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中国的数据迷宫,其实并非海外“反华反共势力”营建,而是北京自个倾力倾情打造。不幸得很,近年来北京营造的数据迷宫,越来越不能迷惑住外国人与本国国民,倒是官府自身经常被那迷宫折腾得晕晕忽忽,温家宝总理至少被绕晕过好几次。
先说刚发生的事例。6月24日温总理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撰文称,中国已成功地遏制国内通胀,抑制住价格压力。此论让温粉们兴奋了十余天之后就高兴不起来了。7月9日,国务院下辖的国家统计局公布,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6.4%,创近三年来新高,显示在货币紧缩政策之下,通货膨胀触顶过程仍在继续——国家统计局这一数据否定了其上司温相此前的对外宣告。
这种让温相略显狼狈的事情以前也发生过,2009年2月就曾发生过一次,而且正巧也与《金融时报》有关。那一年2月1 日,温相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透露,中国现有失业农民工1200万。外国观察者们正在为温相面对真相的坦率感动时,就在次日即2月2日,中国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有超过2000万农民工失业并返乡——此数据与温相公布的1200万整整相差800万。好在此前国际社会已经发生过好几起质疑中国统计数据真实性的大辩论,而且与温相同时陷入尴尬的还有联合国的中国代表团团长李保东,他在联合国人权审议会上宣称,中国农村贫困人数在30年间已经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就在他宣称的同时,中国政府在国内庄严发布统计数据,声称30年间,农村贫困人口从 从2.5亿减少到2,000多万,比李团长宣称的多了600万。
我倒不认为这是温相有意欺骗世人,只因统计数据产自多个政府部门,日理万机的总理,哪有时间去数据迷宫里寻宝?只能是随手逮到哪个算哪个。只是越到晚近,政府部门在公布统计数据这一政务上越不争气,除了部门间互相掐架之外,有时还得自打嘴巴。比如今年6月1日中国央行在《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宣布:地方债务总额约14.4万亿元,风险很大。这一结果让全世界都开始为位居世界次富的中国担心,一时之间讨论中国地方债务危机的文章可谓车载斗量,不少文章还开始预测中国的经济危机。北京又按捺不住了,于是由央行出面于7月11日发布消息,宣布该报告有关债务总额接近15万亿的推测错误,债务总体风险完全可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