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清涟居

何清涟个人主页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 Toggle search form
  • “全球暖化”为何失踪了? 世界与中国
  • 中国为何会产生“骆家辉现象”? 世界与中国
  • 常人琐事体现的社区自治 ——漫谈美国的“民治”(中) 世界与中国
  • 集体领导模式的缺陷:权威不足与内部分裂 中国观察
  • 川习会,谁能“优雅地”影响白宫决策? Uncategorized
  • 关于中国,奥巴马这次说对了 世界与中国
  • 剖析中共的印太战略 世界与中国
  • 中国为何不再被外商视为投资福地? 经济分析

虚拟血缘关系不产生社会凝聚力

Posted on September 15, 2011 By 何清涟 20 Comments on 虚拟血缘关系不产生社会凝聚力
这篇博文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激发”出来的。 对付那些批评中国政府腐败与社会弊端的人,中国的“爱国主义者”有一常备武器:“真正爱国的人不会嫌弃自己的祖国。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是为忠孝。……”这句话已经收进五毛培训教材。使用者以为这是真理,一般人也很少想到这段话的荒唐,经不起推敲。 9月11日晚,我在微博上遭遇了这条经典语录。我决定回应,于是回答说:“@丐帮长老上传‘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是为忠孝’的帖子虽老掉牙,但还应指出一条他没想到的道理:既要用虚拟的母子血缘关系来表示政府与人民的关系,其权 […] Read the rest
未分类

公告

清涟居欢迎各位网友来访并留下足迹。如果有对本网站改善服务的建议,请留言。

导航

  • 学术思考
  • 中国观察
  • 经济分析
  • 世界与中国
  • 国土生态
  • 传媒观察
  • 历史与文化
  • 读书与随笔
  • 采访与演讲
  • 英文文章
  • 日文文章
  • 程晓农文集

友情链接

  • 何清涟VOA博客
  • 何清涟文章日译文链接(由Minya_J先生管理)
  • 何清涟英文专栏(由Ariel Tian管理)
  • 何清涟英文博客(由@kRiZcPEc管理)
  • 夏小强的世界
  • @HeQinglian

学术专著

  • 中国现代化的陷阱
  • 人口:中国的悬剑
  • 雾锁中国
  • 中国政府行为的黑社会化

最新文章

  • 美国对华战略判断对世界的影响
  • 中国2023拼经济:房地产,芝麻开门
  • 中国“寻找粮食”与美国“农地安全”的碰撞
  • 美国重新思考“如何与中国打交道”
  • “中国气球事件”在华府上空化成皂沫

好文荐读

好文荐读
  • 张锦华:警惕中共的锐实力——红色大外宣
  • 胡平:郑重推荐《中国:溃而不崩》
  • 当今中国信息库•当前中国解析式 ——评《中国:溃而不崩》
  • 僵而不死的百足之虫 ——评何清涟,程晓农《中国:溃而不崩》
  • 从一个陷阱到另一个陷阱

日文文章

  • 何清漣★フランスの「エレガント・レフト」が米国の極左を恐れる 2021年3月16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バイデンの中国政策の二つの顔 2021年03月11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何清漣★趙婷の「ノマドランド」が映し出す米・中の社会病  2021年3月9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 程暁農★米軍の最新の米中軍事対立情勢評価  : 2021年2月23日 0 Comments Posted on: Jun 6th, 2021

Featuring Top 4/903 of 日文文章

Read more

Meta

  • Register
  • Log in
  • Entries feed
  • Comments feed
  • WordPress.org
  • 中国又要“韬光养晦”了? 世界与中国
  • 法律之问:国家利益至上还是公民权利至上? 中国观察
  • “共同富裕”还是“私代国办”? 中国观察
  • “危机共振”离中国还有多远? 中国观察
  • 弗洛伊德事件:美国新身份政治的路标 Uncategorized
  • 美中两国在亚洲比拼软实力 未分类
  • 台湾2020大选的中国因素 世界与中国
  • 表面调门一致,桌下功夫各异 经济分析

Copyright © 2023 清涟居.

Powered by PressBook News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