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清涟居

何清涟个人主页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 Toggle search form
  • 信誉:“五大”在中国淘金的质押品(一) 世界与中国
  • 贸易战停火,美国收获在关税协议之外 世界与中国
  • 共产党资本主义VS福利资本主义 ——《美国工厂》观后感(1) 世界与中国
  • 维持稳定与深化改革:中国面临的抉择 程晓农文集
  • 中国——财政危机叩门 中国观察
  • 习近平之困:除帮派易,灭帮派政治难 中国观察
  • 政府成为自利型政治集团与制度僵化 中国观察
  • 习近平:中共政治制度的奴隶 中国观察

世界围绕能源供给重新组合

Posted on September 26, 2022December 29, 2022 By 何清涟 No Comments on 世界围绕能源供给重新组合

世界围绕能源供给重新组合

何清涟

西方各国数月来关注中国是否支持俄罗斯,完全忘记关注中俄进一步深化的能源合作,对世界能源市场的重组产生的深远影响。结合欧洲工业因能源短缺价格高高昂不停关闭破产这一事实,必须承认世界进入市场重新分割时期,这种市场分割最后必对政治阵营的重组产生影响。

欧洲因能源短缺经历去工业化的至暗时刻

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已经让西方媒体惊呼:《另开油管 俄罗斯将给欧洲的天然气输送到中国去》[1]。这一惊呼并非小题大作,而是欧洲此刻正在经历能源危机引发的严重的去工业化。

9月19日,《纽约时报》在《“严重”的能源法案迫使欧洲的工厂陷入黑暗》一文中述及这一惨况,其中引述欧洲有色金属行业协会(Eurometaux)称,由于能源账单暴涨,欧洲一半的铝和锌生产已经停摆,诸如纸张、肥料和其他产品的制造商已宣布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这些原材料依赖天然气和电力,可转化为汽车车门、纸箱等产品。安赛乐米塔尔(Arcelor Mittal)是欧洲最大的钢铁制造商,该公司在德国的高炉正处于闲置状态;全球铝制品生产商美国铝业公司(Alcoa),已将其挪威冶炼厂的产量削减三分之一;在荷兰,全球最大锌生产商Nyrstar也暂停生产。就连厕纸生产,也未能幸免。在德国,最大的卫生纸制造商之一Hakle也宣布,由于“历史性的能源危机”,该公司已陷入破产的境地。[2]

俄乌战争开始之后,中国、印度等国购买的俄罗斯天然气,确实是俄罗斯原来供给欧洲各国的那部分。9月15日,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Alexander Novak)接受俄罗斯电视台 Rossiya-1访问时,被问到俄国会否以通往亚洲的西伯利亚之力2号(Force Siberia 2,2024年动工)取代通往欧洲的北溪2号(Nord Stream 2)天然气管线时,他直接回答“会这样做”。诺瓦克还表示,俄罗斯2022年对欧盟的天然气出口“会减少约500亿立方公尺”,与此同时,通往中国东北的西伯利亚之力1号(Force Siberia 1),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Gazprom)如今将增加输气量达每年200亿立方公尺。

欧洲的石油主要依赖中东国家,中东地区向来被称为“欧洲之灯”。德国长年支持的北溪2号被美国视为眼中钉,在俄国2月入侵乌克兰后已在压力下割舍。此时,为了保障供应,欧洲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新的“气源”,非洲成为“首选目标”。

非洲能源是远景,难解近日之渴

非洲能够满足欧盟天然气的需要吗?

根据睿咨得能源的统计数据,过去10年间,非洲虽然也一直向欧洲出口天然气,但年均出口量仅占到欧洲天然气进口总量的18%,相比俄罗斯天然气62%的占比,仍有不小的差距。非洲虽然坐拥海量天然气储藏,多年来一直被视为“高风险”区域,项目开发进程缓慢。以阿尔及利亚为例,据《卫报》报道,2015年-2019年期间,阿尔及利亚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在天然气领域的投资仅为220亿美元,申请的31个油气项目中更是只有4个获得开发许可。

睿咨得能源在其报告中指出,开发成本高昂、融资困难、当地政局不稳等因素,是“拖累”非洲天然气开发的主要原因。另外,非洲多国缺乏输气管道、LNG终端等相关基础设施,也将成为影响非洲天然气大规模增产的主要障碍。

