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在RFA做Calling节目时,一位听众来电,谈到中国政府最近允许养老金入市,让人感到很不放心,害怕这些“保命钱”最后被倒腾光,还不如存在银行里让人放心。我当时的回答是,这些钱如果存在银行,利率太低,赶上不通胀速度,会严重缩水。明智的方式是用去投资。但关键是如何减少投资的风险,并加强对社保基金运作的监管。
但我深知,这样回答在道理上站得住脚,但要在中国付诸实行却难之又难。原因之一是中国的资本市场长期处于过度投机与政府干预过强的高风险状态,投资品种太少;二是社会信用太差,不仅是民众不信任政府,就连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也缺乏政治信任。以刚发生的网友谑称的“最坑爹保险”为例:1995 年,浙江台州椒江农民黄某为其妻儿买了农村养老保险,每人一次性缴费200元。按当时的计算表,17年后,他的妻子 60岁,以后每个月可领取12至14元。最近,他妻子年满60岁,但社保部门却称,由于利率的降低,现在“养老金”每个月只能领2元。这类例子每时每刻都在教育中国人民:政府是不可以信任的。
且先看看中国养老金的种类及其管理方式。当前,中国当前的养老金由三大块构成,
一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现时其总额约为8566.90亿元人民币。这是一种旨在用高回报支付未来债务的战略性储备资金。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就是中央政府采用“吃小灶”的政策倾斜方式保证这部分资金获得高回报。即使如此,2011年这项社保基金交易类资产还出现浮亏357亿。对此,中央政府动用中央级彩票公益金转移支付保值。3月26日,财政部对《彩票公益金管理办法》进行修订,根据修订后的第十条规定制订的《2012年中央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显示,2012年预计支出的中央本级彩票公益金中,用于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支出241.2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