考虑的核心问题,其实不是单纯的贸易逆差问题,而是公平竞争问题;也就是说,当中国利用美国开放的市场获取巨大好处的时候,不能对美国的企业设置进入障碍,更不能侵犯美国的知识产权,至于提高关税,只是配合经济谈判的手段。而中国从一开始就一厢情愿地把谈判和冲突尽量局限在贸易领域,希望用贸易上的让步来化解这场冲突。对中国来说,这只是一场“贸易战”;而对美国来说,这是一场关于经济体制和司法领域的“规则战”。所谓“规则战”,简单来说就是:两国之间,不能一国市场开放、一国市场半封闭;对知识产权,不能阳奉阴违,要违法必究。

美国商务部张罗斯最近表示,美中谈判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最容易的,也就是中国扩大进口美国商品;第二是中国进行结构性改革,如市场准入,保护知识产权;第三个层次最难,就是建立机制来确保中国履行协议。他对这三个层次的区分,过分拘泥于谈判桌上的话题界定,尤其是“结构性改革”这个用词,很容易让局外人迷失方向感。事实上,强制技术转让和非关税壁垒,或许可以说是体制上的“结构”问题,而网络攻击和技术盗窃显然就不属于“结构性调整”了,而属于违法必究的司法问题。

因此,我对这三个层次的解读另有看法,认为应该换一个角度理解;也就是说,中美谈判的“深水区”共有三个核心议题,一是市场准入,二是执法从严,三是实施监督。罗斯说的第一层次的扩大进口和第二层次的市场准入,都属于市场开放层次,即扩大商品进口、准许外企独资、减少对国内企业的补贴以便外企与内企能公平竞争等;罗斯说的第二层次的侵犯知识产权问题,是中国政府和企业合作之下发生的非市场型行为,有些就直接是违法行为,只能在司法层次解决;至于罗斯说的第三层次的监督机制,是防范政府行为的“两面派”问题,即光说不做,或多说少做,而关税手段其实是配合有效监督的一个保留措施。

所谓的执法从严,首先涉及的是,对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中国企业,中国政府是严格执法,还是姑息纵容、甚至出资鼓励;其次,政府参与的种种行为本身,是遵守美国的法律,还是游走在违法逃逸的边缘。正因为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才会有所谓的实施监督,其实就是把对北京的政府诚信之质疑明朗化了。

 

二、北京开始面对两国经济关系的“深水区”

 

新年伊始,美中两国官员在北京举行了特习会以来的首次副部长级磋商,中方表示,会购买更多美国商品,尤其是农产品和能源相关商品,但未做出具体明确的承诺;中方也提出,在部分经济领域内对美国开放贸易和投资;同时,中国的官媒表示,“川普触碰了中国的红线,导致整个谈判进程被边缘化,美方提出的有关改革要求再次被中方拒绝”。这表明,北京仍然希望就进出口谈进出口,从而尽量避免讨论执法问题及政府责任;北京对美国的市场准入要求,只愿做出部分让步。至于侵犯知识产权问题,中方只是在最高法院层级增设了知识产权法庭,这样,地方知识产权法院可能偏袒中国企业的案件办理,可以提交最高法院审理;同时,在人大常委会准备讨论不得强制外企转让技术的法律修改;但对在美国违法盗取知识产权以及实行网络入侵等,则避而不谈。中方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安排,基本上是在修补司法框架方面,但对相关的执法问题,两国的认知差距仍然很大。

然而,北京现在已经意识到,中美之间的几次谈判其实已经把很多“深水区”的问题摊到了桌面上,不但中国40年来推行的“市场换技术”路线已走到尽头,而且,用非法手段频频从美国“挖”技术的把戏也玩不下去了。因此,北京的官媒承认,两国谈判的重点已经转向;美国提出的所谓结构性问题,很多方面和贸易其实没有关系。我的理解是,所谓的“转向”,就是从只谈贸易和关税的“浅水区”,转入司法领域的“深水区”,侵犯知识产权的一系列问题,其实都在“深水区”里。

在今年年初的谈判中,北京不再完全拒绝面对美国提出的“深水区”问题。谈判之后,“结构性问题”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商务部关于贸易谈判的声明之中;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在1月10日的记者会上又提了5次“结构性问题”,承认这个问题是此次磋商的重要内容,并且表示,这个领域的磋商有所进展;中方也不再排斥美国关于对协议落实采取核查机制的提议,同时表示,任何一项协议的执行机制都十分重要。

据北京官媒报道:1月底刘鹤将率谈判代表团赴美,除了在增加进口美国能源和农产品的谈判中作出妥协,也在美国关切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与美国达成具有“双向约束”条款的意向。官媒的看法是,尽管刘鹤此次出访不可能解决“孟晚舟事件”,但中美贸易战的阴云也许将逐步散去。

 

三、关税成了“规则战”的辅助手段

 

中美之间狭义的“贸易战”是指互加关税,从这个意义上讲,或许,关税战不会再升级了;但是,关税手段却未必从此被美国弃用,因为它仍然是“规则战”的一个重要工具。

美国现在对中国在市场准入层次的让步已充分了解,但对知识产权问题上中国政府的可能作为,还在继续观察。主导美中经贸谈判事宜的莱特希泽的立场有三个特点:第一,不会满足于市场准入层次的中方让步,而是高度关注如何遏制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第二,不会满足于中方的口头或书面的原则性承诺,而是要求建立监督承诺兑现的机制;第三,保留贸易制裁的手段,以“确保北京兑现它的承诺”。由于一直以来北京的谈判策略是,尽量只作有限的承诺,承诺的内容又尽量泛化,这种策略给美国的印象是,有诚意,但诚意有限。因此美国提出了针对性要求,即“对落实情况必须不断核查和有效地强制执行”;也就是说,对中国在谈判当中所做的承诺只保持有限的信任。