就算一切按照欧盟的计划走,等待运输问题解决的这段时期,欧盟因能源短缺,面临“去工业化”的困难时期。早在8月31日,德国经济部长Robert Habeck表示,近几个月来,工业界通过改用石油等替代燃料,提高流程效率并减少产量等方式,努力减少天然气消耗,但一些公司还是“完全停产”,“这可能意味着相关行业不仅在重组,而且正在经历破裂——一种结构性破裂,一种在巨大压力下发生的破裂。”

瑞信集团全球短期利率策略分析师Zoltan Pozsar说,当前欧洲正面临由过度金融杠杆引发的“明斯基时刻”: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当前欧洲正暴露在过度的经营杠杆之中:在德国,2万亿美元的经济附加值取决于来自价值200亿美元的俄罗斯天然气,这是100倍的杠杆——比雷曼兄弟破产时的杠杆水平要高得多。[3]

中俄能源合作:全球化从此成为双中心运行

自从中国在200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对能源安全的考虑一直放在经济安全首位。与美国交恶之后更是如此。

BP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俄罗斯的油气煤储量都居世界前列:天然气探明储量占全球储量的20%,位居全球榜首;煤炭探明储量占全球储量的15%左右,位居第二,仅次于美国;石油探明储量占世界总量的6.2%,居全球第六位。在生产方面,俄罗斯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第六大产煤国。在出口方面,俄罗斯是全球第一大天然气出口国、第二大石油出口国和第三大煤炭出口国——这些数据,势必使中国将俄罗斯当作能源安全持续性保障的一个重要来源。

中国是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全球占比超过26%,总体对外依赖度已经从2000年的5.71%快速上升至2020年的18.07%。其中石油和天然气的对外依赖度分别在70%和40%以上。在21世纪初期,中国对于中东地区油气有较大依赖,但后来意识到该地区存在难以控制的军事和安全风险,这种高度不安全感让中国意识到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于是全世界范围内寻找能源。从2004年开建中国-哈萨克斯坦输油管道至今,中国已与周边国家合作,建成了包括中国-中亚油气管道、中俄输油管道、“西伯利亚之力”输气管道、中缅油气管道在内的多条陆上油气管道。中国已经形成海上、东北方向(指中俄油气管道)、西北方向(指中国-中亚油气管道)和西南方向(指中缅油气管道)四大能源战略通道。

从2014年开始的中国能源安全调整,对中国确实有利。2014年,向中国出口原油的主要国家依次是沙特阿拉伯、安哥拉、俄罗斯联邦、阿曼、伊拉克和伊朗等六个国家,占进口总量的68%。[4]向中国出口天然气的22个国家,前四位依次为卡塔尔、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5]到2021年,中国进口原油共51298万吨,前十名当中居首位的是沙特阿拉伯(占中国当年原油进口总额的17%)。其次是俄罗斯(15.5%)。第三为伊拉克(11.1%)。第四名:阿曼(8.7%)。[6]这四国总量约占原油进口量的50%以上,没有一个国家与美国是友好国家。天然气的供应国也有很大变化,2022年前五个月的数据显示,中国自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占比大幅增加,自美国进口的天然气占比大幅下降。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及缅甸是主要进口国家。其中,俄罗斯向中国输送的管道气量在不断增加。[7]

 

直到俄乌战争发生之前,全球化-大重置(全球化2.0版)都是以美欧西方同盟为中心,其他的国家无论政治还是经济,基本都围绕美欧运行,中国在政治上不足以形成一极。目前俄乌战争还未结束,但世界多极化趋势已经非常明显,这一多极化的基础就是围绕能源,世界重组经济并进行市场分割。仅从能源供给来说,欧洲将自身置于巨大的不稳定当中并引起去工业化过程;中国则因苦心经营多年,现处于相对安全位置。

就在本文写作之时,笔者看到美国彭博一条最新消息:欧盟刚发布新的指导意见,称现在允许将煤炭和化肥转移到欧盟以外的国家,理由是能源安全问题。此举导致保险和航运市场怀疑欧盟石油制裁的关键部分是否也可能被淡化。[8]

 

[1] 《另开油管 俄罗斯将给欧洲的天然气输送到中国去》,法国国际广播电台,2022年9月16日(https://rfi.my/8kHv.T )。

[2] Crippling’ Energy Bills Force Europe’s Factories to Go Dark, Sept. 19, 2022, By Liz Alderman (https://www.nytimes.com/2022/09/19/business/europe-energy-crisis-factories.html )

