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昌星这个敏感的人在一个敏感的时期(十八大召开前一年)被引渡回国,注定会引起各种猜测。有人在微博上通报,赖回国前后几天“北京非常紧张,有些地方(领域)据说实际上已戒严了,剑拔弩张”,加之胡锦涛主持下的中央军委又在同一天给6名高级军官授上将衔。所有这些,均给外界留下了无穷遐想的空间,且大都与十八大权力斗争有关。
赖昌星的命运尘埃终于落定,虽经12年海外流离,最后还是“求为加国布衣而不可得”。但他的命运却与几个时代命题有关,这就是我也来凑热闹写下几笔的原因。
先说评论集中的热点,即赖昌星涉及的第一个时代命题“财富与权力”(这个时代命题是拙作《现代化的陷阱》中主要剖析主题)。中国商界大鳄当中不少人发迹都依赖权力,但宦海浮沉,令权力这靠山有时难免如同冰山。赖昌星的特殊之处,在于他当年所依傍的权贵不仅数量多,且有好些据说是那时的当朝天子江泽民总书记的近臣。赖昌星在远华案发之后,传说与其瓜葛颇深的几位都还安居高位。这也是北京一直不急于将赖引渡回国的真正原因。中国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绝不答应不判处赖昌星死刑。尽管加拿大早就对赖的案件深感疲惫与厌烦,但按该国法律却需要北京这项承诺,才能找到遣返的台阶可下。
由于赖昔日“上结权贵”当中权贵身份的特殊性,所以引起猜测的重点是:北京为何早不答应,偏偏就在本届天子明年行将卸任、权力重新布局的敏感时期方才允诺不判赖死刑并将其引渡回国?正是这一时间点,引发无数猜测,一致认为是当今圣上要将赖当作权力斗争工具,制约前朝天子对政治布局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