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涟
日前在七国集团峰会上,拜登宣布结束川普的“美国第一”政策,热情高呼“美国回来了”,重申美国对大西洋联盟承负责任。截至目前,除了五角大楼因亚太地区安全吃紧仍坚持既定策略之外,美国外交政策秉持“凡川普反对的,我们就要恢复”,一月之内取得多项进展。
回归国际大家庭 金钱助推
2月17日,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出席了北约防长视频会议,向与会者传达了拜登政府将重振这一联盟的信息——当初川普引起默克尔痛恨的原因之一,就是要求德国承担北约军费。考虑到谈钱伤感情,美国不会再要求盟国按协议规定的比例承担军费。
重新加入WHO。美政府官员于2月18日表示,将向国际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提供总计40亿美元的捐助——去年中国曾承诺向WHO的同一个计划捐助20亿美元,比中国多一倍足证美国回归诚意。
国务卿布林肯2月19日宣布,美方正式重新加入《巴黎气候协定》。2000年11月4日,美国正式退出该协定,但因2018年美国宣布退出之后,该协定无钱运作,仅存名义而已。美国重新加入意味着美国资金将激活这个项目,解决不少环保人士的再就业。
欧盟的回应是礼貌性的,德媒还警告欧盟“不要沉溺於拜登消除跨大西洋利益分歧的幻想”。
其余的回归还包括:布林肯2月8日发声明称美国计划重新加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早在川普之前,美国驻联合国官员就指责该理事会成了中国利用独裁者玩弄人权的俱乐部,川普于2018年6月退出该机构。此次重新加入,美方只字不提真正的原因,只说是拜登逆转川普时代脱离多边组织和协议的又一项举措。
对伊朗政策也正在加速调整:同意出席伊核谈判,减轻伊朗外交官出入美国限制,撤销川普政府寄给联合国恢复国际对伊制裁文件等等。
拜登还忙于放开边境迎接难民,推行绿色能源政策。除了对伊朗政策之外,其余政策都需要巨额美元助行。但华府极少有人关心美国面临的巨额债务危机。现在美国国债接近28万亿美元,且正以每年2万亿美元的速度增长。国会议员们热衷于争论是否要再借1万亿甚至2万亿美元,根本不担心钱从哪里来及如何偿还。
拜登已表明:尊重中国的文化价值
但如今这世界,大国对外政策的核心就是对华政策,美国对华外交亦是决定美欧关系的重要因素。作为欧盟两大国之一,法国外交部长勒德里昂2月18日在接受France Inter采访时说,“我们已经和中国进入了(对外)发展模式和影响力的战争“,法国政府推出的新发展政策法案植根于地缘政治的影响。尽管最近拜登的表态反复无常,很多人只愿意相信符合自己心愿的表态,其实看几大政策动态就会明白方向:
1、对中共的战略定位,非敌对关系,如今已定位为“最严峻的竞争者”;2、拜登政府认定华为是不可信供应商,但拒绝承诺继续拉黑,且未禁止美资流入中资公司。3、对中共新疆、西藏、港台等地政策的回应。
最后这点,拜登已经有了表态。2月10日拜习两位领导人通话长达两小时,尽管中美两国公布的内容仍然是一话两表,各挑对自己形象有利的话,向本国人民公布。2月17日,拜登接受CNN采访时,终于忍不住向主持人透露他与习谈了什么:“了解中国历史,就知道中国总是在内部不统一的时候遭受外敌入侵。习近平的原则是内部统一,这是他做事的出发点。我告诉他,没有美国总统可以不反应美国价值。关于我不会批评新疆、香港、台湾问题的这个观点,他表示理解。两国有不同的文化标准,需要各国的领袖遵循。” 此语一出,舆论哗然。
川普当初退群与重新规范盟友关系,就因当时美国的领导地位只余空名与出钱的“一哥”大位。拜登想重新领导世界,出钱得到“一哥”名份当然受欢迎,但想保持实质的领导力恐怕不容易。毕竟,美国的软实力在2020年大选之后名存实亡。
(原载香港《苹果日报》,2021年2月23日,https://hk.appledaily.com/local/20210223/D7GDBDZ2OJD7TIH6FCOF3WIN7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