[3] CS Zoltan Pozsar: War and Industrial Policy,BY ADVISORANALYST, AUGUST 27, 2022 (https://advisoranalyst.com/2022/08/27/cs-zoltan-pozsar-war-and-industrial-policy.html/ )

[4] 庞名立,《2014年中国原油进出口大盘点》,中国能源网,2015-01-28 (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896235-1.html)

[5] 庞名立,《2014年中国天然气进口大盘点》,中国能源网,2015-01-27 (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896193-1.html)

[6] 《2021年中国主要从这十个国家进口原油,其中并没有伊朗和委内瑞》,网易,2022-03-2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35L6UOV055317X1.html)

[7] 《前5个月中国能源产品进口量减价增》,中国国家能源局网站,2022-06-24 (http://www.nea.gov.cn/2022-06/24/c_1310631923.htm)。

[8] EU Flip-Flop on Russian Coal Sanctions Brings Doubts for Oil, By Alex Longley, September 22, 2022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2-09-22/eu-flip-flop-on-russian-coal-sanctions-brings-uncertainty-to-oil )

(原载澳大利亚广播电台,2022年9月26日,https://www.sbs.com.au/language/chinese/zh-hans/article/comment-on-restructuring-of-global-energy-markets/s8l196tyq)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世界与中国 Tags:俄罗斯能源, 能源供给重组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 Post: 上合普习会为何举世瞩目?
Next Post: “中南海占星术”为何长盛不衰?

Related Posts

  • 中美“斗而不破”之秘:以经济合作为纲 世界与中国
  • 美国退群,只因不想当冤大头 世界与中国
  • 人权理事会是中国在联合国的缩影 世界与中国
  • 美中经贸谈判的“临门一脚”与外国解读 世界与中国
  • TPP航船是否出港与亚太国家的忧虑 世界与中国
  • 连任引发的中国政治疲劳期 世界与中国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公告

清涟居欢迎各位网友来访并留下足迹。如果有对本网站改善服务的建议,请留言。

导航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传媒观察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友情链接

  • 何清涟VOA博客
  • 何清涟文章日译文链接(由Minya_J先生管理)
  • 何清涟英文专栏(由Ariel Tian管理)
  • 何清涟英文博客(由@kRiZcPEc管理)
  • 夏小强的世界
  • @HeQinglian

学术专著

  • 中国现代化的陷阱
  • 人口:中国的悬剑
  • 雾锁中国
  • 中国政府行为的黑社会化

最新文章

  • 美国对华战略判断对世界的影响
  • 全球经济-政治版图之变:中美关系是杠杆
  • 中国2023拼经济:房地产,芝麻开门
  • 中国“寻找粮食”与美国“农地安全”的碰撞
  • 美国重新思考“如何与中国打交道”

好文荐读

好文荐读
  • 张锦华:警惕中共的锐实力——红色大外宣
  • 胡平:郑重推荐《中国:溃而不崩》
  • 当今中国信息库•当前中国解析式 ——评《中国:溃而不崩》
  • 僵而不死的百足之虫 ——评何清涟,程晓农《中国:溃而不崩》
  • 从一个陷阱到另一个陷阱

日文文章

  • 何清漣★フランスの「エレガント・レフト」が米国の極左を恐れる 2021年3月16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バイデンの中国政策の二つの顔 2021年03月11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何清漣★趙婷の「ノマドランド」が映し出す米・中の社会病  2021年3月9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米軍の最新の米中軍事対立情勢評価  : 2021年2月23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Featuring Top 4/903 of 日文文章

Read more

Meta

  • Register
  • Log in
  • Entries feed
  • Comments feed
  • WordPress.org
  • 武汉肺炎的中国舆论“拐点” 世界与中国
  • 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为何还坚硬? 经济分析
  • 房产税脚步渐近 中国观察
  • 中国财政危机:距悬崖还有一公里 中国观察
  • 中国政府为何要成为海外并购的“隐身人”? 世界与中国
  • 社会主义国家转型模式比较 (上) 程晓农文集
  • 难民问题——世界的难解之结 世界与中国
  • 反封控:“中国模式”遭遇大考 中国观察

Copyright © 2023 清涟居.

Powered by PressBook News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