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清涟居

何清涟个人主页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 Toggle search form
  • “中国制造”这只蝴蝶还能扇起多大的风? 经济分析
  • 中国这个经济利维坦是如何出现的? ——2000年-2019:美中之间的乾坤挪移(上) 世界与中国
  • 习近平时代:新权威主义梦想成真(一) 中国观察
  • 转型期知识分子面临的选择——兼答韩德强先生 程晓农文集
  • 漫话“革命经费”的前世今生 历史与文化
  • 中国经济为何能挺到现在? 中国观察
  • 国际追税与追逃,北京态度如冰炭 世界与中国
  • 台湾与大陆“统一”前瞻 世界与中国

川普现象背后:美国中产阶级在萎缩

Posted on March 7, 2016 By 何清涟 No Comments on 川普现象背后:美国中产阶级在萎缩
何清涟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共和党候选人川普(Donald Trump)异军突起,在媒体集体围剿并努力丑化的情况下,选情一路看涨。待到“超级星期二”之后,共和党内一些精英终于对川普痛下杀手,逾50名美共和党资深外交政策人士签联名信抵制川普,罗姆尼则公开痛批川普为骗子与冒牌货,连英国知识分子也加入痛诋川普大合唱。 与其骂战,不如了解美国社会正在发生的变化 其实,美国的社交媒体上则是另外一番风光,除了拥护川普者在那里尽情表达意见之外,社会主义者桑德斯也有不少青年粉丝。因此,美国政界与知识分子最明智的做 […] Read the rest
世界与中国

从中国阶层结构看社会转型的失败

Posted on May 23, 2015 By 何清涟 2 Comments on 从中国阶层结构看社会转型的失败
何清涟 偶然看到学者资中筠女士的一段话:“一百年了,没有长进,上面还是慈禧,下面还是义和团。”这段平实的话,却说明了中国社会转型(核心是社会阶层结构转型)的失败。所谓“失败”,是指中国社会阶层当中,底层数量过于庞大,中产阶级人数占总人口比例偏少。 中国社会阶层结构转型失败 社会转型包括政治转型、经济转型与社会阶层结构转型等几方面。当一个社会的阶层结构发生变化之后,消费结构(从而带动生产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都将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现在最大的失败就在于社会阶层结构转型失败,即未能从底层为主转化为以中 […] Read the rest
中国观察

“中间力量”缘何成了政治夹心层?

Posted on August 11, 2013August 15, 2013 By 何清涟 No Comments on “中间力量”缘何成了政治夹心层?
何清涟 最近,公盟许志永被拘押事件引起的社会反应复杂。该事件既标志着执政者对“中间力量”的打压与拒绝,而推特圈对该事件的反应则表明“中间力量”同样受到政治反对派的排斥。 以中产阶级为假想社会基础的“中间力量”成了两头不讨好的“政治夹心层”,其实是支撑“中间力量”的三个政治幻觉先后消失后的必然反应, *政治幻觉之一:中产阶级壮大后必然产生权利要求* “中间力量”这一词汇曾在20世纪40年代国共内战时期出现过,指代由各民主党派组成的“第三势力”。当时国共逐鹿中华,谁得到第三势力的支持,就意味着谁得人心。不过 […] Read the rest
中国观察

俄罗斯的希望:中产阶级权利意识的觉醒-“六四天安门事件”23周年反思(二)

Posted on June 14, 2012February 3, 2013 By 何清涟 No Comments on 俄罗斯的希望:中产阶级权利意识的觉醒-“六四天安门事件”23周年反思(二)

中国近些年的外交有个特点:西方尤其是美国对中国如果有任何“不友好”的行动,中国政府必然提出强烈抗议;但俄罗斯对中国再“不友好”,比如俄国的中国威胁论时时泛起;中国商人及在俄侨民经常受到不公正不人道的待遇: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一波三折,中国经常遭到俄罗斯经常单方撕毁协议的羞辱,等等,但中国政府对此基本低调处理。中国媒体对这类事件也视而不见。在对待普京及西方各国元首的态度上更是泾渭分明,对西方国家首脑及政府丑闻从来不吝笔墨,对普京则除了赞扬,基本不加批评。