由于美国已经意识到了监督机制的必要性,所以关税手段可能不会只用在市场准入层次;针对侵犯知识产权等司法层面的问题,日前西方媒体披露,美国可能采取“定期审查”的办法,而关税手段则用来推进市场准入和知识产权层面的执法;与此同时,美国还准备加强对侵犯知识产权活动的执法,特别是,从危害国家安全的角度,执法方式可能更多地从对侵犯知识产权活动的民事起诉转变为刑事指控。

美国最近一段时间股市动荡。长期习惯于“吃中国饭”的一些美国企业(如依赖中国销售市场的、进口中国产品的、向美国客户兜售“中国概念”的金融商等),当然怕影响生意,但它们只占美国企业的一部分;而中国倾销产品的下降,也可能给别的美国企业和美国工人带来机会。华尔街本身就有大批向美国客户兜售“中国概念”的金融机构,所以,美国股市对中美关系的变化极为敏感。但美国总统毕竟不是靠股票选出来的,美国投资者也不都是华尔街可以完全操纵的。北京目前对川普在华府政治当中遇到的困难和美国股市波动十分关注,希望川普会因此而软化立场,让北京轻松过关。北京也还有另外一层担心,即一旦中国对美国的粮食和能源形成依赖,美国将利用其遏制中国;同时,北京绝对不希望美国独自掌控整个世界,令北京的作用边缘化。北京的“狐步舞”(快-慢-快式舞步)还会继续跳下去,中美之间的摩擦,远非几次贸易谈判就能烟消云散的。

澳广,21 JAN 2019 – 11:36 AM

https://www.sbs.com.au/yourlanguage/mandarin/zh-hans/article/2019/01/21/guan-dian-zhong-mei-jing-mao-tan-pan-jin-ru-shen-shui-qu?language=zh-hans

声明:作者程晓农,博士,中国经济学家、转型问题学者、旅美学者。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程晓农文集, 程晓农文集 Tags:中美关系,经贸谈判,知识产权,盗窃技术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 Post: 社交媒体的效用:表达的快意与偏执的强化
Next Post: 中国经济“六稳”策,其实只是稳泡沫

Related Posts

  • 新官上任不烧火 美中关系无新局? 世界与中国
  • 今年以来大规模资本外流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程晓农文集
  • 《当代中国研究》杂志2009年被破坏始末 程晓农文集
  • “保密”之祸 程晓农文集
  • 中国ホットマネー追跡;中国の偽外国商人 日文文章
  • 从澳洲角度看美国的印太战略 世界与中国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公告

清涟居欢迎各位网友来访并留下足迹。如果有对本网站改善服务的建议,请留言。

导航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传媒观察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友情链接

  • 何清涟VOA博客
  • 何清涟文章日译文链接(由Minya_J先生管理)
  • 何清涟英文专栏(由Ariel Tian管理)
  • 何清涟英文博客(由@kRiZcPEc管理)
  • 夏小强的世界
  • @HeQinglian

学术专著

  • 中国现代化的陷阱
  • 人口:中国的悬剑
  • 雾锁中国
  • 中国政府行为的黑社会化

最新文章

  • 美国对华战略判断对世界的影响
  • 中国“寻找粮食”与美国“农地安全”的碰撞
  • 美国重新思考“如何与中国打交道”
  • “中国气球事件”在华府上空化成皂沫
  • 中美关系将进入长期“阴天”版

好文荐读

好文荐读
  • 张锦华:警惕中共的锐实力——红色大外宣
  • 胡平:郑重推荐《中国:溃而不崩》
  • 当今中国信息库•当前中国解析式 ——评《中国:溃而不崩》
  • 僵而不死的百足之虫 ——评何清涟,程晓农《中国:溃而不崩》
  • 从一个陷阱到另一个陷阱

日文文章

  • 何清漣★フランスの「エレガント・レフト」が米国の極左を恐れる 2021年3月16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バイデンの中国政策の二つの顔 2021年03月11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何清漣★趙婷の「ノマドランド」が映し出す米・中の社会病  2021年3月9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米軍の最新の米中軍事対立情勢評価  : 2021年2月23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Featuring Top 4/903 of 日文文章

Read more

Meta

  • Register
  • Log in
  • Entries feed
  • Comments feed
  • WordPress.org
  • 一幅中国政治的全景鸟瞰图 读书与随笔
  • 告别GDP崇拜与国土整治 国土生态
  • 《司法改革白皮书》为何无人喝采? 中国观察
  • 联通背后身影:政商学三栖的江绵恒 中国观察
  • 淮桔成枳:外资在中国的入乡随俗 未分类
  • 社会上升管道梗阻:中国近现代三次精英出走的原因 中国观察
  • Tracing China’s Hot Money (Part Three) —Hidden Agents who Shake the Chinese Economy 程晓农文集
  • 鲁迅《药》之新解——人血馒头的另一种吃法 读书与随笔

Copyright © 2023 清涟居.

Powered by PressBook News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