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两会,是中共建政以来一项极其重要的政治仪式。一是党与政府要通过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展示自己的执政成就;二是要通过这种仪式给予代表们一种政治肯定,表示大家都是同坐一条船的自己人。随着传播媒介的发达,这一会议与时俱进地获得了许多时尚名称,比如官媒赋予的“中国峰会”,外媒称呼的“中国声音”“政经精英与社会名流的聚会”。
但这个世界瞩目的两会有两大特点:
第一,两会每年都会有一些有关反腐与民生的好提案,但次年两会上少有人追问这些经典提案的落实情况。
2008年以前的两会代表中,顾及“人民代表”中还有“人民”二字的人多一些,有关民生的提案议案有不少,比如2004年减免农业税(已全面兑现),2005年全覆盖社保,2006年稳定物价,2007年农村免费义务教育,2008年提高百姓收入,2009年解决住房问题,2010年痛治裸官、推进医改,2011年有关住房和物价。
但党之“圣心”多变,可据2010年两会痛治“裸官”提案的遭遇加以蠡测。那一年的2月22日,国家监察部网站发布《国家预防腐败局2010年工作要点》,“监管裸官”首次作为预防腐败的工作重点被提出。3月召开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央党校教授林喆在会上披露:从1995年到2005年,中国共有118万官员配偶和子女在国外定居。林喆认为,这些官员应该及时向组织汇报,其配偶和子女到国外去定居留学,费用从何而来,是谁提供资助的?
这个“裸官”数字流传开后,中国互联网象炸了锅。5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暂行规定》颁布施行。广东、湖南、深圳等地也装模作样地颁布了类似规定,比如配偶子女定居国外的官员,不许再在机构中担任一把手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