普京何以得到如此礼遇?原因无它,只因中国政府将普京及俄罗斯视为反民主盟友。放眼滔滔世界,北京觉得很难再找到与自己如此相似的同类项。北京认定,俄罗斯如果失去普京,将会走上亲西方的民主化道路,这将使北京感到自己失去重要的同盟者。

作为同类项,北京与普京最相似的就是两者都排斥现代民主制度,笃信发展经济是构建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普京在今年1月的竞选演说中,仍然坚持政治上的“跳跃与革命”是有害的,需要渐进发展;仍然强调“强大是俄罗斯国家安全的基本保证”;强调俄罗斯在家用电器拥有率方面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五分之四的人的实际收入超过了苏联发展的顶峰年代,80% 的俄罗斯家庭的消费水平超过了苏联时期。普京当然不会忘记提到民主化初期俄罗斯曾面临的巨大困难,以唤醒人民对他的感谢之情。

——类似的内容,人们几乎可以从江朱第三代及胡温第四代这两代中国政治领导人的讲话中经常看到。

北京与普京的共鸣还表现在二者对文化思想控制都表现出特别的嗜好。区别只在于:在有了一定创作自由空间的俄罗斯,普京还得礼节性地表示“谁也不能侵犯创作自由”,但普京真正要强调的是:“国家有义务和权力动用资源解决社会和公共问题,包括塑造能巩固国家的世界观”,“国家在文化领域也要提出相应的要求。电视、电影、互联网、大众文化这些塑造社会意识的工具都要做行为表率和制定规范”——这点,中国政府已经走在普京前面,还希望更上一层楼,能够控制得滴水不漏。

在经济政策上,普京强调大型国有公司在经济中的控制作用,富人们因此深感不安全,往外移民成了富人趋之若鹜的选择。甚至有报道说,纽约豪宅的价格因中俄两国富豪购买而被拉升——看到这些,相信熟知中国政治宣传与国情的人士都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

Read More “俄罗斯的希望:中产阶级权利意识的觉醒-“六四天安门事件”23周年反思(二)” »

世界与中国

3亿多“中产阶级”为何消失了?

Posted on July 13, 2011February 13, 2013 By 何清涟 No Comments on 3亿多“中产阶级”为何消失了?

最近,北京又让世界看到了这个国家非常混沌的一面:全国人大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2000元提高到3500 元之后,高达三、四亿之多的新兴中产阶级突然缩水为2400万人。按照中国物价水平,3500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刚够维持低水平生存,在省会城市也很紧张。因此,这一结果意味着98%以上的中国人仍然贫穷。这幅图景与此前不久全世界都在兴致勃勃地讨论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5年将超过美国那幅繁荣富足的中国景象简直成了冰火两重天。

富裕与贫穷,这两幅图景的主要画工都是中国政府,人们究竟应该相信哪一幅是真实的呢?

统计数字的“真实性”怕比较

征税起点由2000元提高至3500元之后,纳税人数由原来的8400万人左右减至约2400万人。认真解读这一结果,意味着“富裕”的中国有约6000万人的月收入在2000~3500元之间,其余93.8%的人口除1.5亿每天消费水平在1美元(6元人民币)以下的穷人之外,大部分人月收入在600元~2000元之间——600元是中国政府为农村低保人口设置的低保金。

这一数字与中国在援助非洲及拯救欧洲经济时所展示的富裕极不相称。而且也与另外几组数字呈矛盾状态:一是与全国用“皇粮”供养的人数不相称。全国由财政供养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4000万加上事业机关人数,有多个估算,大致在7000万~8500万人之间,以此减去2400万人,即使这个中国收入最为稳定、让小百姓羡慕的群体也有一大半人的月收入未到3500元。二是与2010年高达29748元(3650美元)的人均GDP极不相称,粗略估算劳动力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为9亿左右,其中8.7亿多人的收入竟然都低于人均GDP水平,只能说这个国家的财富分配极度不公平。

