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美元不断贬值,导致其对欧元和日元的汇率降至8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由于中国不愿让人民币升值,近日召开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会议未能就避免“货币大战”的措施达成共识。IMF高官只能各打50大板,指出各国尤其是中美应该在汇率问题上合作并避免保护主义。有人讽刺说:“货币问题国际声明的价值还不及印刷它们的纸张。”
人民币汇率是个积累了多年的老问题。中国政府其实考虑过是否升值,内部也有过相应讨论。但今年3月份做完人民币升值压力测试以后,政府决定不再考虑升值。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测算,如人民币在短期内升值3%,家电、汽车、手机等生产企业利润将下降30%至50%,许多议价能力低的中小企业将面临亏损;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测算也很悲观,在其他生产要素成本和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1个百分点,企业利润就减少1%。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的调研结果显示,如果人民币汇率上升20%,除了航空、造纸等行业外,大部分中小型制造企业将直接倒闭,上亿制造业劳工面临失业的危险。9月份温家宝总理在纽约谈到人民币升值将导致中国失业剧增的说法即根据这些报告。
为了减轻压力,中国政府在6月下旬对人民币实施爬行盯住汇率制度,国际社会最开始兴奋过一阵,但很快发现一切都没有改变。为了保住本国制造业的出口机会不再缩减,一些国家采取了行动,比如日本在9月中旬结束为期6年的不干预汇市政策,抛售了大约价值200亿美元的日元。日本此举引发其他国家仿效,韩国、巴西、哥伦比亚、南非、泰国等国先后采取措施压低本国货币,以减轻出口业受到的冲击。不少国际金融专家认为,某种形式的“货币战争”已经爆发:美国正寻求让中国通胀,而中国则试图让美国通缩。但美国没有获得它预期的效果,世界其它国家则受到了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