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月16日开始一连三天,中国各地接连举行反日示威游行。由于中国那部《游行示威法》事实上已变成《禁止游行示威法》,人们因此很容易猜测这些游行均由官方操控。然而到了20日以后,中国一些城市的大专院校依据教育部最新通知相继封校,不让学生上街参加反日游行。对官方这一放而又收的举动,很多人不太理解,只感到圣意难测。
中国官方当然要将这些游行说成是民众“自发”的。但事实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制造了以狭隘民族主义为底色的爱国主义这个“魔鬼“,关在自己严格掌控的政治魔瓶里以备用。1999年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事件,以及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发生之后,本人由于工作性质所系,亲历了中国当局如何利用爱国主义这种国家游戏,争取外交利益。
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以后,中国各大学接到中共各级宣传部的指示:由学生会与校共青团委出面组织学生游行(不少学校还为学生提供游行期间的食物及饮料),标语口号统一制作,每个系要派出领队,以便控制局面,防止发生超出政府意愿之外的事情。同时各地媒体也奉命赶往现场“采访”,报纸在当晚都必须以通栏标题在头版做为重要新闻发出。宣传部还下发了一组参考性质的新闻标题并指示:各媒体做标题时可以在不偏离给定的标题题意范围之内发挥创造性,以免各报新闻标题大同小异,给外界造成政府在背后操纵的印象。游行过程中,不少武警与公安穿上便衣混于游行队伍当中,遇有学生呼喊政府不喜欢的口号,立即制止。于是整场游行“稳定有序地进行”,“向美国政府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愤怒与力量”(当时的媒体用语)。