Read More “3亿多“中产阶级”为何消失了?” »

中国观察

社会冲突激化的后果:中间地带的消失

Posted on June 13, 2011February 12, 2013 By 何清涟 No Comments on 社会冲突激化的后果:中间地带的消失

这次广东增城事发,尽管当局动用了除开枪之外的一切手段以震慑,但据说至13日为止,在广东各地打工的川籍民工还源源不断地赶往增城支援。一名孕妇在一超市门口占道经营摆摊引发的冲突如此激烈,让中国社会各界从中闻到了一触即爆的浓浓火药味。

对这种局面最感痛苦傍徨的其实是以知识分子、城市白领为主体的中产阶级。道义上,他们都知道这是政府多年压榨过度所致。老百姓比较怕官府,在与官府发生矛盾时,一般是退让避祸,只有退至无可再退之时才会起而反抗;但理智上,中产阶级更清楚地知道社会失序以后,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可能就是他们。

在日益剧烈的社会冲突当中,中国的中产阶级注定将成为被殃及的池鱼。中产阶级是中国社会中最辛苦的人群,因为得以进入中产阶级的前提是受教育获得专业知识。这些知识不能通过家世传承,完全依靠学习积累。在中国这个上升机会稀缺的社会,无论是城市平民还是农家子弟,大多都得经过多年辛苦打拼方能跻身于中产阶级行列。在政府体制化施暴而引发的利益受损者无定向报复性暴力中,他们是最无奈的一群。比如社会底层在种植养殖及食品加工过程中大量生产有害食品,中产阶级是主要消费者,政府部门、大型国企及金融系统早就通过建立蔬菜及食品自种基地来保障自身的食品安全;如果将社会底层反叛视为一个渐进的过程,社会治安恶化可被视为底层社会成员零星的叛乱。官员与富豪集中居住的小区早就有了严密的安保设施,倒是一般中产居住之地付不起昂贵的安保费用而疏于防范,容易成为抢劫强奸等各种治安案件中的受害者。

Read More “社会冲突激化的后果:中间地带的消失” »

中国观察

中产阶级的行动能力与制度限制 ―― 有关中国中产阶级的断想(二)

Posted on December 21, 2010December 27, 2015 By 何清涟 No Comments on 中产阶级的行动能力与制度限制 ―― 有关中国中产阶级的断想(二)
最近《南都周刊》发表了一篇“中产万税”,描述城市中产阶级在日益沉重的税收压迫下的艰难生活。与早些时候相继发表的“今天的中产,明日将无力养老”、“中国白领压力重重,中产阶级梦或只是梦想”等文相比,这篇“中产万税”集中于一个问题,那就是中产阶级在税收方面并不具备任何与政府讨价还价的权利。无论是政府开征新税种还是重新厘定税率,中产阶级(当然还包括全体国民)都只能被动接受,没有任何机会对这一事关国民经济权利的大事发表任何意见。 在民主国家,税收是重要的社会公共事务,无论是增加税率还是开征新税,公民都有权讨 […] Read the rest
中国观察

有关中国中产阶级的断想(一)

Posted on December 17, 2010February 13, 2013 By 何清涟 No Comments on 有关中国中产阶级的断想(一)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一个阶级还在襁褓中嗷嗷待哺之时,就被全世界赋予了承担中国社会转型的时代重任,这个阶级就是中国的中产阶级。在中国,由于“中产阶级研究”这个领域有“红顶子”介入,在国内牵涉到政治上是否正确,在国际社会则涉及到研究者对华是否友好的重大立场,所以中产阶级的研究多少变得有点离奇,

