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清涟居

何清涟个人主页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 Toggle search form
  • 《1984》产业:中国经济“新增长点” 中国观察
  • 毕业调查与纸上乌托邦的幻灭 程晓农文集
  • 特赦腐败与敦请行宪 中国观察
  • “纳税人”概念的淮桔成枳 中国观察
  • 全面放开二孩与养老及劳动力供给有何关系? 中国观察
  • 美国重新思考“如何与中国打交道” 世界与中国
  • 中国真能拯救世界经济? 经济分析
  • 邓小平南巡讲话20年后再回首 未分类

奥巴马留下了哪些“政治遗产”

Posted on February 27, 2017 By 何清涟 3 Comments on 奥巴马留下了哪些“政治遗产”
何清涟 写这篇文章之时,正值美国2016总统大选第三轮辩论刚结束。拂开丑闻泡沫,会发现这次大选的主题是:在美国的西方盟友看来,是全球主义对决美国主义,关系到美国不再承担现存国际秩序责任后怎么办的问题;对美国人而言,则是保持现状(继承奥巴马政治遗产)还是改变现状之争,关系到国家未来走什么道路的方向问题。因此,为了让台湾读者明白美国大选的焦点在哪,得弄清楚奥巴马的“政治遗产”究竟有些什么东西。 奥巴马给美国社会留下的“政治遗产” 川普在共和党代表大会上的发言对美国现状诸多批评,民主党认为该发言将美国描述得 […] Read the rest
Uncategorized

公告

清涟居欢迎各位网友来访并留下足迹。如果有对本网站改善服务的建议,请留言。

导航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传媒观察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友情链接

  • 何清涟VOA博客
  • 何清涟文章日译文链接(由Minya_J先生管理)
  • 何清涟英文专栏(由Ariel Tian管理)
  • 何清涟英文博客(由@kRiZcPEc管理)
  • 夏小强的世界
  • @HeQinglian

学术专著

  • 中国现代化的陷阱
  • 人口:中国的悬剑
  • 雾锁中国
  • 中国政府行为的黑社会化

最新文章

  • 美国对华战略判断对世界的影响
  • 中国2023拼经济:房地产,芝麻开门
  • 中国“寻找粮食”与美国“农地安全”的碰撞
  • 美国重新思考“如何与中国打交道”
  • “中国气球事件”在华府上空化成皂沫

好文荐读

好文荐读
  • 张锦华:警惕中共的锐实力——红色大外宣
  • 胡平:郑重推荐《中国:溃而不崩》
  • 当今中国信息库•当前中国解析式 ——评《中国:溃而不崩》
  • 僵而不死的百足之虫 ——评何清涟,程晓农《中国:溃而不崩》
  • 从一个陷阱到另一个陷阱

日文文章

  • 何清漣★フランスの「エレガント・レフト」が米国の極左を恐れる 2021年3月16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バイデンの中国政策の二つの顔 2021年03月11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何清漣★趙婷の「ノマドランド」が映し出す米・中の社会病  2021年3月9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米軍の最新の米中軍事対立情勢評価  : 2021年2月23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Featuring Top 4/903 of 日文文章

Read more

Meta

  • Register
  • Log in
  • Entries feed
  • Comments feed
  • WordPress.org
  • 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为何还坚硬? 经济分析
  • 徐明之死与中国商人的“原罪” 中国观察
  • 2012-2017:不“讲政治”的中国权力斗争 中国观察
  • 缅甸军事政变对美中关系的影响 世界与中国
  • 三峡工程:“人定胜天”的狂妄 ——三峡工程的三本糊涂帐(2) 中国观察
  • 共产党国家成功民主化的三个秘诀 世界与中国
  • 衡量“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标尺是什么? 世界与中国
  • 中国愤青的“精神兄弟” 中国观察

Copyright © 2023 清涟居.

Powered by PressBook News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