离奇之一是中产阶级的数量增长被按年份定了阶段性指标。2004年时,定下的中产家庭经济指标是家庭年收入1万至5万美元(8万至40 万人民币)左右,以此标准推算,到2010年时中产阶级占中国总人口比例将达多少,于是中国人皆中产。为中国中产阶级定指标的机构,既有一些当仁不让者,如中国社科院这类中国政府的智囊机构不断发布各种数据,在《200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和预测》指出,当时中产阶级人数占总体人口的15%左右,但以后每年以一个百分点的速度扩大规模,按其预估的“计划”,到2010年增长为23%。

Read More “有关中国中产阶级的断想(一)” »

中国观察

一个学术神话:中产阶级的兴起能够促进中国的民主化

Posted on November 17, 2005March 18, 2013 By Admin 3 Comments on 一个学术神话:中产阶级的兴起能够促进中国的民主化
近几年有一个在海内外被热烈讨论的话题:即中国新兴的中产阶级正在壮大,这个庞大的新兴阶级将推动中国的民主化。一个出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则干脆称中国已经形成了“洋葱头结构”,所谓“洋葱头结构”就是“两头小、中间大”,与橄榄形、菱形等同义,指的是一个由中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社会结构,今天欧美发达国家均属于这种橄榄型社会结构。 中国官方学者论证这个问题当然不是为了论证中产阶级本身,而是为了论证中国正在进步,其社会结构正在接近西方民主国家的社会结构。而海外中国研究圈相信这一点,除了 […] Read the rest
学术思考

公告

清涟居欢迎各位网友来访并留下足迹。如果有对本网站改善服务的建议,请留言。

导航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传媒观察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友情链接

  • 何清涟VOA博客
  • 何清涟文章日译文链接(由Minya_J先生管理)
  • 何清涟英文专栏(由Ariel Tian管理)
  • 何清涟英文博客(由@kRiZcPEc管理)
  • 夏小强的世界
  • @HeQinglian

学术专著

  • 中国现代化的陷阱
  • 人口:中国的悬剑
  • 雾锁中国
  • 中国政府行为的黑社会化

最新文章

  • 国家安全新领域:美国农地与中国粮食需求
  • 美国左派与马克思主义亲缘密切
  • 拜登经济学VS习近平“战疫”经济学 世界傻眼
  • 习近平对资本的态度缘何飘移不定?
  • 欧盟接受群体免疫 中国为何坚持清零?

好文荐读

好文荐读
  • 张锦华:警惕中共的锐实力——红色大外宣
  • 胡平:郑重推荐《中国:溃而不崩》
  • 当今中国信息库•当前中国解析式 ——评《中国:溃而不崩》
  • 僵而不死的百足之虫 ——评何清涟,程晓农《中国:溃而不崩》
  • 从一个陷阱到另一个陷阱

日文文章

  • 何清漣★フランスの「エレガント・レフト」が米国の極左を恐れる 2021年3月16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バイデンの中国政策の二つの顔 2021年03月11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何清漣★趙婷の「ノマドランド」が映し出す米・中の社会病  2021年3月9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米軍の最新の米中軍事対立情勢評価  : 2021年2月23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Featuring Top 4/903 of 日文文章

Read more

Meta

  • Register
  • Log in
  • Entries feed
  • Comments feed
  • WordPress.org
  • 共产党国家成功民主化的三个秘诀 世界与中国
  • 美国法律如何对待政治公众人物的隐私? 世界与中国
  • 索维尔:终身挑战经济不平等谬见的智者 读书与随笔
  • 中国开征房地产税:保值品变为消费品 Uncategorized
  • 从十七大报道看中共控制媒体技巧的精致化 中国观察
  • 中共的逃避罪责五部曲 世界与中国
  • 从周、令、薄三案看中国政治的制度诅咒 中国观察
  • 高官“韩正”们缘何要“翻墙”? 中国观察

Copyright © 2022 清涟居.

Powered by PressBook News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